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昆
前些天,一位朋友感慨,他听了张锡庚老师的一堂课,深受震撼。这让我想起了去年秋天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一场名为“束手有策”的书法个展,那场展览引发了轰动。
这是一次特殊的邀请展。它的特殊在于,这些作品是书法家张锡庚在突遭车祸、高位截瘫后,将笔绑在丧失知觉的右手上,经过五年难以想象的磨炼创作出来的。这些面貌一新、淡定古拙的精品力作,不仅仅给人们审美愉悦,更承载着生命与书法的契约,诠释着人生与艺术的奇迹。
2009年身受重创之前,张锡庚已饮誉书坛,获奖无数,著作颇丰。他继承“二王”传统,追求“江南情调”为核心的“新虞山书风”,功力扎实,学养深厚,风格清朗,是新时期帖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身为常熟书协副主席,他不仅坚持三十年第一线书法创作,创立了独立的江南情调书风,而且四方讲学授徒、主持一方书法文化发展,推动常熟成为全国知名的书法之乡。
未料蒙受困厄,当张锡庚从死神手中恍过神来,第一句话就是“我要写字”。这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大丈夫气概,亦是生命本体对艺术灵魂的顽强追求。运用苍天赋予的新“执笔法”——绑书,他依靠肘腕,竭尽腰臂全力,开垦宁静淡泊、古拙厚重的书法新天地。他说:“有人会觉得我很阿Q,我自己觉得是上天给了我一次机会,它使我的人生经历更加完整。当我从噩梦中醒来时,我最清楚的是自己创作中的不足。”
非凡的人是不会向不幸屈服的,更是在不幸中看到新的希望。终于,张锡庚从这场大难中用另一种方式站了起来,这种方式便是书法艺术的涅槃新生。身体的不便迫使他只能从大处着眼,舍弃细枝末节,气象的阔大、骨力的沉静、笔势的自在,都有别于以前劲紧精巧的风格。现今的作品,字势圆浑宽博又趣味横生,于“二王”的精熟飘逸中再添浑穆简静,书写的从容与心境的淡远相映相和,一团平和之气扑面而来。
张锡庚以赤诚之心回敬苦难,生命与书法的再次相会,使他大彻大悟,不再留念炫技的细节,而是以质朴的方式回归到书法本体。撇开名利牵挂,挥洒心无旁骛,那支重回手中的笔,可以直达他自由静穆、中和从容的内心世界。
时任中国美术馆馆长的范迪安先生,亲自为“束手有策”展览撰写了题为《束手有策 放怀无羁》的序言。他写道:“或许张锡庚从来就没有将书写简单的定位于自我快意的表达,而是致力于彰显书法在生命耗能中的生成,即使他在遭受近乎致命苦难的时候,也没有忘却这点。他真的宿命地体验了艺术作为生命之真的本质,把书写当作自我精神救赎的同时,也以书写应证了生命的真正价值。”
生命之树常青,艺术之树常青!(支点杂志2015年7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