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与自己不期而遇

2015-07-15 09:22涤心
博览群书 2015年6期
关键词:凯鲁亚克跑鞋冥想

涤心

在马拉松界有两位知名人物,他们都写过有关跑步的书,一个是村上春树,他在2008年出版《当我谈论跑步时我在谈论什么》;而早他30年前,美国跑步先驱乔治·希恩已经出版了那本享誉跑界的经典之作——《跑步圣经》。

奇妙的是,跑步都不是这两个人的主业。村上春树是大作家,乔治·希恩则是一位心脏病医学专家。他们都半道出家,村上33岁开始跑步,希恩更晚,他45岁才穿上跑鞋。相同的是,他们都没有再脱下跑鞋。

更奇妙的是,这两本同样以跑步为主题的书,都不是教你如何更好地突破极限得到分数,而是谈论关于哲学、人性以及其它与生命紧密相关却被我们在寻常生活忘掉的一些命题。对村上春树来说,跑步的本质在于让他“在个人的局限性中,可以让自己有效地燃烧,哪怕一丁点儿。”并让他窥探到“活着一事的隐喻,”乔治·希恩更是把跑步当作寻找到内在心灵的最好的方式。“我带着孤独来到了公路上,只是为了找到真实的自我”,在跑步中与自己不期而遇,探幽索微,进而发现生命的本质。

一直以来,美国人就有这种在路上寻找生命本质的传统,垮掉一代的标志人物杰克凯鲁亚克终其一生都在路上,可以说是完全挣脱了世俗生活的枷锁。相比较而言,乔治·希恩的在路上,要容易得多,只需把自己放逐在短暂的几个小时的跑步时间中,就能做到和凯鲁亚克同样的事。

也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跑步只是一种运动或时尚潮流。三五知己在假日的清晨,听着鸟语闻着花香在公园的跑道上展现自己的活力与魅力。这样的跑步也是能够给人们带来身心愉悦的。可是,当你选择的是马拉松长跑时,一切就都不一样了。你所看到的绝不是路两边欢舞的旗帜,听到的也不是旁边跑者的呼吸和观众的呐喊助威。在几个小时内,你只能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以及你自己沉重的脚步。

“跑步把我的身体推向巅峰状态,并且使我的感官异常敏锐。”当人处于体能的极限状态时,其实也是完全与自我独处时,你无法做任何事情,无法与任何人交流,除了双脚踩在坚实的土地上的感觉,耳边吹过的风声,与唇边呼出的气息,你只能与天地交流。就算你选择用音乐来掩盖这种寥落的静默感,也只是更加重了你与世界的分离。此时,整个感官世界实际上都走在通向内心的道路。你仿佛逃离了世界,“退却到一个有限的宇宙中”,在那里,你更容易沉入冥想状态。

你是邪恶的抑或善良的,软弱的还是坚强的,消极还是乐观……卸下所有敷在表面上的厚重的石灰粉之后,房子上的泥土便清晰可见。这就是你的真心本性,是你整个的过去。“我们心中很多深刻的情感都被掩藏了起来”,但是,在生活之外的跑步中,我们无暇去压制潜意识,瞬间,过去喷薄涌出和现在连接在了一起,你变得更完整纯粹。

但是,乔治·希恩也认为跑步时的冥想“是件危险的事情”。因为,它让你无所遁形。当你需要面对自己身体的痛苦,以及精神的折磨时,你是屈服于它,还是战胜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能够坚持长跑的人本身也是强大的,或者在不断的经受着考验,从而变得更加强大,

人类都有趋利避害的天性,都有贪图安逸,厌恶劳作的本能。而跑步是对人类体能和精神的双重锤炼。乔治·希恩写道,每当他跑出1.6公里的时候,他就想要退赛,他为此找各种合理性,然而,每一次他都选择了坚持下去。他也以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这种坚持的价值所在。他完成了20次波士顿马拉松赛,并打破了1英里限时跑50岁组的世界记录。这些只是人们所能看到的成就,真正改变的是他的内心,战胜了自我的怯懦、畏缩,而成为一个更伟大的人。

猜你喜欢
凯鲁亚克跑鞋冥想
你为何买新鞋
《冥想》
冥想
冥想
跑步,从选对跑鞋开始
把沙发往前挪一挪
把沙发往前挪一挪
为马而生的“跑鞋”
冥想
《在路上》中美国精神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