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菲
新春佳节,除了动嘴品尝美味佳肴,用眼观看丰富的电视大餐,用手转发朋友圈自认为有意思的微信,你还可以选择迈开脚步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领略朔日里的三晋风景,感受北方小城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给自己的精神生活添些不一样的养分。
襄汾县位于山西晋中临汾盆地南部、汾河中下游,乍看并不怎么起眼,但这里却是中华文明史上普通县域难以望其项背的“翘楚”之地。尽管貌不惊人,但襄汾小城的历史却与整个中华文明联系紧密:这里的“丁村人”和“北京猿人”齐名,同被载人历史教科书;这里的陶寺遗址,拥有中国最早的观象台;而赵氏孤儿的传说所在地赵康镇,历史厚重,人文丰富……史学家认为,正是这座小城,将中华民族可以考证的文明史往前推进了整整500年。
丁村:探秘被掩埋的古文明
流传在丁村的一则民谣,朴实生动地描绘了汾河岸边人家惬意的田园生活:“窗台上,针和线;炕头上,老婆汉。锅窝里,柴和炭;圪地上,刀和案。前头院,鸡和狗;后街里,骡马走。麦场里,扇车斗;水池里,莲花藕。”
丁村,位于山西襄汾县城南4 000米处,从表面看上去,丁村和普通的山问农庄没有什么区别。
踏进宁静的村庄,村民与世无争的生活场景很是温馨。站在黄土高台上,视野格外辽阔,依次可看到远处的塔儿山、丁村古民居群落……沿着汾河往前延伸的同蒲铁路上,隔不了多久就会有一列火车驶过,而汾河水静静流淌,像一条白带铺向远方。
丁村的岁月静美,但却养在深闺人未识。怡然自乐的村民们,会在精致古朴的木楼里热火朝天地搓一下午麻将,丝毫不会因为自己住在“民宅中的国宝”里而有半分拘谨一一早在1988年,村民们打麻将的这幢明清民宅,就已经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丁村现存有40套较为完好的古院落,其中一半已经收归国有,剩余部分依然住着村民,在祖先精雕细刻的老屋子里过着最平常的生活。
叩开村民丁学礼家的门,他的老伴正在炕头上照看不到两岁的孙子。外边十分寒冷,我们都戴着帽子、手套,而她却只穿睡袍,趿拉一双拖鞋,抱起小孙子就随着我们出院子拍照。她家的街门保存完好,门楼上的雕刻精致繁密,门当、匾额、木柱、石狮子……每一样物件都讲述着旧时光里发生的故事。
丁氏家族世代居住在丁村,村民一向以耕读继世,经商为本,到清代康乾年间发展到鼎盛时期。现今,丁村受到保护的古民居里,最早的建于明代万历年问,最晚的也在清朝末年。在众多的建筑中,最为特别的当数房梁上的木雕,木雕叙说的是历史故事,被工匠篆刻得鬼斧神工,是我国北方民居建筑中的经典之作。
古村里虽然一直沉静,但却在外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震惊世界的古人类“丁村人”,就是在襄汾这个偏远小村子里被发现的。曾经,汾河两岸残留的丁村遗址,出土过意义非凡的古人类化石。
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有两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分别是北京周口店的中国猿人遗址和山西省襄汾县的丁村遗址。专家的定论是:丁村遗址是我国既有人类化石和大量石制品,又有近30种哺乳动物化石的大型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群。从那之后, “丁村人”和“北京猿人”一起进入了历史教科书。
事实上,距今10万年或者更久以前,“丁村人”就居住在汾河两岸的密林之中。当时的气候比现在还要稍微温暖一些,汾河水大而深、鱼类丰富,河边草木茂盛,犀、象、斑鹿、野马、原始牛等动物生活在各自喜爱的环境里,而丁村人就是在这个理想的环境中生产生活,他们使用最简单的打制石器,进行狩猎和采集。
在丁村博物馆副馆长杨耀民先生的带领下,我们穿过同蒲铁路,下到汾河岸,来到化石产地。在阳光的照耀下,汾河显得白晃晃的。虽然挖掘已过去了30多年,但有些地方的地层剖面还是比较明显的,很容易就能在其中捡到厚壳蚌化石,那是十多万年前生活在汾河里的水生物。
推进文明史的陶寺遗址
除了“丁村人”,襄汾地区带给世界的震撼还有很多。比如,另外一处具有空前价值的地方一一陶寺遗址。据史书记载,黄河流域的尧舜部族发源地,就是山西汾河流域,而陶寺遗址的发现,更加证实了这个说法。
陶寺遗址位于襄汾县城东北约7500米处的塔儿山西麓,遗址分布在陶寺以南和以东地带,东西长约2000米,南北宽约1500米。多年后的今天,这里看上去只是一大片苍茫无边的麦地。
但是,谁又会预见到,这块肥沃的田野下,竞埋藏着距今约4300~3900年前的龙山晚期文化遗址。许多考古人员一说到陶寺遗址,无不绘声绘色。从种种迹象来看,这里曾经存在过一个成熟的都城,一个邦国的首都。多数考古学家认定,这里就是旧时尧舜之都“平阳”的所在地。
之所以作这样的判断,是因为陶寺遗址在考古过程中的神秘感。墓葬区的挖掘显示,王族墓葬里,出土过5只形式独特的彩绘龙盘,有人很形象地称之为“国徽”。死者身旁放“国徽”,就像现在有人去世后覆盖国旗一样,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龙纹与商周蟠龙的最大区别是无角、无爪。有学者认为,“基本上就是古文献中所说的蛟龙、河龙、赤蛟、赤龙,也就是尧舜时代的赤龙图腾形象。”
在陶寺遗址出土的一只灰陶扁壶上,有两个疑似文字的符号,学者认为那是“文尧”二字,正好配合了《尧典》里的说法,表达尧后人对其功德的称颂与纪念。这两个符号明显区别于刻划符号的文字,因此被认为是目前所知最古老的中国文字。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认为,“丁村人”和陶寺遗址的发现,足以将中华民族可以考证的文明史往前推进500年。
在陶寺遗址,还有着一座号称“世界最古老”的观象台。国家天文台在此处经过两年的观测,已初步证明这处遗址的确有着观象台的功能一一以观测日出方位来定时节,为制定历法提供天象方面的依据,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台。有人将此与帝尧时的“观天授时”联系起来,从而增添了这里是“尧都平阳”的实地依据。
可是考古界对这样的判断存在着质疑和反对,而丰富多彩的陶寺遗址,因为地下文字的缺乏,或许永远只是一个不解之谜,一则有关“尧都”的美好推测。
《赵氏孤儿》幕后故事
襄汾县的传奇色彩,已经融入这个小城的血液里,让太多的人为这里跌宕起伏的厚重历史惊叹不已。
几年前,电影《赵氏孤儿》在各地热映之后,陈凯歌在剧情上所进行的颠覆引起人们的热议,而800年来依靠戏曲在民间广泛流传的赵氏孤儿的故事,再一次吸引了各界人士的关注。
实际上,作为古晋国属地的襄汾县民间,关于赵氏孤儿的传说一直很多,加上从宋朝以后就有史书、县志、碑文、匾额等作为佐证,老百姓都笃信赵氏孤儿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走进襄汾赵康镇的东汾阳村,会看到一块“晋上大夫赵宣子故里”的碑。村民告诉我们关于这块碑背后的故事:“文革”开始时,碑被当作“四旧”推倒,听说还要砸碎,村民赵祖鼎等人为了保护它,连夜将碑偷偷运出,然后埋在野地里,并假装在上面造了一座坟,以后年年来祭奠。直到2003年,由于盗墓猖獗,赵祖鼎担心碑被挖出流失,所以告知了当时任村支书的赵跟管,将碑挖出来立在村中,并建亭保护起来。
两位自称是赵宣子后人的老人,目前仍然在积累相关历史证据,他们的目标是让已经是省级非遗的“襄汾赵氏孤儿传说”成为国家级非遗。同时申报的还有“盂县赵氏孤儿传说”,盂县的佐证主要是风景区藏山和一些民间传说。
支持襄汾赵氏孤儿传说的实物也十分丰富。东汾阳的200来户、800来人,几乎全都姓赵。现存的清初年问建的东西城门,东门为康熙年问建,阴刻有“赵宣孟故里”;西门为雍正年问建,阴刻有“赵宣子故里”,而西汾阳的棉花田里,还竖有“晋大夫赵宣子之墓”的碑,传说西汾阳的关姓族原是赵盾的守墓人,而赵氏孤儿故事里的另一人物一一程婴的墓就在襄乡公路的南边。
种种实物的存在,成为襄汾人力证赵盾故里及赵氏孤儿传说所在地的有力依据,同时也构成他们内心的纠结。毕竟,随着朝代的更迭,真实的事件和戏剧化的传说相互渗透融合,个中真情,无人能够说清道明。
从理论上来说,那段历史就只是过往云烟,再难触摸,而“赵氏孤儿”传说本身,因为故事跌宕起伏并符合儒家的忠义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成为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