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的故事化创作手法分析

2015-07-13 06:11罗强
新闻界 2015年4期
关键词:兴奋点故事性纪录片

罗强

纪录片究竟要不要讲故事,一直是中国纪录片行业内颇具争议的问题,而在国际上许多著名纪录片创作公司如美国国家地理、英国BBC、日本NHK等公司,他们创作的纪录片都是带有故事性的,而且还很注重用影像本身表达故事,使纪录片对观众更具吸引力,更加“好看”。

一、“故事化”让纪录片更加“好看”

故事化是纪录片一个重要的叙事手法,与虚构性剧情片编造故事不同,纪录片的故事来源于现实素材,它依靠编导对于现实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力来推动叙事,以放大生活本身的戏剧元素,是一种运用电视表现手段对现实生活的创造性处理。纪录片的故事化受到欢迎的最大原因就在于它符合受众的收视习惯。人是知、情、意三者的统一体,影视作品也相应的有教育、愉悦和认知三大功能。愉悦功能是艺术作品一个主要功能,而且是实现另外两大功能的必要手段,影视作品一旦丧失愉悦性,那另外两大功能便无从实现。今天,用电视纪录片这种最现代化的传播工具来讲故事,更容易做到在叙述过程中渲染细节、刻画人物性格,以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物去吸引观众。

二、把纪录片的镜头对准故事中的人

纪录片一代元老陈汉元先生曾说:“电视纪录片纪录的是人的生命轨迹,是人的一段历史,是对人的尊重”。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学院的钟大年先生也曾说过:“人的生存意识,生命意识所孕育的文化精神在许多电视纪录片中成为一种境界。”笔者认为:纪录片创作中最有意思,也是最难做到的就是拍人物,因为人物是映射一个时代和现实世界的最典型的代表。可以这样说:人,是纪录片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人的思想、人的情感、人的行为、人的真善美、人的假丑恶、人的环境、人的社会意识……已经成为今天电视观众强烈渴求看到的主题。

三、挖掘纪录片拍摄中的故事性

纪录片关注人,人的行为经历从一种状况到另一种状况的转变,就是事件,事件是纪录片故事化不可或缺的载体。事件从发生、发展、高潮一直到结束,有一个完整的过程,有了过程才有故事性,才有动感。纪录片的故事性是需要在创作阶段就要挖掘与发现的。我们可以这么认为:纪录片拍摄者的洞察力,是建立在对生活本身或事件进程的全方位研究基础之上的准确预测,或者是经过长时间观察等待的结果。纪录片的故事性是以客观性为前提的,创作者必须凭自己的经验和敏感去把握眼前的生活,从中挖掘故事、发现故事并抓住故事。

四、对纪录片画面进行故事化剪辑

纪录片讲故事的方法体现在后期编辑上,就是对素材进行选择和组合,选择和组合得当,原本好的内容可以变得更精彩,某些一般的内容也能发挥得较出色。有矛盾才会有戏剧化冲突;有了戏剧化冲突就会有兴奋点。兴奋点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看点”,一部纪录片里必须具备许多“兴奋点”,这些兴奋点要像过山车一样起伏错落,富有刺激性,调动观众的收看情绪和兴趣。让故事的开始充满力量夺人眼球,当然对于整个故事还要求开头直接明快。它可以是情感的、悬念的、幽默的,也可以是深思的、富有启发性的;它可以是画面的,也可以是言语的;它可以是娱乐的,也可以是悲情的……通过搜寻和安排兴奋点,可以把纪录片编得丝丝相扣,合情合理,更有戏剧冲突,像故事片那么好看。(作者系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县广播电视台记者)

猜你喜欢
兴奋点故事性纪录片
Rough Cut
等待
小说叙事如何充满故事性
超级蚁穴
散文的“故事性”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化学课堂上增强学生兴奋点的几种途径
多元价值评判中的教学新格局论
初中科学教学“兴奋点”创设的探索
精准选点,破译古诗词教学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