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维
【摘要】本文拟从语言本体角度对日语新词进行分析和研究。主要通过实例、分析说明日语新词在构词法方面的特点。
【关键词】日语新词 构词法
本文对近几年日语中出现的新词进行了考察。运用词汇学的理论,主要从复合法、派生法、借用法、省略法、旧词新义法五方面,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了日语新词在构词法上的特点。
一、复合法
运用词根进行复合是日语新词构成的最主要的方法。词根复合的方式灵活多样,用这些方式可以构成大量新词。日语由和语、汉语、外来语等语种的词构成,因此可以形成多种复合形式。其中由外来语和日语构成的新词最多。如:「裏カリキュラム」「ゲリラ豪雨」「居酒屋タクシー」「ハンカチ王子」「NANO主婦」「ANGEL症候群」「CFO人材養成プログラム」「サラリーマンNEO」。另外,像「格差社会」「無縁社会」「老会話」「お手紙商法」「週末地方生活」「鈍感力」等由既有的词汇重新组合构成的新词也不少。
在复合词中,有很多以词素做标记进行类推构词的词群。在同一词群中,均具有一个相同的词素来表示共同意义,可以用来描述该词群的共性。如:「ガール」一词,在词语中作为组成要素,构成许多有关「ガール」的词群。「ガールズバー」、「ガールズジャイアンツシート」、「K-POPガールズ·グループ」、「理系ガール」、「森ガール」、「山ガール」、「オバマ·ガール」、「小沢ガールズ」等词语。此外还有「エコ~」「マイ~」「グリーン」「デコ~」「エネルギー」等词素构成的词群。
二、派生法
1.在既有词汇上添加接头词或者接尾词。「新」「超」「小」等接头词和「化」「さん」「ちゃん」「くん」「マン」「師」等接尾词使用的频率很高。如「新邦楽」「新焼酎」「新健診」「新納骨堂」「超観光立県宣言」「買い子さん」「パウル君」「ロンメル君」「整理屋」等。
另外,像「ミニ秋葉原」「シニアカー」「ネオパパ」「ニューツーリズム」「ニューかりんとう」等使用外来语接词的新词较多。
2.在外来语后加活用词尾「る」,派生成动词。如:「デコる」「トラバる」「ググる」「ポチる」「ビる」等。
三、借用法
1.外部借用。主要借用英语、汉语、法语、俄语、德语等语言。这是新词产生的重要方式。在借用英语的过程中大部分采用音译的方法,如「ホットママ」「イフミー」「ランブラー」等。借用汉语时,文字标记大致相同,但读音不同,如「80後」「房奴」「金婚」等。另外,还有像「ワーキングプア」「リレー·フォー·ライフ」「ハンドルキーパー」、「マイアース」、「マザーズ·ハローワーク」、「デジタルパーマ」、「プチプラ(フランス語+英語)」等词,是将各种外来语重新组合而形成的新词,即和制英语。
2.内部借用。内部借用多来自方言和隐语。如「どんだけぇ」(関西地方の方言)、「グリーンイズグリーン」(アメリカのゼネラル·エレクトリック(GE)社の隠語)等。
四、省略法
1.短缩法。把原有词语或句子中具有代表性的语素提取出来组成新的词语。如「歴史好きの女子」→「歴女」、「結婚するための活動」→「婚活」、「恋愛するために活動」→「恋活」、「国内外のリゾート地で挙げる結婚式」→「リゾ婚」等。
2.头文字法。主要是通过提取英文中的首字母组合构成的,如「ANGEL症候群」是指学生在就职活动时重视的几个要素,「快適な環境(Amenity)」、「地元や近隣(Nearby)」、「友人と一緒(Group)」、「労せず儲かる(Economical)」、「知名度(Looks)」。也有使用日语单词首个假名组合而成的新词,如「秋葉原48劇場」→「AKB48」、「マゴワヤサシイ」这一单词中「マ」是「豆」、「ゴ」是「ゴマ」、「ワ」是「ワカメ」、「ヤ」是「野菜」、「サ」是「魚」、「シ」是「シイタケ」、「イ」是「芋」。「か·け·い消費」分别是「感動」、「健康」、「癒し」的第一个假名。
3.用数词概括法。即用数字概括相同的成分,省略不同的成分。如:「3同男」是「仕事観が同じ」「金銭感覚が同じ」「育った環境が同じ」的缩略语,指女性对作为结婚对象的男性提出的三个条件,即事业观、金钱观和成长环境相同。
五、旧词新义法
利用原有的语言材料,赋予其新的含义,增加新的义项,或者改变其原有的感情色彩来通过给旧词赋予新义的途径创造新词语。如:「アネゴ」原来指「姉の敬称;やくざなどの親分·兄貴分の妻や女親分の敬称」,现在是指「仕事がよくできて、後輩の面倒見がよく、みんなから慕われる中堅からベテランクラスのキャリア女性」。此外还有「ゾクセイ」「アガる」「絡む」「ひよる」等词,都是赋予了其新的意思。
日语新词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其产生都有不同的方式。将新词归入不同的类型是我们研究的首要任务,通过对新词的构词法的分析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新词语的面貌,从而可以发现新词产生及发展的规律。
参考文献:
[1]米川明彦.新語と流行語[M].南雲堂.1989.
[2]日本語教育学会.日本語教育事典[M].東京:大修館書店.1982.
*本论文为天水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中日新词的特点及其文化心理的对比研究”(TSY2012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