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走进语文课堂的尝试

2015-07-16 00:36:53平景丽河北省新乐市西长寿小学
散文百家 2015年7期
关键词:课文内容语文课堂课件

平景丽河北省新乐市西长寿小学

信息技术走进语文课堂的尝试

平景丽
河北省新乐市西长寿小学

如何才能实现信息技术和语文教改的整合呢?我觉得应该采取“拿来主义”,本文简要论述了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的整合,旨在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的。

信息技术;语文课堂;整合

把信息技术引入语文课堂,去大胆的尝试、探索、研究,找准两者之间的接合点,实现成功嫁接,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语文课堂上开花结果。如何把信息技术引入语文课堂呢?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是把信息技术引入语文课堂的先决条件

21世纪的课堂教学改革,不仅广泛,而且更深刻。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不仅在于全面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更在于掌握更加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的兴起,无疑于下了一场及时雨。因为语文学科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将枯燥的文字和乏味的说教变得生动形象,使抽象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也就是说,信息技术的应用,恰巧能弥补目前语文教学存在的不足。据有关资料证实,人们对图画的记忆能力大约是对文字记忆能力的800倍。这就是为什么婴幼儿能看懂动画片而不能看懂图书的原因。闭目沉思一下,我们不是也对看过的影视作品过目不忘,而对大部头的书本内容很快忘却吗?因此,语文课堂急需引进信息技术,把枯燥的文字转换成画面,卸下学生心头积聚已久的精神包袱,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道理。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

二、找准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的接合点,是把信息技术引入语文课堂的关键

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的接合点,也就是教材与信息技术相关内容的对接面。能否找准其接合点是能否实现信息技术和语文教改整合的关键。当然,这一接合点是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之上的。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应始终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不能随意拔高和降低。接合点的选择方法一般来讲可分三种:

1.量体裁衣法。

对于教材中必须讲解的课文内容,因为教材内容是固定的,所以需要信息为教材服务。也就是说,要先研究教材,然后再根据教材的需要,查阅信息网络或其它信息资源,搜集教材需要的资料。比如,在讲授《天上的街市》一文时,就应先研究课文内容,确定教学目标。然后再根据目标及课文内容的需要,搜集有关信息如下:(1)有关郭沫若的生平事迹及生活照片;(2)夜晚城市的街灯图片;(3)星空图片;(4)牛郎织女星座图片;(5)有关牛郎织女的影视片段……总之,在授课过程中,应尽量使课堂显得丰富多彩。

2.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有些时候,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或专题,在网络中找不到相应的信息资源怎么办?这就需要我们发挥师生的能动作用,采取“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做法。这通常可分为三种情况:

(1)教师事先在备课时,根据课堂的需要,自行设计教学课件。如在教学《斑羚飞渡》一文时,我从信息网络中仅搜集到有关羚羊的生活区域及生活习性等资料,而对于斑羚如何飞渡悬崖这一重点内容却并无对应图片。这时,我就根据课文内容,自行绘制了一幅斑羚飞渡时的动画。该图片的制作并不复杂,我先绘制高峻挺拔的伤心崖,下面是流动的水纹。在崖顶的平坦处,我从实物图片中复制了斑羚群,然后在悬崖的边缘绘制了一老一少两只斑羚,并为它们设计了移动轨迹。这样,单击鼠标时,被绘制的羚羊就按移动轨迹起跳。这动感十足的画面,直观地再现了课文内容的主要情节,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课堂上师生共同设计课件。在新授课上,先让学生通读全文。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课文的需要,充分发挥集体的合作精神,共同制作课件。或者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构思独立设计,然后评比,对最优秀者进行集体修订,并确定为最佳课件。由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很自然的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如在学习《醉翁亭记》一文时,我发动学生共同参与,设计了琅琊山风景图。当然,这样处理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费时太多,往往影响教学进度。

(3)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课件。这种方法一般放在课下使用。在学完一篇课文以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独立完成。这样,学生既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可提高学习兴趣,还可增强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技巧。一箭三雕,何乐而不为?

三、排除不利因素的影响,这是把信息技术引入语文课堂的保障

把信息技术引入语文课堂,但不能走极端。许多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往往过分注重新奇,而忽视了课堂的实效性。这是得不偿失的。运用信息技术,一定要讲究实效。摈弃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是把信息技术引入语文课堂的保障。

在信息网络中,信息资源庞杂无边,有许多不适合中学生的需要,更不适合教材的需要。对于这些东西,就坚决不能引入课堂。在制作课件时,也不能为了追求新奇,将一些小动物或者与课文内容关系不大的动画设计进去。这样容易影响学生的视线,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降低授课效果。

综上所述,把信息技术引入语文课堂,努力实现信息技术和语文教改的整合,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作为一种新型的辅助教学手段,它的利用远远不仅这些,有更多的东西和未知世界等待我们去继续尝试、探索、总结、推广。

猜你喜欢
课文内容语文课堂课件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54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05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1:59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