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会明 李国斌[晋城市第二中学校, 山西 晋城 048000]
作 者:刘会明,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山西省学科带头人;李国斌,晋城市教学能手。
谈及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有两点令人记忆犹新:一是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欧·亨利式结尾;二是外表平凡甚至有点令人讨厌的贝尔曼崇高、感人的品质。近日,重读此文,我们发现《最后的常春藤叶》也是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即三个小人物,一个艺术梦。如果以琼珊这个人物为主线来解读整篇小说,我们就会看到《最后的常春藤叶》是一个小人物寻梦、梦碎、圆梦的过程。
寻梦 琼珊从加利福尼亚州而来,从美国的最西部来到最东部,千里迢迢,跋山涉水,所为何事?是为了心中的梦想。在她看来首都华盛顿是艺术之都,是艺术家的天堂。在梦想的驱动下,她住进了“古色古香的艺术区”,在一座矮墩墩的三层砖砌房屋的顶楼设立了自己的画室,开始了在华盛顿的追梦之旅。追梦的路途是艰辛的,杂乱的街区、简陋的画室、粗糙的杯子,但这些冰冷的现实与自己美好的梦想相比又是微不足道的,她在美国的贫民区快乐地追逐着自己的梦想。
琼珊病倒了,医生对此一筹莫展。她的严重的病情除了来势汹汹的肺炎外,更主要的是异常的精神状况。医生寻求病根,以便能对症下药,于是问苏艾:“她有什么心事吗?”“她——她希望有一天能够去画那不勒斯海湾。”苏艾说。由此可见,琼珊念念不忘的是自己的艺术追求,除了画画,她别无所求。这样的答案,对医生来说有点不可思议,于是他不屑地答道:“绘画?——别扯淡了!她心里有没有值得想两次的事情。比如说,男人?”医生的话意味深长,显然在他看来,爱情应该是妙龄少女的全部,既使她没有陷于爱河,也应该在憧憬着自己的爱情,而不是什么理想。“男人?”苏艾像吹口琴似的扯着嗓子说,“男人难道值得……不,医生,没有这样的事。”苏艾的话彻底让医生哑口无言了,他发现他遇到了一个“异类”,一个怀揣着梦想的可爱、可敬的小人物。
贝尔曼倒下了,他用自己的生命唤醒了病床上的琼珊。一小时后,琼珊说:“苏艾,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去那不勒斯海湾写生。”读到此,我们泪眼婆娑,为她对梦想的执着而感动!梦想真的能使人脱胎换骨、死里求生。
苏艾也是背井离乡从缅因州来到首都华盛顿,显然她也是一个寻梦者。她们是在第八街的“德尔蒙戈饭馆”吃客饭时碰到的,彼此一谈,发现彼此对艺术、饮食、衣着的口味十分相投,结果便联合租下了那间画室。可见,两个年轻人走在一起的首要条件是彼此对艺术的口味十分相投。是梦想使她们相遇、相知、相守,不离不弃。
贝尔曼从何而来?我们不得而知;贝尔曼何时来到华盛顿?作者也没有明言。但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他也是一个追梦的小人物。
三个人物彼此照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三人合一,才是一个完整的小人物形象。小说中的小人物除了琼珊、苏艾、贝尔曼之外,还有艺术区其他同伴,甚至还有其他艺术区的其他青年。正如文中所说,青年画家不得不以杂志小说的插图来铺平通向艺术的道路,而这些小说则是青年作家为了铺平文学道路而创作的,这其中也有作者欧·亨利的影子,因此这些小人物因梦想而显得可爱、可敬、伟大!
梦碎 琼珊,一个弱小的女人,经不起那个有着红拳头、气吁吁的“肺炎”老家伙的“赏识”,倒在了一张油漆过的旧铁床上。我们虽然不知道这是她在追梦途中遇到的第几次打击,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她遭遇到的最沉重的打击。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面对来势汹汹的肺炎而病倒,这本不足为怪。再者,病情再严重也有治愈希望。但是令医生不解的是琼珊“异常”的精神状态。按常理说,求生恶死是人之本性,琼珊却一反常理,一心求死。这到底是何缘故?究其原因,琼珊在被“肺炎”击倒的同时,同她一起倒下还有她的梦想。
到底是什么击碎了她梦想?是残酷的现实,是渺茫的未来。
华盛顿广场西面的“艺术区”实则是艺术家的贫民窟,住在格林威治村的大都是贫困交加的追梦人。琼珊具体什么时间来到这里,我们不知道;琼珊在在这里呆了多久,我们也不得而知。但在来到华盛顿的这段时间,她一定经历了许多磨难。举步维艰的日子常常令琼珊心生恐惧,望而生畏。她突然明白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讽刺意味,她看清了现实与理想的距离。于是,她绝望了!这不仅是她一个人的遭遇,也是所有追梦人的真实写照,同时更是整个现实社会的缩影。
19世纪的美国正处在工业文明急剧发展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社会财富也在快速地积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贫者越贫、富者更富的现象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社会上到处弥漫着金钱的味道。有钱人在挥霍着金币,没钱人在渴望着金子。艺术家无用武之地,甚至没有立足之地。拜金主义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流思潮。与此相较,琼珊这群小人物的艺术理想就显得不合时宜,甚至在有钱人看来很可笑。正是在赤裸裸的现实面前,琼珊的理想败下阵来;在沉甸甸的金子面前,琼珊突然觉得梦想遥不可及。
如果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的话,那未来又是怎样?琼珊是不是可以借助对未来的希冀从而渡过现实的困境?于是,琼珊举目远眺,她看到了自己的未来——贝尔曼,贝尔曼的现在或许就是她的未来。一个孜孜以求却又一事无成的暮年画家。
在现实和未来都看不到希望之后,琼珊倒下了,活像一尊倒下了的塑像。最后她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窗外的一片叶子,一片注定会凋零的叶子,悲凉地自言道:“我等得不耐烦了,也想得不耐烦了。我想摆脱一切,像一片可怜的、厌烦的藤叶,悠悠地往下飘,往下飘。”她的梦想随之碎了一地。
圆梦 贝尔曼永远地倒下了,琼珊从床上坐了起来。一小时后,她说:“苏艾,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去那不勒斯海湾写生。”由此可见,与她身体一起起来还有她的梦想。是谁重新点燃了琼珊的梦想?答案是清楚的,是贝尔曼,是苏艾,是她身边的那群小人物。
琼珊病倒了。这下可愁坏了苏艾,她忙去求医问药。医生来了,琼珊这种精神状态使医药一筹莫展。因为经过诊断,琼珊的病不在身上,而在心里,在医生那里没有“梦想成真”的良药。医生走后,苏艾到工作室里哭了一场,把一张日本餐巾擦得一团糟。但她知道,哭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她需要想办法唤起琼珊求生的欲望,也许相濡以沫的友情会让琼珊回心转意。于是,她拿起画板,吹着拉格泰姆曲调,昂首阔步走进琼珊的房间……苏艾把脸凑到枕边说:“即使你不为自己着想,也得替我想想呀。我可怎么办呢?”这番话饱含深情,患难真情已经使得她们情同姐妹,善良的琼珊不会不珍惜她们的友情。但是令我们诧异的是:琼山没有回答,一个准备走上神秘遥远的死亡道路的心灵,是全世界最寂寞、最悲凉的了。她与苏艾的友情也随着藤叶一片片凋零而渐渐脱离。现在唯一能拯救琼珊的就是梦想,除此别无他物。于是苏艾走下楼,走进了贝尔曼的房间。
贝尔曼舍身救琼珊是什么缘故?除了他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之外,我想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梦想的驱使。初见贝尔曼,垂垂老矣,模样丑陋,脾气暴躁,言语粗俗,唠唠叨叨,是一个令人生厌的家伙。细细品读,就会发现他身上有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坚守梦想,他是一个梦想坚守者的形象。
四十年来他手中从未放弃过画笔,对梦想不离不弃地追求。现实的困境未能使他退缩,金钱的诱惑也没能促使他另寻出路。他在不停地追求着自己的“杰作”。文中四处提及“杰作”,其中前三处“杰作”带有极强的讽刺意味,只有最后一次是颂扬的,但当这些嘲讽的杰作遇上贝尔曼墙上的杰作时,这些讽刺竟然成了贝尔曼伟岸人格的背景,更加凸显了他的伟大!
我们想贝尔曼是窥探到琼珊一心求死的真正原因——梦想的失落。多年的相处,贝尔曼在琼珊身上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一个怀揣着梦想的追梦少年。他知道梦想对一个青年的重要性,他不愿意看到琼珊梦想的陨落,他要将绘画艺术薪火相传,于是在那个凄风苦雨的晚上,老贝尔曼走进了风雨,艰难却又坚定地爬上了楼梯……
贝尔曼死了,但他的艺术梦想却没有熄灭。琼珊未来怎样,作者虽没有明言,但贝尔曼那种对梦想的坚守、那种用生命去点燃别人梦想的精神,一定会传承下去。只要小人物具备了这种精神,任何梦想都不再遥远,也必将能在不久的未来实现。
优秀小说常读常新,经典小说更是如此。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选编在高中课本苏教版必修二第一专题“珍爱生命”的第二板块“陨落与升华”之下。因而,引导学生学会自爱,懂得博爱,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陨落与升华”的辩证含义进而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自然是教材编者的意图所在。除此之外,如果我们从琼姗这一人物形象挖掘下去,就会发现《最后的常春藤叶》蕴含的深意: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是梦想。生命因梦想而陨落,人因梦想而重获新生。一个人的梦想熄灭了,同时却点燃了另一个人的梦想。生命陨落了,梦想却得到了升华。因此,借助《最后的常春藤叶》的文本载体,结合当下“中国梦”的主题,进而引导学生理解梦想的意义也不失为一种新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