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
古诗词犹如一幢由作者的心灵、才智构筑的高楼大厦,是诗(词)人丰富情感的产物,而这种情感又往往物化在作品的感性形象之中,这就是诗词的“意象”,它是外在的客观物象与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的统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涌现了丰富多彩的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笔者充分利用诗词中的意象让学生体验诗词的美妙境界,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抓住物象,在情感中感知意象
由于学生对作者“意”的深切体悟是通过诗词中“象”的理解来实现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寻找古诗词中出现的具体物象,并对“象”的特征进行仔细分析,让他们在情感中感知意象。
譬如,在执教柳永的《雨霖铃》时,教师应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悉心体会其中出现的“象”的意蕴:首句通过“寒蝉”“长亭”“骤雨”的意象渲染出一幅萧瑟的秋景图,可以让学生讨论、分析“寒蝉”“长亭”“骤雨”的特征,在初步了解意象内涵的基础上,把握其中的情感意蕴。《雨霖铃》在开端就奠定了全词的低沉的情感基调,至于后面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意象都意在渲染作者的别情离绪,词人那种漂泊不定的惆怅与孤独都蕴含在这些意象之中了。
二、角色体验,在共鸣中感悟意象
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理解诗词含义的基础上,置身于诗词描述的氛围中,以诗词中相应人物的身份感受诗词的意境,进而把握作品所传送的情感。
如执教李白的《送友人》,在学生初步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全诗进行创新性扩展,并且选派两名学生分角色扮演李白和李白的友人,从而让学生置身于当时别离的情境中:青翠的山峦横卧于北城之郊,环绕小城的河水恰似一条白练汩汩东流。李白与挚友策马并辔而行,送了一程又一程,即使到了城外,还是依然难分难舍。但送君千里,终有离别一刻,此时两匹骏马也仿佛善解人意,不愿分离,昂首苍天,萧萧长鸣,犹如各自的主人一样感慨万千。当挚友走远了,李白依然站在那里,马的悲鸣声,似乎还在空中回荡,既长留在作者心中,又伴送着挚友的万里行程,目送着友人渐渐远去。如此的场景和学生感同身受的角色体验,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的效率显著提高。
三、借助情境,在实景中体会意象
诗词是作者情感的再现,在丰富多彩的物象背后,既勾勒出悲欢离合的画面,也展示了治国平天下的夙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相应的情境,有助于学生深入到作品的艺术境界中,使他们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
如执教王维的《山居秋暝》,教师可以饱含情感地描绘一幅清新动人的山间秋景图。大部分学生情随意迁,变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切身感悟在秋雨洗过的山谷中散步,尽情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松脂、竹叶及荷花香味扑鼻而来,仿佛看到波光粼粼的涟漪和滚动着晶莹水珠的莲叶,目睹浣纱女舒心欢悦的笑声和山泉潺潺的声响,于是完全陶醉在作者笔下的田园风光中,领略山川的壮美。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多媒体技术已经在中小学校园里得到普及,而巧妙应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更有利于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情境中感悟诗词的意象。譬如在执教白居易的《琵琶行》时,针对作品比较低沉而凄切的意境,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播放比较忧伤哀怨的琵琶独奏曲,并展示出相应的画面:一个夜晚,秋风萧瑟,诗人、明月、孤舟、江水构成了一个无比冷清的画面,学生在凄冷的画面和哀伤的乐曲氛围中深刻感悟了作品的意象。
四、强化诵读,在诵读中体验意象
在诵读中体验意象是鉴赏古诗词的重要途径,正如古人所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时,首先要让学生读准字音,否则,那些谐音或者同音的字所表现的意象就不能准确地展示出来。可见,引导学生读准字音是体验诗词意象的前提。其次,要让学生在朗读中读出感情。高中语文新课标也强调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反复的诵读时,一定要充分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从而正确把握诗词中的意象,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情。
如诵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时,一定让学生在诵读中既要领悟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原因,又要感知“春、江、花、夜”只是烘托的背景,“明月”才是诗人刻意渲染的意象。明月洒落银光,不仅引发游子思妇的相思想念之情,而且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和对人生的思索。
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我们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引导学生对作品的意象进行分析,让他们在物象中感知意象,在角色中感悟意象,在情境中体会意象,在诵读中体验意象。通过意象理解诗词的内涵,感悟诗人的情感,并在感悟中得到升华,这才是古诗词教学所要达成的三维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大江中学(22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