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彦雄(中铁电气化局西安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陕西 宝鸡 721000)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分析
蒲彦雄
(中铁电气化局西安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陕西 宝鸡 721000)
摘 要:本文对三种典型的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了简要分析,包括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和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并对三种方式的优势与问题进行了解介绍,以期为中压电网的顺利改造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
中压电网最常见的应用电压有三种,即35千伏、10千伏和6千伏,他们都属于中性点非接地系统,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供电量需求的激增,尤其是电缆线路的复杂化,导师供电网络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不断增加,最终带来了电网系统事故发生率的提高。目前,全球不同国家对中压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有着不同的模式与经验,就我国来讲,该问题一直是业界研究的重点,而中性点的接地方式研究与选择,对中压电网的改造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本文对此加以简要论析。
目前,这一接地方式主要存在于以美国为首的部分国家中,之所以会如此,是由于美国历史上对弧光接地过电压的危害性有着过高估计,所以采用这种接地方式,主要是为了释放电路上的过剩电荷,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过电压带来的危害。在这种接地方式中,通长会选择小电阻。在系统单相接地时,接地点的电流通长控制在500A或100A上下,通过接地点的电流实现对零序保护系统的启动,以切断故障线路。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具有如下的优点和缺点:
(1)系统单相接地时,健全相电压不会出现大幅升高,对设备绝缘等级没有过高要求,其耐压性能够根据相电压水平加以选择。
(2)系统单相接地时,因为故障线路的电流大小会出现异常,零序保护系统的灵敏度又非常高,所以对接地故障线路具有很高的检出率。
(3)当系统出现单相接地故障时,不管是永久性的还是暂时性的,都会带来异常反应与跳闸,加大线路跳闸次数,对电路系统正常运行带来严重负面影响,最终降低系统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
从1917年开始投入使用,消弧线圈的发展历史已近90年,在经过时间检验之后,消弧线圈在中压电网领域具有非常强的适用性。全球范围内长期采用该方式的国家主要有中国、前苏联、德国和瑞典等,这种方式在提高中压电网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采用该方式,系统在单相接地时,接地点的电流非常小,其显著特征是线路出现单向接地时,不会发生立即跳闸现象,正常情况下电网系统在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也能运行两个小时。大量实践经验及数据显示,当接地电流不高于10A时,电弧会出现自灭,因为消弧线圈电感电流能够对接地点流过电流加以抵消,要是调节合理,电弧就可以实现自灭。对于日益复杂化的中压电网,尽管接地故障的发生率有所提高,但由于接地电流会得到补偿,所以单相接地故障不会带来连锁效应。所以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具有非常强的可靠性,明显要比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更具优势,但这种接地方式也存在着许多弊端,具体如下:
(1)当系统出现单相接地时,因接地点流过电流非常小,且标准情况下消弧线圈要处于过补偿状态,而接地线路与非接地线路的零序电流有着完全一样的方向,所以零序保护程序对接地线路故障不能进行高效精准的检测。
(2)由于当前中压电网系统中所应用的消弧线圈,基本需要手动进行调匝,而必须要停止运行后才能加以调整,也没有接地点电流的实时监测程序与系统,所以在电网运行中无法结合实际接地点电流大小而实现及时调整,因此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补偿作用,并普遍存在着弧光无法自灭及过电压问题。
目前,我国已经研发出能够自动跟踪消弧线圈及接地线路电流变化的设备,并经过实践证实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已经开始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普及。
实际上,在电网系统运行过程中,中性点通常是出于零电位的,当出现单相接地时,接地点与中性点之间便产生了短路,电流数值将发生大幅上升,此时就需要电力系统维护人员,及时采取解决措施,快速抢修,解决故障。在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情况中,如果发生单相电故障时,要果断切断送电线路,停止供电。在多年的实践中,笔者发现,在1000伏以上的电力系统运行中,许多单相电问题,特别是在架空线路较长状态下,大部分故障是暂时性的,一旦故障排除,电力系统便立即恢复正常,安全地位用户供电。当出现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时,为了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通常会安装自动启闭闸装置,以提高电力系统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中压电网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大部分属于直接接地类型,只有少数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稳定性而采取间接接地方式。但不管是间接的还是直接的,都可以有效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近年来,随着电力系统变压器容量的不断加大,一旦出现电力故障,很可能会带来严重损失,不仅会对硬件设备带来损害,而且会对电流路线带来影响。因此,一旦出现电力系统接线不合理或其他错误时,将会造成整个电力系统接地网络的崩塌,最终带来局部不接地问题。
由上文可知,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主要包括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和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三种方式。在实际的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这三种接地方式各有优缺,通过本文的简要论述,笔者也希望不断加强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实践研究与探索,为加快中压电网的改造创造良好条件,以提高现实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覃松涛,黄超,蒙亮,郑发林.220kV变电站主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分析[J].南方电网技术,2014(02).
[2]袁钦鹏,于群,杨亚奇.风电场35kV电网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研究[J].黑龙江电力,2014(06).
[3]熊小伏,刘恒勇,欧阳金鑫,恭秀芬,谢莹华,李婧.中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决策方法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14(06).
[4]刘丛然,刘健,龙家文.110kV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与保护配置分析[J].电气开关,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