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马一生逐日寇,卌年再续中国情

2015-07-13 04:56蔡运喆
友声 2015年4期
关键词:苏联红军德洛战火

蔡运喆

“中国人民英勇抗击日军主力,使苏联避免了腹背受敌、两线同时作战。苏联加入对日作战也加快了二战的结束进程。苏联和中国对二战胜利的贡献绝不能被低估!”

9月3日上午,在中国首都的天安门城楼上,一名满脸皱纹、双眼混浊的俄国军人举起右手,向正在眼前通过的中国军人庄严地敬礼。被汗水浸湿的军装上一排排功勋奖章在北京初秋的阳光下闪烁生辉,似乎还映射着着昔日反法西斯战场上的熠熠战火。

塔·格奥尔吉耶维奇·舒德洛,前苏联退役少将,曾任后贝加尔方面军第39集团军第358步兵师反坦克炮连排长。现为俄中友协理事会成员、全俄老战士委员会中国分委会副主席。

88岁高龄的舒德洛全程参与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

舒德洛出生于1927年,1944年加入苏联红军,1945年,年仅18岁的舒德洛跟随150多万名苏军官兵一起长途跋涉来到中国参加对日作战,并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战火青春。时至今日,虽然已经过去了70年,但在中国的那段岁月老人始终记忆犹新,用舒德洛自己的话说,这不仅因为战争的惨烈和惊心动魄,还因为中俄两国人民在并肩抗战过程中结下了弥足珍贵的友谊。

苏联红军挺进东北之时,面对陌生的作战环境,遇到了不计其数的困难。

“部队渡河时,遇到了倾盆大雨。中国百姓白发帮我们寻找木材建造浮桥,木材不够,他们竟然拆了自己的房子,用木板帮我们铺桥,渡过了那条河流。”这段故事深深印在舒德洛脑海中。

中国百姓忘我的支持,让苏军战士感动。部队渡河之后,苏联工兵部队没有离开,他们用专业技术在很短时间内帮助中国百姓重建了房屋。

“这种友谊是不可能被忘怀的,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醇厚、更加坚固。”舒德洛说。

在中苏两国军民的配合下,号称“皇军之花”的关东军被彻底击溃。日军投降之后,舒德洛的中国情缘并未就此画上句号。战争之后,满目疮痍,中国国内局势很不稳定。他随部队在大连驻扎下来,帮助百姓恢复城市建设和社会治安。这一留就是8年。

“那时的大连的治安混乱,抢劫、走私横行。驻留苏军协助当地人建_厂-厂、修路、恢复正常商业活动。在大连期间,我从侦察排排长晋升为苏联红军驻大连警备司令部政治委员,见证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盛事”。

1953年,舒德洛随同部队回国,之后由于中苏关系风云变幻,他数十年再未踏上自己当年挥洒热血的国家。直到1990年,已逾花甲之年的舒德洛与战友再访中国。迄今,舒德洛已是第4次来到中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活动了。在获得习主席亲自授予的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奖章后,他激动的说:

“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不同,几十年来中国历任领导人都没有忘记参加过抗日战争的俄罗斯老战士。我们对此非常感激。和中国领导人的每一次会面都让人感到非常温暖。”

活动结束后,舒德洛说:“中国人民英勇抗击日军主力,使苏联避免了腹背受敌、两线同时作战。苏联加入对日作战也加快了二战的结束进程。苏联和中国对二战胜利的贡献绝不能被低估!我很高兴看到两国互派方队参加阅兵纪念活动,反思二战、呼唤和平,两国人民在战火中建立了坚固的友谊和深厚感情是坚不可摧的。”

猜你喜欢
苏联红军德洛战火
家乡的新“战火”
在战火中告别
“苏联红军”来了
苏联红军对日作战中的战斗英雄
在战火中诞生的国歌
苏联红军部队主官体制的历史演变
苏联红军中的“中国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