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聃
“英式下午茶是重要的社交场合,如果摆放茶点的是矮桌子,喝茶时需要连茶托一并拿起,如果是高桌子就把茶托留在桌子上,只端茶杯。”黛安娜在上海浪琴环球马术冠军赛的贵宾区里组织了一堂关于礼仪的课程。“女士参加马术活动的着装不能露肩露背或者露腹,至于帽子的选择范围可以大胆一点,只要不在落座后遮挡后面人的视线就好。而佩戴帽子的男士则要记住,一旦进入室内就要脱帽。”她话音刚落,台下的男士们默默摘掉了礼帽。课程末尾,黛安娜拧开讲台上的瓶装水,犹豫了一下,喝了一口,做了一个无奈的表情说:“我只有在中国才直接对着塑料瓶口喝水,现在已经开始习惯了。”这个注重细枝末节、感觉有点矫情的英国淑女就是世界礼仪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威廉·汉森(William Hanson)最敬爱的导师——黛安娜·马瑟(Diana Mather)。20多年来,她为英国议会议员以及皇室成员提供私密的礼仪顾问服务,也是参加欧洲圆媛舞会的名媛们最喜爱的礼仪导师。
女士们佩戴花样礼帽盛装出席Prix de Diane Longines马术赛事
礼仪的英文etiquette是从法语“小标签étiquette”发展来的,据说路易十四怕不懂礼仪的乡野贵族破坏了他的宫殿就到处放了小标签,上面写着“不要践踏我的草坪”或者“离我的古董远一点”之类的话。他还发放给他们一个小盒子,里面一张张小便签记录了宫廷礼仪的要素,例如在国王面前需要退着走,不能让国王看见你的屁股,以及在被要求说话之前不许开口等等。法国大革命把贵族都送上了断头台,这些礼仪流传到了英国,在那里落地生根并在维多利亚时代发展到了顶峰。随着大英帝国的殖民扩张,英式礼仪被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艾克曼(J.P.Eckermann,1792~ 1854)说过:“通常,在社交的时候,我总是带着个人的好恶以及一种爱和被爱的需要。我寻找生性与我相似的人,我愿意与这样的人深交,而不愿意与其他的人打交道。”而歌德回答说:“您的这种自然倾向显然不是一种好的社交方式。如果我们不用文化教养来克服我们的自然倾向,那它还有什么用呢?”礼仪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从最早的文明约束到如今的社交规范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早在14、15世纪左右或者更早一些的时候,出现了一大批各种语言写成的关于“就餐礼貌”的诗歌,它们或长或短便于记忆。中世纪时由于书籍的昂贵,背诵作为一种教育和制约的手段起到了与今天截然不同的作用。作者们试图通过押韵的形式把行为准则灌输到人们的头脑中去。这些作品不同于现代意义的个人创作,通过文字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言传口授的文化片段,一个社会的特性。即使像汤豪泽的《宫廷礼仪》和约翰·拉塞尔的《论教养》这样的以作者名义流传下来的个别诗歌,同样属于那个口头文学潮流。
英剧《唐顿庄园》剧照,格兰瑟姆家的晚宴
约16世纪中叶的时候,“礼貌”这一概念才具有了指导功能。伊拉斯谟在1530年所著的《男孩的礼貌教育》得到了广泛的流传,总共再版了130多次,其中18世纪再版13次,先后出现了英语、德语和捷克语译本。书里极其详尽地记载了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社交生活中重要的部分:第一章是“身体各部分的礼貌和非礼貌行为”,第二章是“身体的保养”,随后是教堂和用餐的礼貌等。看到书中那些描写单脚独立这样对我们来说已经非常陌生的姿势可以联想到,中世纪绘画和雕塑中那些“有趣”的行走与舞蹈姿势,并非是画家和雕塑家所臆想出来的,他们只是保留了我们如今感到陌生却真实存在过的举止。伊拉斯谟强调指出:“我们之所以很少见到正值而又有教养的风度,在很多情况下是因为缺少教导的缘故。”他同时认为:“礼貌研究无疑是哲学中最丰富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导致后来在德国传统中,对于文明和文化的评价非常相似。
所有这类作品如果用“文学”的尺度去衡量都是没多大价值的,但它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了社会进程中各阶段的变化。就像很多线索表明,切肉曾是上流社会社交生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主人在餐桌上用娴熟的手法切割整只牲畜,被认为是身份和能力的象征。而人们慢慢发现观看切肉是一件令人难堪的事情,如今,吃肉这件事儿并没有被取消,而肢解牲畜这种被认为是令人难堪的事情,则被转移到幕后和被专人分工了。
“礼仪是社会生活的准则,这也是文化的来源。”黛安娜对本刊记者说。英国ITV电视台出品的时代剧《唐顿庄园》让全世界重新感受到了英式礼仪的魅力,例如晚宴上女主人的头偏向哪边,决定了你应该和哪边的客人开始交谈。黛安娜对礼仪的兴趣来自其曾祖父爱德华·韦斯穆勒·冯·维米斯(Edward Weissmuller von Wim-mis),他是20世纪伦敦的一位外交官,曾陪同坎伯兰郡公爵(The Duke of Cumberland)出席了嘉德日本访问团(the Garter Mission to Japan)。“我的礼仪是父母言传身教的,特别是餐桌和对话礼仪。在我们那个年代,女子精修学校(Finishing School)会让我们背顶着扫把棍,头上顶书本练习走路。现在这些教育方式早就过时了,但不得不说它们很有效。”
专为餐桌礼仪绘制的台布
英国的女子精修学校专对年轻女孩开设,侧重于讲授社交礼仪和上层阶级的文化仪式课,为她们进入社会做准备。黛安娜小时候就接受过这样的教育,她也把女儿送去过。如今大多数女子精修学校都关闭了。“如果你想把女儿送去精细教养一番都无处可去。”黛安娜说,“我意识到这些学校关闭的原因是他们觉得已经不适合新时代了,可我相信现在的年轻人比以往更需要礼仪和社交技巧。每个社会都有一套规则来判断自己和别人,如今这个规则已经下降得很严重了。”为了适应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黛安娜把原本为期一年的女子精修学校课程浓缩为5天,并融合了当下热门的面试技巧、简历制作、公共演讲等课程。
起初,她对首轮课程的期望并不高。“我不知道女孩儿们会作何反应。人们也在质疑我如何在5天里让这些女孩成为淑女。我的回答是:如果她们想成为淑女,5天可以教她们很多东西了。如果她们不想学,一年也不会改变什么。”结果证明她的直觉是对的。“我很惊讶有这么多人对礼仪和它的历史及演变这么感兴趣。”不仅是在英国如此,《纽约时报》在1998年的一则报道中指出:“纽约长岛的礼仪咨询商务在过去两年上涨了25%。”与礼仪相关的指导书籍也开始登上了畅销榜。对于行业的复兴,黛安娜认为原因是大多数女性都有了自己的事业而不是像从前那样经营家庭,孩子基本上被保姆带着,如果保姆的素质不够高,孩子自然学不到得体的举止。再者,她相信不够礼貌或不善交际在工作环境里会显出弱势。
从16岁到66岁的女性都是黛安娜的招生范围。“礼仪分为三类:皇家礼仪、外交礼仪以及日常行为礼仪。后者在社交层面上,男性和女性的礼仪稍有区别,而在商务方面,受男女平等的主张这种区别就微乎其微了。目前最受欢迎的是餐桌礼仪。”黛安娜说,“有很多女士在这里学习如何置办聚会或者晚宴,其中包括了餐桌艺术和客人座次排位的讲究。”不仅如此,她还开设了世界上第一所男性礼仪学校,其学生大部分来自中产阶级。在这里男士们还要学习如何管理仪容,“就像领带的长度,不是悬在上身的某个地方而是直接到腰间皮带的长度”。
礼仪导师黛安娜·马瑟
事实上,礼仪课程的核心是传递自信,让客户从容地面对各种情况。“客户的需求是非常相似的,女性希望被尊重,希望在被男性对待的时候显示出和对其他女性有些许差异。男性也是如此,希望被尊重和重视。因为不自信而刻意做出的那些强调存在感的事情,都会给周围造成负担。”
《唐顿庄园》中的绅士着装。如今黑领结代替了更加正式的白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