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典园林的“生态”分析

2015-07-12 02:35薛竣桓周军黄顺
园林 2015年7期
关键词:拙政园假山古典

文·图 ◎ 薛竣桓 周军 黄顺

苏州古典园林的“生态”分析

文·图 ◎ 薛竣桓 周军 黄顺

图片说明

1. 苏州拙政园远香堂

背景

园林的建设强调在遵循生态学原理基础上,继承并发扬传统的精华。苏州古典园林是人类文化的瑰宝,自古以来,就有对其系统论述的研究著作,也有对其造园艺术、空间、旅游、植物配置等方面的专项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苏州古典园林中的“生态”进行探讨。本文中所阐述的“生态”,是指在园林建设过程及成果中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一种设计形式。

2. 苏州五峰园五峰山房和厅前假山

苏州古典园林中的“生态”

建筑

1.在建筑色彩上,苏州古典园林的粉墙黛瓦栗柱,形成一幅幅“粉墙为纸,树为绘”的淡逸清新的水墨画,使人产生一种阴凉感,有利于创造恬静幽雅、平静安详的生活环境,符合苏州温和、湿润的气候特点。比如拙政园中的远香堂(图1),在淡雅的框架中,让赏园者冲出了平素的藩篱,春夏秋冬,远香益清。

2.在建筑布局上,苏州古典园林多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布局上依形就势,尊重原有场地的形式。如在视野开阔和风景富于变化的地方,布置可观赏景物的四面厅,如五峰园五峰山房(图2),四面漏窗,既可观厅前的峻拔假山,亦也可赏厅南的清莹小池。

3.建筑的漏窗、虚亭、曲廊、庭院沟通着室内与室外,沟通着建筑与自然,将自然无限的美丽与生机引入室内,同时也将建筑空间无限拓展到大自然当中,达到将建筑融入自然的效果。如留园中的古木交珂处(图3),建筑内外空间穿插,景深不尽。

3. 苏州留园的古木交珂

理水

苏州古典园林多以水为中心布局,如拙政园以大水池为中心,水面有聚有散(图4)。这种布局增加了水生动植物的多样性,利于雨季排水、旱季贮水和长期补充地下水的作用,同时有利于调节小范围气候,减缓夏季酷热。对于挖池所得的“死水”,苏州古典园林中采用池内挖井的方法,保持水体、水质的清澄。

4. 苏州拙政园的平面图

水池周边的驳岸使用干垒干砌的方法,依靠石块本身的重量,以及相互自然嵌合来稳定,这有利于各种水生小动物和草本植物、低等植物在驳岸上附生,保护它们的栖息地,也有利于水质的净化。

另外,苏州古典园林中还注意利用透水性铺地增加地下水渗透,例如拙政园中采用花街铺地、卵石铺地等透水性铺装(图5),细小的铺装材料中夹杂着土壤,既起到了渗透雨水的作用,同时也为动植物生存生长提供了空间。

5. 拙政园中三色鹅卵石镶嵌的海棠花纹铺地

筑山

苏州古典园林在假山的布局上讲究山水相称,形成山环水抱的自然山水意境,这样的假山布局,可阻挡噪声、吸收灰尘、调节小气候,形成一个宁静舒适的绿色空间,如沧浪亭(图6),园中山上石径盘旋,古树葱茏,箬竹被覆,藤萝蔓挂,野卉丛生,朴素自然,景色苍润如真山野林。园外一泓清水贯穿,波光倒影,景象万千。园内假山与园外水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山水相宜,宛如自然风景。此景正如山顶沧浪亭石柱上所书石刻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6. 沧浪亭园外水与园中假山古树葱茏

此外,假山的堆叠会根据山石自身特征和周边环境,选择不同的植物种类搭配,如山顶常配银杏、松类、腊梅等;山下石隙中,多植蔓性植物,如紫藤、迎春、木香、沿阶草等,这些配置在苏州古典园林中很常见(图7)。植物的根系深入土中,盘根错节与石土混成一体,形成人工构筑物与自然的完美融合,成为一个稳定的,有生命体的整体,同时也为动植物提供更多样化的生活环境,在假山的缝隙以及与地面、水面接触的边缘为昆虫、鱼类等小动物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空间,动物得以生存和繁衍。

7. 苏州网师园的假山

植物

在苏州8个具有代表性的古典园林中大约有植物118种,其中乡土植物76种,约占总种数的64.4%。乡土树种适应性强,后期维护和管理费用低,并且能体现地域的文化特色。

植物群落景观主要是乔-灌-草的配置模式,这种模式可最大程度地提高叶面积指数、生物物种多样性以及环境的空间绿量,这种配置模式在苏州古典园林中有很多,如留园闻木樨香轩前的植物配置(图8),乔木有银杏、香樟、榔榆、圆柏、黑松、桂花、鸡爪槭、石榴;灌木有紫荆、腊梅、麻叶绣线菊、棣棠、山茶、南天竹、迎春;草本有沿阶草等。

8. 苏州留园闻木樨香轩前的植物配置

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配置中,在生态学中成正联结关系的种对较多,如木瓜一石榴、云南黄馨一梅花、紫叶李一腊梅、云南黄馨一贴梗海棠、石榴一紫薇、腊梅一石榴、木瓜一柳树、贴梗海棠一柳树等。

此外,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上,造园者在造园时总是尽力保存和利用园址中原有的古老树木。多年生存的大树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小型生态系统,保留大树实际上也就是保存了一个运转良好的小生态环境,如网师园中的古柏(图9),姿态古雅,虬根入画。

9. 苏州网师园的古柏

后续研究

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人们发现环境危机的根源来自西方文化的根基,资源枯竭来源于人类的本性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地球资源的极限也被计算出来,这些发现把设计师们引向了对自然的关注。在此背景下,产生了定义为“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的生态设计。

本文描述的“生态”符合生态设计的概念,对于苏州古典园林中“生态”的进一步认识,尚有必要结合生态设计的基本原理对其进行定质定量的研究。

薛竣桓硕士研究生毕业,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园林。

猜你喜欢
拙政园假山古典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苏州拙政园历史沿革与分期考据
苏州—拙政园
怎样读古典诗词?
简述假山在园林中的功能及应用
书 画
荷花节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调皮的小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