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焊接实训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

2015-07-17 04:48朱锡霞
科学中国人 2015年12期
关键词:实训技能课程

朱锡霞

陕西建设技师学院

对当前焊接实训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

朱锡霞

陕西建设技师学院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是职业技术教育者的根本任务。本文以对焊接加工教学中的课程体系改革、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几方面的改革探索和实践发表一点个人体会和思考,以供同行参考交流。

课程改革;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师资队伍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焊接技术也不断的进步,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工业、造船业、建筑业、机械制造业等领域。尤其是在国家的重大建设项目中功绩显著,是其他专业无法比拟的。焊接加工技术在各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应的对焊接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焊接技能型人才,为社会输送大批焊接生力军是技工院校焊接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焊接专业的实习指导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只有不断的创新和改革,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焊接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技能型焊接人才。

以下是我对焊接实训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

一、按职业岗位需求进行课程改革

近年来,我们深入到企业生产一线实地调研,调查企业对本专业岗位技能的需求,分别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多种方式,一方面收集、了解和掌握企业现代先进科技水平的焊接工艺和设备信息;另一方面,对本专业多年来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及所从事的岗位、业务范围、技术领域等多方面进行了跟踪调查。同时,还收集了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岗位技能要求,知识能力结构、课程设置及国内外职业教育和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有关方面的资料。通过调研,我们分析总结出焊接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以此作为我们教学的课程资源。

从调研资料的结果看,现有的课程设置及其体系结构的基本模式沿袭旧的课程模式,偏理论轻实践,导致学生毕业后就业缓慢。因此,针对存在问题必须从调整课程体系着手,注重实践生产的需求,并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1.根据岗位需求,确定培养目标

从焊接技术发展及应用的现状来看,我国的焊接技术应用型人才很是缺乏,特别是中、高级焊接操作人员。因此,培养具备较高焊接技能水平且了解生产经营管理理念,并具有创新精神的焊接人才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2.科学课程体系的改革

在焊接专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中,开发以技能训练为主线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课程结构,突出技能培养,剔除陈旧的元素,融入新的科技元素,开创以技能实训课为主线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的新格局。

为了培养能够直接从事生产一线焊接工艺的制定和焊接质量的评定等技术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我校焊接加工专业,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的课程模式,在校企合作中,构建“功能模块化,教学一体化”课程体系。与企业共同分析焊接技能应用型人才要求,明确工作岗位,根据职业岗位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需要,形成便于实施一体化教学的专业素质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职业能力课程模块的课程结构。

通过对工作过程分析,融入焊工《国家标准》,确定与职业能力要求对接的专业课程,根据需要增加新内容,吸收焊接行业新知识、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追踪学科的前沿,使学生及时学习焊接新技术,适应未来焊接技术的发展。校企合作共同开发《焊接工艺》、《焊接结构生产》、《焊条电弧焊》、《CO2气体保护焊》等4门核心课程。

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有机的结合,使焊接专业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接轨,在教学过程中既加强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又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将理论与实际产品的生产有机的结合起来,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宽了专业口径,扩大了就业面。

二、紧跟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步伐,进行教材改革

随着课程体系改革的不断发展,相应的教材建设就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焊工实训教材要紧跟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反映新知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及大纲要求,将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主的实训教学。结合行业、企业的标准以及设备的技术参数等,针对性地编写校本教材。

在教材的编写中,废弃陈旧的内容,增加适应现代化需求的内容,如:先进工艺材料及设备等使用与维修,逆变弧焊电源、数控气割、数字焊机以及瑞典ESAB、美国林肯、唐山松下等国内外先进焊接设备的使用、工作原理特点等融入到教材中。尽可能多用图表等方法,做到形式上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内容上一目了然。也可将“书本教材”转化为“电子教材”,采用多媒体教学形式进行教学活动。

另外,在授课过程中,及时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和更新,以适应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对焊接技术的要求。为适应教学“四新”的内容要求,要缩短教材更新周期。同时也可通过印发学习资料和外出参观的形式补充教学内容,及时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渗透其中。

三、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

教学方法是教师完成课程教学成败的关键。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是提高焊接实训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广泛运用现场教学,模拟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法,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兴趣。并能结合学生的实习情况抓住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其自觉地接受教师的传授、指导,更快地完成操作技能学习。

1、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焊接操作技能

⑴教学方法的更新。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出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任务知识点,在努力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完成任务后总结经验、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困惑、讨论交流,从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⑵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基于实际教学条件和企业生产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的选择、组织和加工,依据企业生产的产品,选择合适的教学载体,这些教学载体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课程培养目标的指导下,载体能够根据企业生产情况,及时调整与更新,从而保证教学的时效性、先进性,并能够及时将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等成果和信息融入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实现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⑶基于工作过程的最小单元——学习任务。典型工作任务是由一个或若干个学习任务组成,通过学习任务的学习,能够建立职业学习与工作的直接联系,从而实现学习与工作、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师设计和编排学习任务并不是随意的,一定要源于企业生产或服务实践,具有学习价值和教育意义,能够促进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的发展,包括新知识与新技能、学习过程与工作方法、交流与沟通等情感与价值观,并能为实现学习领域课程的目标服务。学习任务的开发,首先,需要通过职业资格研究确立若干典型工作任务;其次,通过企业实践专家访谈会、企业调查以及观摩企业的生产过程和劳动组织方式,针对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开发出一个或若干个工作任务;再次,将工作任务通过教学设计转化为学习任务。学习任务应反映本职业典型工作任务的企业实践,包括工作任务直接涉及的工作环境,企业生产或服务流程,完成任务的程序与要求和劳动组织的合理性,尽可能反映现代技术的适应性和解决方案的多样性。

2、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提高焊接实训教学质量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教学模式的选择。现行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一体化模式、技能概念形成模式、表象训练模式、分布训练模式、强化训练模式、项目教学模式、角色扮演模式、卡片展示模式等。在焊接生产实习教学中,运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一个很好选择。以核心课程《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教学中一个学习任务为例,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进行焊接。教学程序如下:

⑴确立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名称:箱体的焊接

⑵学习的目的

通过对箱体制作的焊接,掌握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T型接头、角焊缝的平角焊、立角焊,板板对接平对接、立对接等位置的操作技能。

⑶学习任务描述

某公司与我校实习工厂签约加工一批盛装加工零件的方箱,加工数量10个,工期4周,其技术要求保证焊缝美观,严格按照图样要求加工箱体尺寸,控制变形量。

⑷教学组织形式

教师主持分组,按班级人数4-6人为一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各小组制定出项目的实施计划,工艺流程,安全文明生产的注意事项等。实施计划包括工量具、材料的准备,焊接参数的选用等。各组的实施计划需经教师审定后才能实施。

⑸任务的实施

根据图纸技术要求领取原材料,从班组长处领取任务单和工艺卡,分析任务(焊缝)特点,结合图样的技术要求,确定焊接部位及施工步骤报班长审核;按照国家标准《焊接与切割安全》(GB9448-1998)检查场地安全,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根据技术要求领用所需设备、工具、焊接材料、钢材等,填写设备使用记录表;对钢材进行检验、清理、打磨、校正等,选用合适的工装夹具进行组装、定位、检验、校正;并选用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进行施焊;焊接完成后,对产品表面质量进行自检,符合图样技术要求报相关质检员检验;不合格产品要重新返修,合格后填写焊接过程记录集工序流转卡。清理、清扫工作场地;设备、工具整理摆放整齐,整个工作过程遵守《焊接与切割安全》(GB9448-98)、国家标准《电弧焊焊接工艺规程》(GB/T 19867.1-2005)及企业规定的具体安全操作规程。

⑹任务评价总结

在工作任务过程中,教师要采取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等方式,观察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以上的一体化教学的改革,激励了学生勤于实践,乐于探究的科学精神。真正做到了理论融于实践,动脑融于动手,兴趣融于行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并形成严谨、务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四、科学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实现职业技能教育的基础。

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保证技能训练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校企合作又是教学组织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校企合作更是产学结合形式的最佳体现。在校企合作方面,我校在焊接实训教学中也不断尝试和完善,并得到了较好的收获。如:陕西金牛股份有限公司是我校的校企合作单位,焊接专业的学生都会在金牛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焊培中心考取压力容器证,通过金牛股份有限公司的技能师傅进行培训及顶岗实习,学生们不仅能完成证书的考取,而且焊接操作技能大大增强。通过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熟悉和适应了企业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大大增强了在实际工作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师资队伍的建设

中等职业学校能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办出自己的特色,关键在于教师的素养。一体化教学需要有一支教育观念新、创新意识强、师德高尚、水平高超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做基础。实习指导教师不仅要提升自身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更要到企业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生产设备和技术,不断的锻炼自己,提升职业能力。还要加强自身的道德及教师基本功的修养,形成符合时代,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并付诸于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只有这样我们的职教事业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同时,要加强与兄弟院校及省际间教学研究和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为打造一支知识水平一流,技术精湛的师资队伍提供优秀交流平台。

[1]《技能训练教学设计与实施》.高耀攀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ISBN 978-7-5045-6127-5

[2]《教师岗位培训教程》.朱振欣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ISBN978-7-5045-5731-5

猜你喜欢
实训技能课程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
劳动技能up up!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