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
摘要:为分析水口山矿体的地质特征与成因机制,本文从工区的矿体情况及围岩蚀变和角砾岩特征着手,分析了花岗闪长岩的主要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和年代,并对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进行详细的阐述,并最终确定了水口山铅锌矿体的成矿模式,对下一步矿体预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水口山;铅锌矿;地质特征;成因机制
0 工区概况
湖南省水口山矿是一个多金属大型矿田,矿床的开采历史非常悠久,铅锌矿产资源丰富。水口山矿出露的地层自上而下主要包括白垩系、侏罗系、三叠系、二叠系和石炭系地层,沉积厚度大,以浅海碳酸盐岩地层为主,夹含煤地层。
1 地质特征分析
1.1 矿体基本情况
水口山矿体主要分布于倒转背斜轴部,以F1、F2逆冲断层为主,控制了十八个矿体,主要为铅锌矿和黄铁矿。矿体厚度从几米到几十米不等,铅锌矿产状变化较大,形态以豆荚状和透镜状为主。铅锌矿的品位良好,铅的含量达1.6%,锌的含量达5.7%。
铅锌矿石结构主要为粒状结构、交代结构为主,构造以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和条带状构为主,因此矿石类型也主要为块状、浸染状和条带状。
1.2 围岩蚀变与角砾岩
工区铅锌矿围岩蚀变均为不理想的蚀变分带,巖体自内而外依次为钾长石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桂化、碳酸盐化—大理岩化,蚀变类型繁多。角砾岩类型复杂多样,发育良好,主要类型包括断层角桂化角砾岩、层间桂化角砾岩、隐爆角砾岩。
2 成因机制分析
2.1 花岗闪长岩基本特征
(1)主要元素分析
从显微照片观察可知,花岗闪长岩呈斑状结构,以斜长石、钾长石和石英矿物为主。统计水口山花岗闪长岩的主要元素(图2(a)),强蚀变的各种氧化物含量变化大,不稳定,而弱蚀变岩石的氧化物含量相对较小。强弱蚀变会导致岩石的化学成分有所差异,铁、镁、钙含量增高,而钾和钠的含量降低。
(2)微量元素分析
图2(b)可知,工区花岗闪长岩中的铀、钍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铅元素相对富集,锑、磷等高强场元素与钡、锶等元素相对亏损。对比分析强弱蚀变花岗闪长岩的微量元素数据,发现两者变化不大,但亏损程度不同。
(3)稀土分析
从图2(c)中可以看出,强弱蚀变花岗岩稀土配分的趋势基本一致,表明稀土元素为同源岩浆产物,并且都是向右趋于减缓,重稀土亏损,分馏不明显,而轻稀土富集,分馏明显。
(a)主量元素SiOz-KzO统计图 (b)微量元素统计图 (c)稀土元素统计图
图2 水口山矿体花岗闪长岩基本特征分析
(4)年代分析
对花岗闪长岩锆石原位Hf同位素进行分析得出,其初始比值在-10.8~8.7之间,平均为-9.7,二阶段模式年龄平均值为1.82Ga,推断岩浆的结晶年代主要为燕山早期岩浆活动的产物,而成岩物质则主要来自于古元古界。
2.2 流体包裹体分析
采用LinKam THMS600型冷热台对流体包裹体进行显微测试。流体包裹体分为富液相两相水溶包裹体、富气相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和含子晶三相水溶液包裹体。其中,富液相两相水溶液包裹体温度平均为182℃,冰点为-6.8℃;富气相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平均为297℃,冰点为-2.3℃。水口山铅锌矿流体的密度平均为0.93g/cm3,包裹体压力平均为18.3MPa,流体形成的深度平均在1800米附近。
2.3 同位素分析
(1)矿石硫同位素平均为-0.11%,其中方铅矿中硫同位素平均为0.10%,黄铁矿同位素平均为-0.12%,说明矿石中硫来源于深源岩架。
(2)矿石中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平均值为 18.150、15.73和38.87,说明铅同位素主要来源于地壳物质。
(3)在方解石中,C13平均为-1.3%,氧同位素为16%;在石灰岩中,C13平均为0%,氧同位素为15.5%,说明矿石中的碳主要来源于上古生代的石灰岩。
3 成矿分析
综合以上分析,工区花岗闪长岩主要来源于古元古界地壳,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壳,部分矿元素可能来源于含矿的围岩。水口山的成矿模式主要是燕山早期强烈的地质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引发大规模的地壳溶融,并形成水口山花岗闪长岩,在构造与大气混合作用下,铅、锌、铜、金等元素在倒转背斜的轴部富集成矿。
4 结论
湖南省水口山铅锌矿储量丰富,为进一步分析矿体的成矿机制,本文从工区的地层构造、地层情况及围岩蚀变与角砾岩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花岗闪长岩基本特征、流体包裹体特征和同位素特征进行了细致的阐述,最终确定了水口山矿体的地质特征和成因模式,为预测矿体预测提供了必要的地质信息。
参考文献
[1]胡志坚,吴永芳. 水口山矿田矿床定位模式及找矿远景区评价[J]. 地质与勘查,2005,41(5):17-21.
[2]马丽艳,路远发,梅玉萍,等.湖南水口山矿区花岗闪长岩中的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J].岩石学报,2006,22(10):2475-2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