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清
【摘要】随着中国教育的改革,高中英语的课堂也不再只是教师进行板书教学,这是因为课堂上出现了一个新鲜事物—多媒体。由于多媒体的使用,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学校的教学效果。本文首先介绍为什么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然后对多媒体的概念和特点进行概述,最后阐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意义。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英语教学
一、传统教学在一些方面有不足的地方
1.传统的英语教学不适应如今的教学模式。无论是高中还是初中,我们的国家一直是应试教育,因此只能被动接受这个现实。而教师在教学中一贯的作风就是充分用课堂上的45分钟时间,将所有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则被动地接受老师所讲的内容。在快要考试的时候,学生就会进行各种题海战。在课堂上,学生基本没有与教师交流的时间,他们只能倾听老师讲课内容,而不能有自己思考的时间。然而,现在的学生已经对这种上课方式产生了抵触的心理。新教材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学会与人交流的方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和教育。因此,我们要思考现在的教学方式应该怎么改进。
2.学生不喜欢传统的教学方式。如今,不论是高中生还是大学生,他们已经接触过各种各样的科技产品。而一些学生之所以会在课堂上玩手机,看小说,睡觉等等,这些都是因为他们觉得教师的教学枯燥无味,不能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除此之外,我们学习英语的主要资料只有课本,而课本上的内容包括单词、句子、语法这些知识,他们学到都只是一些抽象的东西,这些并不能够开阔学生们的视野,不能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文中的内容。因此,如果选取多媒体教学会使他们了解到外面的世界,让他们喜欢上英语课。
二、多媒体的概念和特点
“多媒体”是通过英语单词“Multimedia”音译过来的,它有两方面的意思。计算机之所以可以广泛应用是因为它可以将信息清楚地展示给阅读者,而且我们也可以使用计算机进行编辑。当我们在操作时遇到一些难题,我们还可以把这些问题及时向有关人员反馈。更重要的是,多媒体技术能够帮助学生创建一个学习的环境,让他们能够在好的环境下认真学习。当然,如果我们能够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地恰到好处,毫无疑问会提高教学成效。
三、在教学中为什么要使用多媒体
1.使学生从此爱上英语课。多媒体技术不但可以让学生编辑自己想要表达的文字信息,还可以插入各种图片或者动画。英语教学中增加了多媒体,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的途径不再只是通过学习课本或者倾听老师的讲述来获得知识,他们还可以通过观看多媒体,丰富自己的知识库,开阔自己的视野。正是由于多媒体向人们传达信息不只是通过文字,还可以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动画或者视频,使人们更加形象地学习知识,使他们对知识更加印象深刻。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从中获得了丰富的知识,让他们得知了英语国家的教育与文化,进而使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
2.多媒体可以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改进。当我们在阅读一篇文章时,其实就是对我们所看到的信息在大脑中进行整合和加工的过程。在阅读文章过程中,我们就要根据自己对它的理解程度,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找出作者想要说明的看法或者感情。在观看多媒体时我们就需要接受这些信息,其中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等等。这些信息首先被我们的各种器官所感知,然后在大脑进行组合和处理,进而得出一些自己的理解。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地指导,他们的阅读能力就会逐渐地提升。
3.学生能够展示自己。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使多媒体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让学生利用它展示自己的英语能力。例如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讲述课本上的文章,并要求他们在课余时间做PPT,让他们成为课堂上的主角。学生在讲述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教师要及时对其纠正或者给他们一些建议。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给予同学适当的帮助和鼓励,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通过让同学积极参加到教学过程中,他们不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还是知识的给予者。当学生遇到一些难题时,他们可以主动询问教师,与教师一起沟通与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会渐渐地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知道他们的优势和缺陷,然后去思考怎么样才能使他们的能力得到质的提升,将这些内容融入到教学中。在课堂上,对他们有针对性地教学,让他们明白自己的缺点并且及时地改正。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我相信他们不久之后就会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地不断更新,我们的英语教学也不再是单一的板书教学,这样的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英语缺乏兴趣。如今,多媒体技术使英语课堂不再呆滞,不在那么没有生气,会使课堂的气氛变得更加活跃,同学们对英语更加感兴趣,同时使他们的阅读能力有进步,使他们能够自主地学习英语。
参考文献:
[1]吴明海.中外民族教育政策史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2]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何高大.现代语言学与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