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章明
怎样才能教育好我们的孩子,是前段时间热播电视剧《虎妈猫爸》中的焦点问题,也是现时热点问题。这部电视剧不仅以艺术的方式反映了现实问题,还积极探索问题根由和解决之道。
当前社会对“什么是好的教育”有不同的理解。有人像剧中的裴奶奶、文文妈、关老师那样,坚信好的教育需要好学校、好老师,需要家长逼着或陪着孩子学习知识、磨练意志、扩充技能。有人像故事开头的毕胜男那样,认为父母的责任就是为孩子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有了物质基础,教育便水到渠成。也有人像故事结尾的毕胜男那样,只希望孩子做个正常的普通人。这些观点各有偏失,但无一不是把教育的责任全部推卸给孩子和学校,作为家长,不愿反思和改变自己的言行。
反思相对来说还比较常见。毕胜男的心理阴影、黄俐的失败、罗茜茜的抑郁症容易震撼人心,让人明白事事争强的教育贻害无穷,会毁掉孩子。裴奶奶、文文妈和关老师信奉“必胜诀”,对孩子实施事事争强的教育,他们总有一天会尝到苦果而开始反思。改变则比较艰难,但如果没有改变,追悔与反思的意义就很有限。
毕胜男的转变就不彻底。表面上看,为了孩子,她的确放弃了很多,比如城市里的工作,比如对情敌的计较。实际上,她放弃虎妈式的教育转向无为,她不过是将教育罗茜茜的任务重新推给了学校,不去做个人应该做的努力,那颗虎妈的心律动如初。更重要的是,她没有意识到,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需要家长与学校的积极配合。
毕胜男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罗家其他人更缺乏自觉。罗茜茜之所以会得抑郁症,不只与父母间的冲突、毕姥爷的恐吓威逼有关,还与爷爷奶奶以及整个家庭有关。爷爷奶奶的溺爱,使她不能像杜一诺那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罗家人不分场合毫无顾忌地争吵、爷爷和爸爸缺少话语权、奶奶喜欢与人争强好胜,都影响罗茜茜的心理健康,而他们却浑然不觉。妈妈不在家,重新开口说话的罗茜茜逼着生病的爸爸吃饭,大家一笑置之,只看作受了强势妈妈的影响,殊不知,奶奶的孤傲、罗家男人不受尊重而缺乏话语权这些事实,早就深深影响到罗茜茜。
孩子就是一面镜子,孩子的缺点就是成人和社会的缺点,家长和老师应该从中反思自己的不足,认真改进,而不应责骂、逼迫孩子,更不能依赖或指责他人。这样做,不但有利于自身,也有利于教育。换言之,与孩子共同成长才是好的教育。
责任编辑/肖茂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