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对应针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观察*

2015-07-11 02:58辉,李
针灸临床杂志 2015年11期
关键词:全息针法肩部

陈 辉,李 艳

(1.浙江省奉化市中医医院,浙江 奉化315500;2.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200231)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多由外伤、慢性劳损或肩关节退行性改变等因素,导致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包括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的无菌性炎症而致。本病日久可见肩部肌肉萎缩、粘连,所以又称“肩凝症”、“冻结肩”及“五十肩”,属于中医学“痹证”范围。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工作性质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明显改变,本病的发病率也随之逐年上升,国外大量临床资料表明[1-5],全球每年的肩周炎患者约占总人口的2% ~5%,且女性多于男性,左侧多于右侧。该病缠绵难愈,病程较长,给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造成不便。针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方法众多,有单纯使用针刺疗法或灸法,也有针灸并用或与其他疗法相结合的综合疗方,临床上都有肯定的疗效[6-8]。针灸疗法因具有安全、无毒副作用、费用低廉等优点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而针刺治疗过程中取穴的原则和方法是针灸医生临证水平的重要反映,对针刺疗效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手足对应针法与普通针刺组作比较,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3 年7 月至2014 年6 月,从浙江省奉化市中医医院针推科门诊共纳入100 例患者。所有病例均排除器质性病变,治疗前1 个月内未接受其他治疗。按患者首次就诊次序编号,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 例患者随机分为手足对应针法组、普通针刺组。手足对应针法组50 例,男23 例,女27 例;年龄30 ~66 岁,平均(53.23 ±3.65)岁;病程2 个月~1 年,平均(6.24 ±2.2)个月;中医症候分型,风寒湿型15 例,瘀滞型18例,气血亏虚型17 例。普通针刺组50 例,男24 例,女26 例;年龄30 ~66 岁,平均(52.24 ±4.25)岁;病程2个月~1 年,平均(7.50 ±2.4)个月;中医症候分型,风寒湿型16 例,瘀滞型19 例,气血亏虚型15 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中医症候分型、疼痛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 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9]中有关肩周炎的诊断标准。①慢性劳损,外伤筋骨,气血不足,复感风寒湿邪所致;②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高于男性,右肩多于左肩,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多为慢性发病;③肩周疼痛,以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④肩部肌肉萎缩,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外展功能受限明显,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⑤X 线摄片检查多为阴性,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

1.2.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 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肩周炎的证候分类标准。①风寒湿型:肩部窜痛,遇风寒痛增,得温痛减,畏风恶寒,或肩部有沉重感,舌淡,苔白或腻,脉弦滑或弦紧;②瘀滞型:肩部肿胀,疼痛拒按,以夜间为甚,舌暗或有瘀斑,舌苔白或薄黄,脉弦或细涩;③气血亏虚型:肩部酸痛,劳累后疼痛加重,伴头晕目眩,气短懒言,心悸失眠,四肢乏力,舌淡,少苔或苔白,脉细弱或沉。

1.2.3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骨科疾病诊断标准》制定[10]。①40 ~50 岁以上,没有明确的创伤史或手术治疗史;②肩部疼痛及活动痛,夜间加重,可放射到手,但无感觉异常;③肩关节活动尤以上举、外展及内、外旋受限;④肩周压痛,特别是肱二头肌长头腱沟;⑤肩周肌肉痉挛或肌萎缩;⑥X 线检查:初期一般无异常发现,后期有软组织钙化斑或骨质疏松。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年龄在30 ~60 岁之间;②病程为1 年以内;③无排除标准之任意一项者;④愿意接受针灸治疗者。

1.4 排除标准

①有明显颈椎病、骨折及韧带断裂者;②有肩关节结核、肿瘤者;③由胆囊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内科疾病引起的肩部疼痛患者;④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⑤久病体弱、严重神经官能症、精神病、痴呆者。

2 治疗方法

2.1 手足对应针法组

根据手足逆对全息,以健侧踝关节对应患侧肩关节,对应的方法为肩内对应对侧昆仑,肩前对应对侧申脉,肩外侧肩髃穴对应对侧解溪及丘墟,肩后外侧肩髎及臑俞处对应对侧照海,肩后肩贞处对应太溪。

取穴:肩内疼痛取对侧昆仑,肩前疼痛取对侧申脉,肩外侧肩髃穴处疼痛取对侧解溪及丘墟,肩后外侧肩髎及臑俞处疼痛取照海,肩后肩贞处疼痛取太溪。如果疼痛为好几处即数穴同取。经穴定位参照针灸腧穴定位之国家标准。

操作规范:①用75%酒精棉球常规消毒穴位处皮肤。②针刺操作:取30#1 寸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华佗牌、苏州医疗用品厂生产,苏医械登字(91)第2150012号,生产许可证号XK24-005-0030],采用单手进针法,得气先行平补平泻提插手法5 次,后行平补平泻法捻转手法0.5 min。配合董氏动气针法,即留针期间嘱患者每10 min 活动肩关节1 ~2 min。③治疗时间及周期:针刺留针30 min。每日1 次,10 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5 天,连续2 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2.2 普通针刺组

取穴:取肩髃、肩髎、肩贞、肩内廉、外关、曲池及合谷。穴位定位参照针灸腧穴定位之国家标准。

操作规范:①用75%酒精棉球常规消毒穴位处皮肤。②针刺操作:取30#1 寸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华佗牌、苏州医疗用品厂生产,苏医械登字(91)第2150012号,生产许可证号XK24-005-0030],采用单手进针法,得气先行平补平泻提插手法5 次,后行平补平泻法捻转手法0. 5 min。③治疗时间及周期:针刺留针30 min。每日1 次,10 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5 天,连续2 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疗效评定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 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肩周炎的疗效评定标准。痊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正常,前屈>160°,外展>110°,后伸>50°,旋后>80°;显效:肩部疼痛明显减轻,肩关节活动范围接近正常;好转:肩部疼痛减轻,肩关节活动范围较治疗前增大;无效:肩部疼痛未减轻,关节活动无改善。

肩关节疼痛及功能活动度评定指标参照美国Michael Reese 医疗中心的评分标准。肩部疼痛总分75分,肩关节功能及活动度总分各25 分(将功能及活动度均按50%记入)。

3.2 随访

所有研究对象完成治疗后均行治疗后随访,每月1 次,连续3 个月记录或观察指标。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进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组内采用t 检验,组间采用方差分析比较,非正态分布者采用wilcoxon 秩和检验。将P <0.05 作为判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3.4 结果

3.4.1 两组临床疗效评定 治疗2 个疗程后,手足对应针法组总有效率为92%,普通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4.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时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在疼痛、肩关节功能及活动范围方面均有明显改善,P <0.05。和普通针刺组比较,手足对应针法组在治疗后及随访时在疼痛、肩关节功能及活动范围改善方面优于普通针刺组,P <0.05。但随访时与治疗后两组在肩关节疼痛及肩关节功能评定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及随访时肩关节改善情况积分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及随访时肩关节改善情况积分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普通针刺组比较,#P <0.05;与治疗后比较,△P >0.05;与随访时手足对应针法组比较,■P <0.05。

项目治疗前 治疗后 随访时手足对应针法组 普通针刺组 手足对应针法组 普通针刺组 手足对应针法组 普通针刺组疼痛评分 35.45 ±2.84 36.57 ±3.59 51.24 ±3.12﹡# 44.59 ±2.23﹡ 52.33 ±2.45△ 43.67 ±2.78△■功能评分 12.18 ±2.14 12.65 ±2.45 21.35 ±4.28﹡# 16.56 ±3.88﹡ 20.65 ±3.88△ 16.78 ±3.45△■活动范围评分 13.57 ±3.16 12.89 ±2.74 20.77 ±5.26﹡# 17.58 ±6.68﹡ 20.45 ±4.87△ 18.22 ±6.54△■总分 61.2 ±6.64 62.11 ±7.38 93.36 ±10.66﹡# 78.73 ±10.79﹡ 93.43 ±9.77△ 78.67 ±10.18△■

4 讨论

肩关节周围炎属中医“肩凝症”、“漏肩风”、“五十肩”范畴,基本特征是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受限[11]。针灸治疗肩周炎临床有效,选穴方案尚无统一标准。一般来说肩周炎的取穴可分为局部取穴、远道取穴和全息取穴三大类。全息取穴分为整体全息和分布全息两类。现如今的各种微针疗法也是整体全息取穴法的具体体现,各医家根据各自的临床经验结合古今医学理论,创制了各种各样的全息微针疗法,如面针疗法、鼻针疗法、腹针疗法、头针疗法、脐针疗法等,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些微针疗法都有相应的穴点或穴区与肩关节对应,因此在治疗肩周炎时也有所应用,如耳针之锁骨、肩、肩关节[12],眼针之双上焦区及肝区[13],腹针之中脘、商曲、滑肉门[14]等等。

分布全息指人体各个部分也存在全息对应,如耻骨周围和大椎附近存在全息对应,因此颈椎病可以选用中极和关元治疗,而阴部的疾患也可取颈椎附近相应区域进行治疗[15]。分部全息对应取穴已经体现了关节与关节之间的一种全息联系,有患侧肩关节与健侧腕肩关节全息对应的,有患侧肩关节与健侧踝关节对应的,还有患侧肩关节与健侧髋关节对应的。有医家使用分部全息对应取穴治疗肩周炎取得了很好的疗效[16-17]。

手足对应针法是董氏奇穴门人李国政先生在董氏针灸上下左右交叉取穴的基础上,吸收融合现代生物全息观念而建立的一套全新的取穴方法,该法由《黄帝内经》中之“巨刺”和“缪刺”推演而来,以“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作为取穴准则。虽然手足对应针法与临床报道的同名经或同经相应取穴法有所类似,但并不完全相同。同名经或同经相应取穴法遵循的是同名经对应的原则,如痛属手太阴经,取对侧下肢对应关节足太阴经之穴位,体现的是关节与关节之间上下交叉阴对阴和阳对阳的规律。手足对应针法并不拘泥于经络,根据手足相应及“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原则,体现了上下肢关节之间阴阳交叉对应取穴,即上肢关节阳面对下肢关节阴面或下肢关节阳面对上肢关节阴面,而且上下肢各个关节皆可交叉对应,如踝关节可对应腕、肩、肘关节,反之亦然。该法通过以阳治阴或以阴治阳,起到调和阴阳、疏通经脉,进而使失衡之经脉复归于平和之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对肩关节周围炎临床疗效、肩关节功能积分方面均有作用。在临床疗效上,手足对应针法组总有效率为92%,普通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2%,手足对应针法组优于普通针刺组(P <0.05);在改善肩关节功能积分方面,手足对应针法组在疼痛评分、功能评分、活动范围及总分方面均有提高且起效迅速,手足对应针法组优于普通针刺组(P <0.05)。该疗法经过笔者临床疗效验证,治疗初期肩周炎常有下针痛减,甚至下针即疼痛消失之疗效,对于粘连期的肩周炎患者也能较快缓解疼痛并有效改善其活动度,与常规针刺疗法相比具有操作方便、取穴少、见效快、疗效高、更快缩短病程等优点,由于不在患处针刺,可以配合董氏动气针法,进一步提高了疗效,从而促使肩周炎患者更快的康复,因此具有重要的社会学和经济学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1] Keller WQ,Aron DN,Rowland GN,et al. The effect of trams-stifle external skeletal fixation and hyaluronic acid therapy on articular cartilage[J].Vetsurg,1994,23:119-128

[2] Fukuda K,Dan H,Rakayama M,et al.Hyaluronic acid increases proteoglycan synthesis in bovine articular cartilage in the presence of interleukin-l[J].J Phanmacol Exp Ther,1996,277:1672-1675

[3] Iwata H.Pharmacologic and Clinical aspects of intraarticular injection of hyaluronate[J].Clin Orthop,1993,289:285-291

[4] Itokazu M.Matsunaga-Clinical evaluation of high-molecular-weightsodium hyaluronate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eriarthritis of the shoulder[J].Clin Ther,1995,17(5):946-955

[5] Ehrlieh MG,Armstrong AL,Treadweu BV,et al. Degradative enzyme systems in cartilage[J].Clin Orthop,1986,213:62-68

[6] 柴玉华,李爱玲,刘永芹,等. 针灸加悬挂牵引等综合方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冻结期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5,31(2):8-11

[7] 郑英.针刺加热敏温灸盒灸与针刺加电针治疗肩周炎临床对照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5,31(2):25-28

[8] 李辉,丁海涛,吴建敏,等.毫针_火针结合对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疼痛影响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12):1-4

[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0-191

[10] 李锋.骨科疾病诊断标准[S].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255

[11]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钦,等. 实用骨科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614-1618

[12] 刘延样,孝顺景. 耳穴肩三点治疗肩周炎67 例[J]. 河南中医,2002,22(3):59

[13] 阴盛奎.眼针治疗肩周炎90 例[J].中国针灸,1995,15(1):46

[14] 黄玲,罗雪梅,罗凯. 腹针疗法治疗肩周炎80 例[J]. 陕西中医,2009,30(12):1646-1648

[15] 冯纯礼.缪巨针刺发挥[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0:55

[16] 马铁明,任路.对应取穴法治疗肩周炎383 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0,27(3):131

[17] 史静,张永胜.同名经对应取穴为主治疗肩周炎26 例[J].中国针灸,2000(5):296

猜你喜欢
全息针法肩部
全息? 全息投影? 傻傻分不清楚
观察调神针法对慢性失眠症患者过度觉醒状态的影响
"全息投影"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全息欣赏:小学美术“欣赏·评述”学习新样态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儿童乒乓球启蒙训练中肩部损伤与预防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
全息影像造就“立体新闻”——全息影像技术在传媒领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