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佳音 周强
杨志强在新疆东戈壁进行野外地质调查
5月25日,从全国地质勘查行业“最美地质队员”总结表彰会上传来消息, 河南省地矿局地勘二院副总工程师杨志强榜上有名。杨志强,自1989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工作在野外生产一线,连续主持了3个局级重大项目,取得了突出的找矿成果,为局地矿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区域地质调查是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中最艰苦的工作,杨志强从1992年到2000年近10年的时间里一直从事该工作。他在1∶50000 陵头幅、临汝镇幅、方山幅、神垕镇幅区域地质调查中任副项目负责人,仍和所有人员一样一个人跑路线、填图、测制剖面。为了完成研究专题,他一个人追索地层,靠钢卷尺一层一层地测量、记录,在半年时间里完成了18 条典型剖面的测量任务。
在调查中,他首次发现了河南省境内沉积厚度最大的(376米)的熊耳群早期裂谷盆地沉积—大古石组,并运用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地层学原理揭示了裂谷盆地早期为河流—冲击扇沉积,向上过渡为湖泊—裂谷盆地沉积。为熊耳群大陆裂谷盆地的演化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繁忙的野外工作中,他不但指导着实际工作的紧张开展,还以顽强的精神不懈地追踪、关注着世界地学领域的新方法。运用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对河南省嵩山南坡的中元古代五佛山期古地理、地壳运动特征、相对海平面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嵩山南坡在马鞍山晚期存在着地壳不均衡上升运动和在峡门早期存在着地壳不均匀快速下降运动,其间为Ⅱ型不整合面;同时指出马鞍山期、峡门期沉积时的古地理格局与现代嵩箕地区高山深谷基本相同,古地形起伏及岩石地层的穿时厚度达250米。这些成果在嵩山南坡基础地质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极大地提高了该区基础地质研究程度,同时这些研究成果对指导整个嵩箕地区五佛山期沉积盆地发展与演化、构造运动在沉积盆地中的表现与作用、岩相古地理特征等基础地质研究起到了示范作用。
为了实施局制定的走出去战略决策,在新疆开辟一片新的天地,2001年至2011年的10年里,他的足迹踏遍了东西天山的雪山峡谷,也踏遍了天山南北的大漠戈壁。
2006年,杨志强带队对河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勘查院在新疆东部设立的十几个探矿权项目区开展初步工作,探索找矿有效方法。8月正是哈密盆地最炎热的时候,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地面温度高达50℃,人甚至不敢直接呼吸,只有用手捂住鼻子,几分钟后才能适应环境温度。在烈日下经常被热得头晕眼花、鼻孔流血。化探样品是他们自己采的,也是他们自己筛的。在野外工作时,杨志强和他的队员们只能不停地走,因为地面温度太高,即使你穿着厚重的登山鞋,也能把你的脚烫得跳起来!
2007年,杨志强带领项目组进驻矿区开展工作。说是一个项目组,其实加上司机和一个后勤人员也就5个人,技术力量单薄,以前他虽然也长时间在戈壁滩工作过,但并没有驻扎在矿区,所以并不知道在戈壁滩上开展工作的艰苦程度。后来才发现面临的困难远不止原来想象的那么简单,杨志强和队员们要面对的不仅是荒凉,还有生与死的考验:后勤保障无经验、交通环境陌生、气候恶劣等等,工作开展极为困难。当时,杨志强和队员们住的是帐篷,矿区又处在风口位置,大风经常把帐篷刮得摇摇欲坠。大风过后,帐篷内床上、被子上、办公桌上是一层厚厚的黄沙。夜晚,外面呼呼作响的狂风,看着好像随时要把帐蓬刮塌,作为项目负责人的杨志强整夜不能入睡。他总在想:帐篷经得起这样的大风吗?这么大的风人员能不能安全?如果不住矿区工作又怎么开展?一个又一个的怎么办,急切地等着他作决定。
室外气温高,而帐篷里就像一个大蒸笼。作为项目负责人的他,两个月未出过一次矿区,因天气过于炎热,又焦急上火,杨志强曾四次中暑晕倒在帐篷里,瘦了10多斤!也有项目组的同志劝他休息几天,可杨志强对队员们最常说的的话就是:“我的经验比你们丰富,最危险的地方理应我先去!”
矿区人烟稀少,杨志强和他的队员们感到更加的孤独和苍凉。整天面对的是一望无际的沙漠、碎石,时间长了,所有队员们都变得自言自语了。这还不算什么,杨志强最怕的就是没有水。矿区距水源地60多千米,一个小皮卡车一次也就能拉上500公斤,所以得节省着用。一盆水早上涮牙、洗脸,中午擦汗,澄一澄把上面的水倒出来,杂质倒掉,晚上接着用。做饭时也一样,早上的涮锅水不能倒掉,澄清后,把清水留着,中午用来洗菜。因为一年四季风沙不断,所以面条碗底总有黄黄的沙子。
2007年,在野外工作的7个月里,他和队员们没有一个人回过家、请过假。如今8年过去了,时间磨光了一辆又一辆矿区汽车的方向盘,也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到矿区的考察人。东戈壁矿区风沙依旧、荒凉依旧。
2008年是杨志强带领的东戈项目组工作最为繁重、最为艰苦的一年。这一年,他带领只有5个人的项目组进行黑蛇山、突出山、鹰膀山、白山东、乱石山、乱石山北、南盐湖南、玉山东、玉山南等12个矿区的勘查工作。他们没有住在镇上,而是随施工的人员一起住进了每一个工地,编录、采样、填图,因为技术人员少,跑路线时只有一个人一组。
2008年进入10月下旬,下雪以后矿区温度达零下10℃,天也短了,为了查明西矿段矿化范围并为钻探施工提供依据,在钻探编录、样品采集的同时,杨志强和另外一个同志在繁重的劳动中挤出时间对西矿段进行了石英脉追索调查,仅用7天时间就完成了1 平方千米的调查任务,定地质点730个。两个人7天730个地质点,这种速度要付出多少劳动、多少艰辛,可想而知!为了取得真实可信的第一手资料,判断矿区的勘查前景,身为项目负责人的杨志强在矿区一住就是两个半月,白天裹着大衣一丝不苟地编录钻机、观察研究每一块岩芯,把看到的每一个地质现象认真地记录下来,分样并指导采样。晚饭后,他一个人披着大衣绕着矿区不停地转悠,思索矿体边界应该在哪里,什么方法对找矿最有效,控制矿体规模的因素有哪些,再施工几个钻孔才能控制住矿体,钻孔位置选择在哪里。晚上在冰冷的地窝子时冒着严寒整理资料往往干到深夜,手冻裂了就再加一层手套,夜里太冷了就披上被子进行资料整理,长年累月高强度的劳动让杨志强留下了至今仍腰疼的毛病。有个钻机长说:我参加工作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干活的项目负责人,干活不要命!
2010年3月,他的父亲生病躺在医院里,为了提交一份高质量的勘探报告,他亲自驻守矿区,白天收集资料,晚上写报告。家人几次打来电话说父亲病重,让他回去,可杨志强知道:“这个节骨眼上哪有时间回去啊,收集不到有用的资料又怎么能写出一个好的报告?”等到野外工作结束,他连家都没有回,直接去了医院,看到躺在病床上的父亲,他很伤感,因为走时还红光满面的父亲已经瘦得皮包骨头了,而且连站起来的力气也没有了。父亲紧紧握着他的手不想松开,怕再一次匆匆忙忙离开他。当天晚上,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他仅见了父亲最后一面。杨志强知道,父亲是强撑着、坚持着要见一下七个月没有回家的儿子!回到哈密后,他对队员们只说了一句“我是一个不孝的儿子啊”,就又投入到工作中去了。
2010年,经过5年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取得了东戈壁钼矿找矿重大突破,为国家提交了一处特大型钼矿床,其潜在经济价值达千亿元,被列为河南省援疆重点项目,有力地支持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011年底,鉴于河南省地矿局在澳大利亚设立的矿产勘查项目久攻不克、前景不明,局领导再一次点将要他去澳大利亚主持矿区勘查。他一句话也没有说就踏上异国的荒凉沙漠,在近50℃的高温下工作达3个多月,连过年都是在异国的荒凉矿区中度过的。2012年河南省地矿局与澳大利亚合作的8个探矿权项目决定投入勘查工作,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丰富的勘查经历认真研究了矿区铂钯矿赋存特征,发现了与传统地学理论呈反向特征的铂钯矿床,为河南省地矿局重大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料支撑。通过两年的艰苦努力,他考察、勘查、评价了12个澳大利亚矿区,并主持了局重大项目——澳大利亚南澳州欧莱瑞地区EL4664 勘探报告的编写工作,使河南省地矿局在国外的合作项目取得了主动权,也为河南省地矿局培养了一批能参与国外项目勘查、了解和熟悉国外勘查要求的优秀技术人才,为河南省地矿局的走出去工作进行了技术上的积累。
由于技术好、业务精、具有献身地质找矿事业的执着信念,他在地质找矿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得到了多方面的认可。2008年他被评为河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勘查院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他被授予河南省地矿局“五一劳动奖章”、劳动模范称号,他在新疆东戈壁的找矿事迹被刊登在《中国国土资源报》上;2012年他被评为河南省地矿局地质找矿十大标兵、河南省职工百名技术英杰,他的突出事迹被刊登在《河南工人日报》上;2013年他被评为河南省最美地质人;2014年他被评为河南省劳动模范。这些荣誉见证了他的付出,也见证了他的成长,他就是这样一个在地质找矿领域不知疲倦、永不停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