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鄂平+周艳
湖南麻阳县,这个身居武陵山片区的苗族自治县,近两年声名鹊起,来客渐多。来者何人?不是游客,不是商人,而是来检查指导工作的各级领导,是参观学习扶贫小额信贷的各地扶贫干部。“这段时间接待工作太忙了!”听到麻阳县扶贫办的干部乃至司机几次说这话时,记者说:“来的人多说明你们工作做得好,不忙未必是好事。”
吃第一只“螃蟹”的村
4月16日,记者来到麻阳县石羊哨乡谭公冲村。
这是一个田里到处是中药材半夏的村子。村民地道的麻阳口音使我们之间的交流有时需要翻译。随行的一位县扶贫办干部介绍,去年这个村尽管先后遭受旱灾和涝灾,但户均仍增收1万元。64岁的前任村支部书记张明建说:“若是正常年景可增收2万元。”
记者走访了几户种了半夏的农户,证实了老支书的话。
68岁的村民张长义说,他家祖孙三代9口人,贷款4万元种了10亩半夏,每斤20元卖掉,纯收入4万元。
同样68岁的村民张吉昌说,他家10口人,种了10亩半夏,也是贷款4万元,赚了2万元。
这个村种10亩的毕竟不多,只有4户,大多数人家地少些收入也少些,特别是在坡地种植的农户,遇旱难以灌溉,遇涝水土流失,因此受灾严重些。总体看,或多或少都增收了。村民反映,村里土质不太适合传统农作物生长,2013年以前以种柑子为主,产量低,品相也不好,卖不了几个钱。2013年驻村工作队动员发展半夏产业,联系了湖南益生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按每斤保底价10元收购。
为解决农户的生产资金问题,村里用财政扶贫资15万元,企业也出资5万元,共20万元作为扶贫小额贷款风险金存入信用社,信用社承诺按风险金额的5倍给予贫困农户贷款,68户贫困农户贷款105万元种植半夏238亩。
谭公冲村村级扶贫模式得到了湖南省扶贫办的重视,省长杜家毫和副省长张硕辅也充分肯定。随后,湖南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00万元,在麻阳县扩大试点范围,并形成了《关于支持麻阳县开展金融扶贫试点的指导意见》。麻阳县谭公冲模式,成为湖南省金融扶贫所吃的第一只“螃蟹”。
村民贷款,只需2个证件2个小时
走进麻阳,马路两边有不少广告语:
“穷可贷,富可贷,不守信用不可贷。”“信用农户,贷款优先。”“信用档案连城乡,诚信助你奔小康。”
诸如此类,弥漫着一股子凭信用贷款的氛围。
前面说到的石羊哨乡谭公冲村,记者接触的村民个个都贷了款。
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历来难以得到银行贷款,因为银行贷款有条件要求,如抵押、担保都成为贫困农民贷款的“拦路虎”。针对这种情况,麻阳县对传统的以经济指标为核心的评级授信模式进行了改革。
构建专用评级授信体系。确定诚信评价、人均纯收入和家庭劳动力3项指标为贫困农户专用评级授信体系的主要内容。由村里推选出的“五老”(老党员、老模范、老军人、老干部、老农民)代表和乡镇干部、村干部、扶贫干部、农村商业银行支行行长等组成评级授信小组,采取投票的方式对贫困农户进行量化计分、评级,评出一、二、三级农户,金融部门实行公开授信,发放《贫困农户信用贷款证》。当然,评级授信程序是严格的,实行“三会”(“五老”代表推选会、评审小组培训会、入户调查评级会),“三公示”(“五老”代表公示、评级结果公示、授信结果公示),“两审核”(县产业扶贫金融服务中心审核、农村商业银行支行审核)的评级授信制度,确保评级授信公开、公平、公正。
贫困农户评级授信建立后,改变了银行的评级体系。一般的农户都能达到70分以上的评分,完全能贷到款,无需抵押和担保,实行基准利率,且贷款手续简单。
贷款手续的简化,让祖祖辈辈没向银行借过钱的贫困农民,跨进了银行的大门,直接凭《贷款证》和身份证就贷到相应额度的资金,全部贷款手续2小时内办完。
麻阳县委书记李卫林给记者介绍,至2015年3月,麻阳县就基本完成了26338户贫困农户的信用评级。我县及时修改和完善了金融产业扶贫试点工作实施细则,调整原有的三项指标评级授信分值体系,其中诚信度占70分、家庭劳动力占20分,家庭收入占10分,争取实现90%的授信率。
三种扶贫产业开发模式
解决了贫困农户钱怎么来的问题,更需要解决钱怎么用的问题,麻阳县实施了直接帮扶、委托帮扶和股份合作三种扶贫产业开发模式。
贫困农户用小额信贷资金自主进行产业开发,扶贫部门给予贷款贴息奖励,并提供从生产到销售的一系列指导和服务。前述石羊哨乡谭公冲村种半夏的贫困农户就是属于直接帮扶。
兰村乡大坳村和泥溪垅村两个贫困村将23户贫困农户小额信贷资金75万元、村级产业扶贫资金219.2万元,共294.2万元委托给蓝凤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蛋鸡养殖产业,合作期限为6年。公司以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占委托项目25%的收益,两个村的村集体和贷款贫困农户按出资比例占75%的收益。
兰村乡望远村28户贫困户将90万元小额信贷资金入股海天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发红心猕猴桃、高山刺葡萄、元胡等产业基地150亩。记者在产业基地现场采访了在田间劳作的十几位农民,感觉产业形势很好,入股的贫困户信心很足。
59岁的周贵文正在元胡地里拔草,务工1天工钱100元,他贷了5万元入股合作社。记者问他为什么想贷款、敢贷款。他说:“这是个好机会,像我们这样的农民原来哪有信用贷款这回事!”
50岁的欧定海这些年一直辗转广州、深圳、温州等地打工,今年回乡决定不再出去打工,贷款5万元入股合作社。他说:“我在外打工30年,打工都打怕了,家里老人身体不好,也管不好孩子。孩子原来成绩很好,因为没人管,后来成绩越来越差,读完初中只能也出去打工。”
扶贫小额信贷起到了引领、孵化作用。目前麻阳县贫困农户发展优质柑桔、红心猕猴桃、富硒刺葡萄、烟叶、药材、油茶等特色产业9500多亩,扶持发展农业公司、专业合作社、协会等企业和经济合作组织12家,促进了扶贫产业规模化、合作化经营。全县扶贫产业总产值达到1.12亿元,贷款的贫困农户实现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麻阳县委书记李卫林说:“麻阳县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这几种模式还需要完善。我们要深入地推进特惠金融产业扶贫,真正做好的话,还要下很大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