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强强 覃庆贵 (东北大学 110819)
艺术设计学或设计学是一门相对其他学科而言较为新兴的学科,其研究的方法有着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艺术设计学,其主要核心是为人服务,为满足人的需求需要,而人的需求则包括物质需求和精神追求。对于艺术设计学中物质的追求实质涉及了自然科学的内容,而其中的对精神的追求则涉及了对社会人文科学的内容。因而艺术设计学作为一门多学科相交叉的学科涉及了大量社会科学甚至与自然科学的领域。并且,从艺术设计学的发展的来看,它从“大艺术”中脱离出来,最开始被称之为“小艺术”,因而与艺术有着天然的联系,以我国目前招收艺术设计学专业的本科生来看,选择艺术设计学专业的学生依然要考绘画,通常为素描、色彩、速写,因而对于艺术设计学的研究通常沿用研究艺术的方式。同时,艺术设计又受到建筑学的影响,因而有带有自然科学,特别是工学的研究方法的影响。因而,对于艺术设计的研究者而言有一个普遍的疑惑,到底应运用什么样的研究方式进行艺术设计学的研究。
艺术设计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二大类,一类为“抽象”,一类为“具象”。“抽象”这个概念最早在五六十年代有冯友兰先生在哲学上提到,其目的在于探讨中国传统哲学传承的问题。近年,吴良镛先生也在建筑学中提出了“抽象继承”,他认为:“所谓‘抽象继承’是指在建筑传统中:第一,将传统建筑的设计原则和基本理论的精华部分(设计哲学、原理等)加以发展,运用到现实创作中来;第二,把传统形象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提取出来,经过抽象,集中提高,作为母题,再用到当前的设计创作中去。这样的继承,并非形式的抄袭或旧零件的排列组合,既有创作原理的继承与发展,又有形象的借鉴与创造”。
众所周知,现代西方艺术与设计无论是理论与实践,都领先与中国,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事西方艺术和设计有“抽象”成分的支撑。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可以说以康德的先验唯心哲学为基础,同时又受到现代哲学思潮,特别是尼采、弗洛伊德、荣格、等人的哲学、心理学的强烈作用。如西方绘画的表现主义、象征主义,有尼采主观唯心主义思想作为基础,法国超现实主义绘画,有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下意识心理学理论做为基础等。而反观中国的当代设计与艺术则无此些“抽象”为依托。
因而,冯友兰和吴良镛的抽象继承理论实际是为当代中国的艺术设计向传统哲学、美学、造物理念学习而正名,同时也有把艺术设计学的研究概括为“抽象”与“具象”二类的倾向。从他们对“抽象”的理解,“抽象”应是指所有非物质的精神层面,与“具象”相对,如佛教思想属于“抽象”,而基于佛教思想下而建立的佛塔则是“具象”。而把哲学上的抽象继承和建筑学上的抽象继承运用到艺术设计上,指的就是设计理念的继承,“抽象”就是对于艺术设计中精神性、艺术性而言,而“具象”则指艺术设计中的物质性、技术性而言。
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常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其中定量更多用于自然科学领域。定量研究是指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科学研究,就是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是以数字化符号为基础去测量。因而,定量研究较适合于艺术设计学中科学、技术、物质层面的问题。以中国古建筑群紫禁城的研究为例,通过具体的测量可以测出各个宫殿的具体尺寸,如太和殿与中和殿的不同建筑样式的差异、尾兽的差异、总长宽高的差异等,进而得出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样式甚至设计的方法。而定性研究则是与定量研究相对的一种研究方式。根据李立新在《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中对艺术设计学研究方法的分析:艺术设计学中的定性研究是在自然状态下,以实地体验或实物文献分析为研究起点,通过对设计活动和现象的长期、整体的分析来解释设计现象和意义的一种研究方法。可以说,定性研究能解决的是无法用数字准确衡量的事物,如对人的情感、幻想、精神层面的追求等,而这恰恰是艺术设计学专业必须要面对的,即艺术设计学中的艺术成分。如太和殿与中和殿为什么会有建筑样式的差异、尾兽的差异、总长宽高的差异,是基于什么思想或理念形成的这些差异,是审美,是皇权象征还是这个古典哲学思想的要求?这些都无法通过定量分析来得出结论,只能是以定量分析作为基础,用定性研究方法进行进一步研究。可以说,对于艺术设计学而言,定性研究则应偏向艺术设计中“抽象”的部分,即研究艺术设计中的精神性、艺术性。而定量研究则应偏向艺术设计的“具象”部分,即用于研究艺术设计中物质性、技术性。
根据上述的分析,艺术设计学的研究大致分为二类,即具象研究和抽象研究。具象研究偏向自然科学,而抽象研究偏向人文科学。根据这二大类,可分别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进行艺术设计学的研究,即用定性研究方法究研究艺术设计学中的“抽象”部分,用定量研究方法研究艺术设计学中的“具象”部分。但二者并不是相互隔绝,“分类进行”只是为了更便于艺术设计学的研究。
[1]李立新.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M].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
[2]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东方出版中心,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