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传统布袋戏研究

2015-07-13 01:52谢珍珍
北方音乐 2015年14期
关键词:特征

谢珍珍

【摘要】布袋戏作为一种表演艺术,自古以来就受到各层群众的喜爱,拥有高度的娱乐效果。它起源于肖似人形的器物,动作则要求模仿真人的肢体,已达到“如真无二,不共于生”的境界。以这样高超的操偶技巧,用来叙述、演唱各种生动的故事。布袋戏在台湾发展的历程中,不断从民间吸取养分,孕育、发展成为与其原乡风格不同、面貌多样的台湾布袋戏,成为台湾三大偶戏当中最富生命力的一支。

【关键词】布袋戏;音乐形态;特征

一、台湾布袋戏的起源

中国传统偶戏分为皮影戏和傀儡戏两种。布袋戏属于傀儡戏的一种,又称布袋木偶戏,手操傀儡戏、掌中戏、小笼、指花戏。戏偶全高约一尺(30公分)左右,由“身架”、“服饰”、“头盔”三大部分构成,其中“身架”又可分为“头”、“布身”、“文武手”、“布腿”“鞋“等部份。 在服饰方面,戏偶的衣服有内外之分,内衣用于连接戏偶的头、手、脚,等于是身体。外衣是穿在外面的戏服,戏服除了讲究美观,还用来区分角色的个性与贵贱。戏服主要可分为:蟒袍、绣补、战甲、武袍、英雄衣、女帔、旦衣、袈裟、八卦衣、罪衣等。在道具上面,一个布袋戏戏台上除了戏偶外,根据剧情的需要,也要有一些桌椅等日常用品和囚车、轿子等特定用具,另外,动物偶也是不可或缺的。而兵器更是使武戏更逼真精彩的重要道具。可分为「兵器」「杂具」「动物偶」三大类。演出时,将手套入戏偶的服饰中进行操偶表演。而正因为早期此类型演出的戏偶偶身极像“用布料所做的袋子”,因此有了布袋戏之通称。因为布袋戏偶只有手掌一般大小,剧箱占地不多;而舞台既便于就地摆放,也可以轻易地担着就走;文武场面的伴奏乐手四人已然足够。所以,它可以固定在一个地方演出,也可以不断地换地方做流动性的演出。于是,大城市、小乡村处处都看到布袋戏。布袋戏在台湾逐渐成为最受欢迎的一项平民运动。

布袋戏起源于17世纪中国福建的泉州或漳州;主要是福建泉州、漳州、广州潮汕与台湾等地区流传的用木偶来表演的汉族地方戏剧剧种。明朝末年,泉州有一位秀才,名为梁炳麟,屡次赴考不中,一年又再次赴省城福州会考,梦见一位神仙在他的手心写下“天归掌中”四个字,他以为此行定能金榜题名,结果再次花落他家。在心情低落的时候只好拿木偶作为消遣,没想到他不信插柳柳成荫,既后梁炳麟的布袋戏愈演愈好,使得布袋戏得以由此不断发展与演变。

自清代中叶开始,先有福建省漳州府诏安县钟氏在台湾的中部播下布袋戏的种子,随后在台湾其它地区不断的演出与扩大。随着移民社会的逐渐繁荣与融合,台湾布袋戏由此衍生出了具有浓厚本土特色的艺术形象。在布袋戏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戏本也多由文戏转为武戏。大约从1920年开始,以武侠戏为主的布袋戏逐渐在台湾的民间发展起来,他们多采用清末民初的武侠小说,其表现手法也转以重视各种奇特武功的展现。因此在表演技巧上面,创造了许多武打招式和配合背景音乐的身段动作,例如跳窗、翻滚、对打、跳台…...等。

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台湾后,竭力推行“皇民化”政策,想将台湾的布袋戏改为日本式的木偶戏,使得台湾木偶戏的文化底蕴遭到了无情的摧残。到了50年代,由于百花齐放的现代艺术争逐涌现,使得台湾布袋戏戏班所剩无几。

二、台湾布袋戏的分类

台湾布袋戏为了配合观众的喜好和演出的需要,再加上社会、政治环境的改变,产生了许多重大的变革,这些变革无论是自发的还是外来力量的压迫,每一次的改变,都对台湾布袋戏的发展,有着最大的影响。下面我们以台湾布袋戏音乐分类为依据,对布袋戏进行以下分类:

(一)南管布袋戏

它在台湾最早流行,是指取南管音乐做为后场配乐的布袋戏,南管音乐发生在长江以南的地方,台湾的南管乐属于福建泉州一带音乐。南管乐主要的乐器包括拍板、洞箫、琵琶、二弦、笛和月琴等,乐调悠长清雅,不用锣鼓等打乐器而单用弦乐,演奏时管弦并重,委婉柔和,演出的戏码也都是以文戏为主,诸如《孟姜女》《西厢记》《牡丹亭》《董永别仙》……等,这些戏剧讲究的是剧情曲折,对话典雅,唱腔温婉,尤其是角色出场,都得先吟一首定场诗,说明了它与传统知识份子紧密结合的特性,因此也为称为“文人戏”。

(二)北管布袋戏

顾名思义,就是把配乐改成热闹喧嚣的北管音乐。北管音乐是广泛流传于福建泉州的一种汉族民间丝竹音乐,随后在台湾普遍流行。腔调高亢、急促。锣鼓点配合紧凑,非常紧密。布袋戏的配乐改变了之后,剧情必须以热闹激烈的情节为主,以快速武打的武剧演出形态为特色,比如“跑马”、“跳花窗”、“打虎”等,于是形成布袋戏以武打为场面的主流,这些剧取材自演义小说或者民间故事,主题大都以扶弱除恶、行侠仗义为主,最能够让平日对于现实生活不满,或者遭受欺压、生活困顿的市井小民寄情其间。诸如:《精忠说岳》《封神榜》《西游记》……等。

与道白是高扬的潮调,有些像办丧事的调。因此不受大众的欢迎,目前已完全消失。

三、台湾布袋戏的艺术构成

(一)戏文的内容

台湾传统布袋戏的内容大多取材于历史故事或者民间传说,例如,有关忠孝节义的民族故事;有关弘扬仁勇的民间故事;民间传奇与小说故事;成语故事等等。早期台湾布袋戏的内容主要都是集中在忠孝、仁义和惩恶扬善上,其中叙事模式则主要来源于神话、传说和各种仪式。但随着生活环境与娱乐观念的变迁,为了迎合大众的喜好,台湾布袋戏的内容大多以剑侠戏剧为主。

(二)戏偶的角色

根据剧情的需要,台湾布袋戏中戏偶的角色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生

是最常见的男性,包括的角色从幼童到老人都有,年纪最小的扮演花童;青年男性扮演角色不同的文生与武生;中年男子用长胡须来表示,叫做鬓文;年纪更大一点的用黑白参杂的胡须表示,分别称为春公与白阔。这些不同的角色,除了造型的差异外,言行举止也有很大的差别,文生温柔文有礼,武生英气焕发,白阔慈祥可敬。

2.旦

布袋戏中女性的角色都称之为旦,年纪最小,天真无邪的叫做角鬓旦,十七、八岁的少女叫做齐眉旦,梳起额前刘海的叫做园眉旦,表示已嫁做人妇,惨旦指头鬓黑白参半的中年老人,此外还有表示阴狠险毒的毒旦,心术不正,喜欢搬弄十分的粗脚旦,总之根据不同角色的需要,总能刻画出不同的女性形象。

3.净

布袋戏中净又称之为花脸,主要以黑、红、青三色系为代表,黑花脸扮演的大都是武功有力、行事正派的武将,红花脸代表勇敢耿直、赤胆忠心的角色,性格较黑化脸稳重。好戏上场时,主帅旁经常安排一黑花脸与一红花脸,以突显这两种角色一急一缓、一莽一谋的不同个性,添增戏剧的效果。青花脸则是奸邪人物的容颜。

4.丑

台湾布袋戏中的丑以笑生为主,言行举止轻薄,经常闹笑话的文生称为小笑;纨绔子弟,奸人之后称为笑生;白鼻梁的三花笑,是个亦净亦丑的角色,红鬓笑则代表机智、果断;丑是戏剧发展的润滑剂。

5.杂

不属于以上四类,也不属于禽兽动物类的角色,则称为杂角,诸如僧人、济公、和尚、道士……等

(三)演出时前场所需的演师

传统布袋戏主要成员包括前场的演师和后场的乐师,前场的演师善长“请尪仔”,“尫仔”是台湾话对对偶的俗称。他们是操弄戏偶和负责口白的灵魂人物;后场的乐师则精通各种后场乐器,他们负责整出布袋戏的后场配乐。一出布袋戏要能成功演出,就必需前场与后场相互协调,合作无间。传统布袋戏班中负责戏偶演出及口白的艺人,称为“前场”,也称为“师傅”。前场一般有两人,一为主演(头手),一为助演(二手)。主演(头手)戏班的主演者,掌理大部份戏偶演出及全场口白,是布袋戏班的灵魂人物。助演(二手)主演的助手,通常帮助主演操演较不重要的戏偶,搭配主演演出。不负责口白,只需有时替主演应声。布袋戏偶必须要有人去操演,才能显出他的生命力。

(四)演出时的后场所需的乐师与音乐

戏班中演奏乐器及唱曲的艺人,称为“后场”,也称为“先生”。戏班的演出,前场的表现十分重要,但若没有后场的配合,也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正所谓“无乐不成戏”,正说明音乐在戏剧中占有重要地位。布袋戏后场的乐器主要分为「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管弦乐器」主要包括京胡、椰壳弦、大广弦、月琴、洞萧、笛子、唢呐等。「打击乐器」主要包括单皮鼓、通鼓、文锣、武锣、小锣、梆子、拍板、钹等。在音乐表现方面,南管布袋戏的音乐以优雅柔美为特色;北管布袋戏的音乐则以壮丽雄厚为主。

四、传统布袋戏的演变与发展

布袋戏传入台湾至今已有百年,传统布袋戏作为民间艺术,由出色的艺人所演出的精彩好戏,无疑是十分值得珍视的传统戏曲艺术。这百年来的台湾布袋戏一直以相当快速的脚步,随着社会的风潮移转,而呈现出十分丰富的面貌。演出形式从义演的野台(室外)走向内台(室内),改良了立体布景、戏偶,采用中西乐及七彩变换的灯光火炮,成为金光布袋戏。随着广播与电视的发展,有录音布袋戏在广播电台播出,也有拍成电影的布袋戏,更有在电视上播出的布袋戏。

布袋戏的演变虽盛极一时,最终它的演出形态还是回到了传统布袋戏的原始形态。在神明诞辰或谢神、还愿及节庆场合演出,偶尔也在艺术文化场合演出。从娱乐功能而言,台湾布袋戏曾经吸引数百万的戏迷。从艺术表演形式来看,它精美的木雕彩楼、优美的小戏偶、古典的戏曲、传统的剧目、以及因这些条件所发展出的优美演技,都曾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猜你喜欢
特征
抓特征解方程组
白马是不是马
图表
识别模型特征顺利解三角形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
不存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