香港《南华早报》7月16日文章,原题:中国智库也应“走出去”近年来,中国对海外投资迅速增长。但中国企业“走出去”并非一帆风顺。今年较早前,希腊政府威胁暂停中国出资的比雷埃夫斯港私有化,斯里兰卡新政府决定重估中国支持的一个项目……这些都让北京意识到投资海外的潜在政治风险。
这些事例在中国媒体掀起冲击波,也表明对于“一带一路”国家的风险缺乏系统性研究。中国的智库可以担当起这种角色,前提是他们必须也“走出去”。
对中国海外投资的风险分析,需要有对外国环境的经验性知识、信息和数据。北京认识到这点,去年发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的号召就是明证,目的是让智库为国家提供智力支持。大批新智库正在中国应运而生,促成智库发展的“大跃进”。
但这些智库的研究质量远不足以满足现实需要。他们正着力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风险评估,但许多分析都是在国内的闭门造车,流于肤浅和盲目。
为提高分析研究的质量和可信度,中国智库必须“走出去”,实地了解当地环境。这样做,不仅能够分析“一带一路”项目的潜在风险,还有中国海外经济活动的影响力和政治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北京外交投资的成败。
中国智库需“走出去”的另一原因,是更好地向外部世界传播北京的政策。一些项目再度凸显,中国智库无法消除外部玩家的顾虑。那些项目需要不同国家的贡献与合作,但中国智库的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在向国内公众解释官方路线。结果是,尽管中国国内讨论热烈,项目另一端的欧洲国家却对“一带一路”的含义和本质仍未搞清楚。
最后,“走出去”也是中国智库改良自身、实现建设“新型智库”目标的机会。“走出去”不等于访问外国同行,而要像中国企业一样在海外确立分支。目前中国智库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行政和管理效率低下。“走出去”能令其与国际伙伴直接合作和竞争,迫使其改革,最终提高自身水平和竞争力。▲
(作者严少华,乔恒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