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尽离愁别恨
——读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2015-07-12 12:13龙凤四川师范大学成都637002
名作欣赏 2015年30期
关键词:李贺仙人长安

⊙龙凤[四川师范大学,成都637002]

道不尽离愁别恨
——读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龙凤[四川师范大学,成都637002]

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在诗歌主旨的讨论上长期争论不休,本文通过对金铜仙人形象的分析解读,得出作者塑造的金铜仙人形象即是作者自身的观点,进而解决为何作者要改历史真实中铜人被迁离的时间和结局问题,从整体把握分析上探索出作者的作诗初衷以及诗中寄托在铜人身上的三种感情。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铜人形象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致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李贺这首《金铜仙人辞汉歌》,因为其中“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千古绝句广为流传,前人对此已有些研究。一是分析作者的创作动机①,作者写这首诗是为了讽刺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对王朝衰落的感慨,以及金铜仙人被迫离京的沉痛心情;二是详细分析诗中环镜渲染的手法②;三是对诗中“刘郎”称呼到底是不敬还是摆脱传统观念的论证③;四是对“夜闻马嘶晓无迹”一句中主语的考证④;五是对诗句“画栏桂树悬秋香”应为“悬枯香”,“携盘独出月荒凉”应为“独去”的勘误论证。⑤

之前的研究文章可谓是从各个方面解读诗的精妙之处,但在作者是以何种方式来表达自己情感的这个问题上却没有展开讨论,而作者所选择的表达方式正是诗人艺术创作的独特魅力所在。我认为这首诗是通过塑造铜人的形象来表达作者情感的。我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在于铜人的形象是如何塑造的,有何价值?怎么就体现出作者的感情了?前人的研究虽各有自己的高见,但是对整首诗的研究上却缺少了对艺术整体性和完整性的把握,下面我们将逐句分析这首足以让“无情的”上天苍老的有情之文。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这句中,茂陵是刘彻的墓陵,此处代指汉武帝,刘郎也是对汉武帝的称呼,秋风客意在表明汉武帝在世时虽享年久远拥有天下霸业,却依然如秋风中的过客,成为广袤的宇宙苍生中终将远去的客人,不会成为永恒的主宰者。这三个意义重复的词语看似重复,实则自有深意。茂陵点明了故事发生时刘郎已是死去的鬼魂,李贺诗中多次出现鬼的意象,这些鬼魂往往具有在世时的情感,并且往往是因为生前有所遗憾才迟迟游荡于人间。秋风客更点明了他的身份,已为逝去之人。接下来这一句长久以来在主语是谁这个问题上都存在着争论。到底是谁在夜间听到马嘶,谁又在破晓之际消失呢?清代王琦等注的《李贺诗歌集注》中认为“谓其魂魄之灵,或于晦夜巡游,仗马嘶呜,宛然如在,至晓则隐匿不见矣,何能令人畏服如生时耶?”⑥言下之意即是附近的人在夜间听到刘彻夜游战马嘶鸣的声音,天亮时刘彻便消失不见。翻阅现在常见的几种选本,都是把人们当作主语。还有上文提到的张学成《“刘郎”魂魄和金铜仙人的夜晚迁移》一文中认为“此句主语应为刘彻,‘闻’是刘彻之‘闻’,‘马嘶’是连夜迁移‘捧露盘’仙人的魏人拉车的马的嘶鸣,‘晓无迹’不是刘彻消失的无影无踪,而是指金铜仙人消失,被拆离迁移走而无有踪迹”。笔者认为此句主语应为铜人,“闻”是铜人听到汉武帝鬼魂回到旧时宫殿骑马嘶鸣的声音,这首诗整篇都在写金铜仙人被迫迁往洛阳的故事,又怎会无缘无故直至第五句才提到铜人。因为在首篇诗句中铜人便已经出现,他一直在作者营造的这幅清冷的画面中,是他的目光追随着武帝的鬼魂,看到曾经的一代帝王只能在夜间回到曾经的宫殿。那为何这里作者没有写武帝驾车回到宫殿而是骑马呢?汉武帝痴爱宝马、天下闻名,死之后依然骑着宝马回到曾经的宫殿。铜人的形象便出现了,一个怀着大爱注视着曾经主人重回宫殿的有情之人,这是形象塑造的第一层。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这句也是铜人眼中所看之景。前四句虽未提铜人二字,但其幽怨的灼灼的目光正注视着这一切,汉王朝覆灭后,铜人和曾经雕栏画柱的三十六座富丽堂皇的宫殿都成了无主之物,有说不尽的凄凉。桂花浓郁的香气正符合序中提到的八月,与上句“秋风客”也遥相呼应,在深秋这个寒冷清寂的夜里,一个“悬”字既反映出夜晚温度低空气凝滞的客观现实,也非常传神地描摹出宫苑周围空气的死寂,连香气都只能悬着,仿佛不能流动了。下面接着又用一个“碧”字表明这里由于无人问津,四处都长满了青苔,一眼望去一片碧色,碧色偏绿,本就是冷色调,与这深秋寒冷的空气融为一体,甚是凄清。曾经雄伟的壮丽的富有生机之处变得凋零不堪,怎不让人感叹。第二句对铜人所见之景的描绘,更像是铜人在做最后的告别,将故地之景一一留在脑海,这些一直以来陪伴自己的一天天破败的景以后再也见不到了。铜人的多情和不舍形象又加深了一层。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为何这句不换成“东关冷风射酸眸”?风用冷来形容,眸子因冷风的吹刮而酸涩不是更符合常理吗?此处作者独具匠心所用的“酸风”历来为人称道。一般形容风都是从烈与柔的角度,吹在人身上的感受是冷或暖,如曹丕的“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而这里用的“酸”字更常用于心理感受。因为这里的风已经不是客观的自然现象了,而是铜人在多重忧虑哀愁下感受到的风,它是酸涩的,更加强调了铜人的主观感受。如果不是把铜人当作人来写,又怎会将人的情感和主观感受赋予铜人呢?下文提到的“清泪如铅水”便和此遥相呼应,如果把铜人当作物品来写,那么它留下的泪水便是“成铅水”而不是下句所说的“如铅水”,这个“如”字,值得细细揣摩。尽管不愿意离开一直以来的生存之地,但还是被迫被魏官迁往洛阳。作为一个物体,它不能为自己的命运做主,但它在作者的笔下却不仅仅是一个无情之物,而是一个拥有人的眷恋之情,人的兴亡之感区别于物的“有情之人”,因此这个过程变得尤为感人。“千里”指路程之远,路程之难。其实,西安到洛阳的距离在这里用千里来形容过于夸大,不过从铜人的角度来看,只要离开了自己心目中的故地,就永无回来之日,真是千里之隔也不为过。这句诗直接描绘的是铜人被魏官迁离长安时的场景和离开时的感受,点出了作者对铜人的真实看法,它不是一个物体,而是一个具有七情六欲的活生生的人。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为什么在如此多的魏官和马车牵引护送铜人的情况下,铜人却说自己“空”和汉月一起出宫门呢?这一个“空”字,视所有随行魏官为无物,只说和“汉月”一起出宫门,“汉月”在这里点明铜人的感情,此时已是魏的统治时期,却仍将月亮称呼为汉代之月,自己也为汉代之铜人,那些魏国的官员士兵在铜人看来根本和自己没有感情,不存在告别,也就视若无睹。“忆君”忆的就是汉武帝。正如上段所提到的,这里的“如”字很值得思考,铜人的物质属性决定了它留的眼泪就是铅水,为何不直接用“为铅水”“成铅水”替换“如铅水”,因为整篇文章,作者都是把铜人的属性定为人,一个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这里作者用的是“拟物”的手法,将铜人这个“人”比作“物体”,所以才用“如铅水”,像铅水,而不是成为铅水。通过这一句我们便看出了作者的真正用意,花这么多功夫塑造的铜人形象不就是自己的缩影吗?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和上一句相同的问题出现了,为何在魏官如此多的情况下却只有衰兰相送?这也是因为在铜人眼中,只有这些眼边所及之景物才是自己真正的感情所在,那些魏官只是把自己的命运改变,让自己离开心爱之地成为“从犯”,而真正改变自己命运的就是那一国之君。这何尝不是与作者境遇相似呢,让自己失意离开的是昏庸无能的国君,那些背后中伤他,使他不能参加进士考试的举报者岂不是“驱赶”自己的“魏官”呢?“衰兰”再一次呼应序中提到的时间八月,以及整个故事发生的季节深秋,“衰”字更直观地表现了秋季肃杀的外部环境,这种清冷的天气下为离别更添愁绪。王琦等注的《李贺诗歌集注》:“本是铜人离却汉宫花木而去,却以衰兰送客为词,盖反言之。”⑦“送客”一词显示了铜人的身份,随着朝代主人的更换,它这个客人也就被迫迁往魏国的都城洛阳,它是多么的不甘心却又无可奈何啊!天是亘古不变的,不会衰老的、朝夕更替的,它不带感情地注视着苍生大地,但如果上天有感情的话也会因为看到这一幕而瞬间苍老!由此更加衬托出铜人感情的浓烈,足以感天动地,铜人的形象在此得以完全塑造,是一个不能左右自己命运,却又万分不舍故地的具有深厚感情的人。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一句的“独”字可以和上两句“空将汉月出宫门”和“衰兰送客咸阳道”联系起来理解,明明铜人是被上文提到的魏官牵引出宫门,此处为何一个“独”字,因为在铜人的眼里,作为一个“前代之人”,现在这个世界里的一切都不属于自己,自己是孤身一人,带不走任何东西地被迫离去。而月亮的随行,像是一直在相送。“人行不分远近,举头辄见明月,若与人相随者”⑧,铜人能带走的,就只有这一片深秋中凄清的汉月了吧。随着时间的推移,铜人已经离长安城越来越远了,这里的渭城即是指代长安城,和上句的咸阳道指代长安道是一个道理。至此,作者完成了铜人形象的塑造,他塑造了一个有情有义、感情深沉的铜人形象,也将铜人被迁离长安的整个过程描述完毕,他给铜人的结局是被迁离了长安,可如果作者是借史言事,为何要改掉历史中的铜人被迫留在灞城的结局而写铜人被迁离了呢?

有学者注意到了序中的时间问题,却没有做专门的讨论。作者为什么要改历史记载中的景初元年为序中的青龙元年⑨,还有结尾的铜人被迁离长安的结局,是作者自己的记忆错误了还是另有匠心?作者又为何将历史记载中铜人因重不可迁留于灞城的结局改为铜人最终被迁离长安了呢?下面我们将解决作者为何要改序中时间和铜人结局这个问题。结合诗人作诗的背景,元和八年(公元813年),李贺因不满于奉礼郎一职,以病辞官,经洛阳东归故里。朱自清说:“《金铜仙人辞汉歌》疑亦此时作;盖辞京赴洛,百感交并,故作非非想,寄其悲于金铜仙人耳。”⑩朱自清这个说法是正确的,李贺不仅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铜人身上,借古喻今,并且笔者认为此诗中的铜人就是李贺,二者已经血肉相融。因为作者自己被迫离开了长安,东归故里,那么铜人也就必须被改掉结局被迫离开长安了。上文中的“拟物”手法的论述以及对铜人形象的整个塑造分析,都能得出作者是把铜人当作一个真正的人来写的,它已经不是一个物体了,它就是作者。那么李贺在铜人身上寄托了自己的哪些感情呢?我认为这里的“情”有三层含义:第一,通过铜人不愿意离开长安之情表达自己不愿意离开想在此大展宏图,成就一番作为的国都长安。这一年,李贺二十三岁,这个发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有志青年,在经历了因为父亲姓名之讳无法参加进士考试取得功名的打击后,再一次在事业上遭受重创,长期身体被疾病缠绕的他更想尽快取得事业上的成就,可现实却是那么残酷,他内心该是如何的苦闷难申。对自身未能展现才华却又被迫离开的感慨应该是这首诗主要想要表达的感情,其次才是接下来所说的对国家的担忧和对当朝皇帝的不满。第二,是对当时时事的担忧。铜人的被迫离开就是因为改朝换代,那么此时的唐朝处于什么样的时期呢?那时的唐朝统治者昏庸奢靡、宦官专权,小人受重用,藩镇割据、民不聊生。“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的三年间,创作了百余首诗歌,占现存诗歌的五分之二还多。一些反映帝王昏庸、藩镇跋扈、宦官专权、贵族骄奢、人民痛苦和才士怀才不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较高的优秀诗篇,大都产生于这个时期。”⑪李贺任奉礼郎,长期得不到重视,展现不了才华,被迫离开长安,拯救不了这个摇摇欲坠的国家,他怀抱着对国家的深切担忧离开了。第三,表达了作者对当朝皇帝的不满。李贺因为小人的谗言且避父讳无法参加进士考试,虽然得到韩愈写《讳辨》的支持,仍然寡不敌众愤然离京不能参加考试,在这里,他对君王的迂腐不爱才表达了不满。李贺写过很多讽刺汉武帝求仙的诗,也是对当朝皇帝沉迷求仙之道的讽刺。唐宪宗李纯晚年,追求长生不老,引起宦官的极度不满,最终被宦官王守澄、陈宏志等人造反,唐宪宗李纯被杀。李贺的《苦昼短》一诗就是对求仙求长生的君王的有力嘲讽:“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何为服黄金,吞白玉?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⑫这首诗从征服时间、征服自然这个积极角度来讽刺服药求仙的消极无用方式,结尾更直接用刘彻和秦始皇这两个历史上著名的迷信方术的君王最终身死尸毁的结局来说明求仙之道的荒谬。这何尝不是对当朝皇帝所说的呢?

由此,我们由作者李贺塑造的金铜仙人这个形象,感同身受地体会到李贺身处一个腐朽没落的帝国下难以实现自身抱负的绝望心情,我们比那个永不会苍老的上天更容易感动,更容易体会那种壮志难酬、君主昏庸国家永难昌盛的无尽愁绪。从作者离开长安的那一刻,他的希望完全破灭,他建立功绩的战场轰然垮塌,就像金铜仙人一样,没有回头路可以走了。这道不尽的离愁别恨,奋力呼号都是雄心壮志被碾碎的无力挣扎。

①分析作者创作动机的论文主要有:谢志礼、张玉凤:《如何理解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山西师院学报》1982年第1期;王莹瑶:《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简析》,《语文学刊》2005年第16期。

②夏雪辉:《〈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环境渲染》,《语文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10期。

③李年华:《“茂陵刘郎秋风客”漫义》,《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第3期。

④张学成:《“刘郎”魂魄和金铜仙人的夜晚迁移》,《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7年第4期。

⑤林同济:《两字之差——再论李贺诗歌需要校勘》,《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4期。

⑥⑦⑧(唐)李贺著,(清)王琦等注:《李贺诗歌集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10月第1版,第96页,第96页,第96页。

⑨⑪⑫徐传武:《李贺诗歌集译注》,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7月版,第106页,第5页,第5页。

⑩朱自清:《李贺年谱》,《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35年第4期。

作者:龙凤,四川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小说。

编辑:郭子君 E-mail:guozijun0823@163.com

猜你喜欢
李贺仙人长安
我们长安
水VS火
李贺呕心沥血谱华章
鬼才李贺
李贺 “宅”出千古绝句
开卷有益
唐诗赏读——仙人
西游新记 2
给仙人的信
给仙人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