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说,人类的历史如果没有了大师的创造,文明将会枯竭,历史将会凝固。环顾历史的长河,我们不难发现,大师的名字就像点点繁星辉映着人类历史文明的进程:巴赫、贝多芬、莫扎特、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罗丹、毕加索、梵·高、吴昌硕、徐悲鸿、齐白石等等,各个领域、各个国度都充满了大师的气息。可以说,世界历史正是因为有了古往今来这些大师,人类的文明才得以不断向前推进,人类的文化才得以光辉灿烂。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文化思潮的多元并进,人们在艺术领域的创造中仍在不断地呼唤着大师的出现。那么,作为一个艺术大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标准呢?
关于大师,《辞海》这样解释:大师指有巨大成就而为人所景仰的学者或艺术家。大,显其宏博,世人难及;师,显其杰出,足可为世人师。蔡元培先生曾说过:大学者,不是因为有大楼的缘故,而是因为其中有大师的缘故。大师,本是指有巨大成就而为人所崇仰的学者,如《汉书》云,“山东大师,无不涉《尚书》以教”。这里的巨大成就专指经学研究而言,后来扩充到其他领域,专指在某一领域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开宗立派,在学术或艺术上有祟高地位的领军人物,如王国维、鲁迅、齐白石、黄宾虹等,我们称之为大师。真正的大师不是自封、炒作或吹出来的,而是要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德艺双馨者。
爱因斯坦曾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实事上,一位大师,就像一座高山,高山之所以成为高山,一定有让人仰望的高峰。这座高峰除了他卓越的成就外还有他们的人格魅力。
可见,历史上长留青史的大师们,感动和影响后人的不仅仅是他们精湛的艺术,也包括他们那种高贵的人格魅力和道德操守。在他们的艺术精品里都存在一个字,那就是“气”,是气节和操守。如王羲之、王献之的优雅之气,颜真卿、柳公权的筋骨之气,张旭、怀素的飘逸之气,启功的仁和之气等等,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他们的艺术作品里,体现在他们高贵典雅的生活之中。很显然,要想成为一个大师,就必须有一流的人格操守,必须有高尚的人格魅力。画家吴冠中先生生前为国内外各大博物馆捐赠作品超过153件,这些晚年最重要的作品,总价值估约超过1.9亿元人民币。吴先生坚持在有生之年使这批财富进入到博物馆,成为公众的财富。而学贯中西,汇通古今,堪称我国学术界的一代宗师的季羡林先生对其留下的大量文物遗产也选择了捐赠。当代第一书法家启功一直过着清苦的生活,却把卖字画和稿费所得的二百多万元人民币全部捐给了北京师范大学,而自己却住在简陋狭小的房子里。
此外,大师的思想影响人类的文化,这是不容置疑的。近年来,中国很多大师相继离去,启功、季羡林、吴冠中、王世襄、徐邦达等,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大师。有人说,大师需要时间来成就,同样,对于大师的解读也需要时间。那些已故去的大师的思想,仍然会在未来的时间长河里,以不同的方式来发挥其影响力。吴冠中先生在为中国美术界赢得了世界级荣誉的同时,他在艺术理论方面的独到见解对中国画坛的影响同样具有深远意义。例如,吴冠中先生认为,真情实感是艺术创作的逻辑起点。艺术是诞生于感情的,任何美的表现,美的传达,美的创作都要出自真情实感。也就是说,吴先生把画家的“情”看成是捕捉表现对象真情的出发点。他曾在《吴冠中画作诞生记·硕果》中说道:“艺术是创作者从一个画像者进入窥视感情深层的探索者……从性情出发张扬个性,挖前人未曾觉察的情之奥秘。”众所周知,文学上有“推敲”之美谈,而吴先生在绘画上主张“惜墨如金”。吴先生曾在《吴冠中人生小品·戏曲的困惑》中说:“我是竭力主张要创新的,但必须深入理解了旧才能创新。”
另外,吴冠中先生所倡导风格是艺术作品生命的观点对当今美术界的影响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风格无处栖,它是树,是从幼苗成长的,它长期吸收雨露阳光的滋养,屡经风雪摧残。不是所有的树苗都能长成大树,更不可能在数日数月或三五年便长成大树,这是艺术规律,也是生命的规律。”(引自《画中画》)。由此,我们不难理解,思想对于艺术家,对于一个真正能够称得上艺术大师的人来说更是至关重要。可以说,没有思想,就没有艺术大师的存在。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大师。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成就一位大师,既要有道的要求,也要有器的修炼。因此,对其技术性的要求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所谓思想引领创造,技术实现思想,没有技术的创造不称其为创造,没有技术的思想也必然是空洞的思想。中国传统艺人有一句行话,叫“艺中有技,艺不同技”。这句话深刻地指出了艺术与技术的联系。在我们评选的十位大师当中,每一位在其生前所从事的行业中都曾作出过突出贡献,除了前面提到的吴冠中先生、季羡林先生、启功先生外,罗哲文也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文物保护泰斗”,而周汝昌则被誉为“红学第一人”,王世襄是公认的“中国第一玩家”,史树青是著名文物鉴定家,赵朴初先生之书法被称之为赵体,徐邦达先生是名符其实的“国眼”,张仃亦为新中国美术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总之,大师的修养,既包含着丰富精博的思想学识、深厚扎实的艺术功底、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影响深远的艺术佳构,又包含有精准巧熟的技术素质和富有激情的艺术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师是一个具有丰富涵养的人,大师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大师是一个具有高超技艺的人,大师是一个富有思想的人,大师更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其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
然而,纵观当今社会,自诩为大师者越来越多,很多宣传资料及媒体上所宣传的所谓大师,不仅名不见经传,可以说根本没有几个人知道,不禁令人纳闷:是不是现在的“大师”称号已经像换季大酬宾的特价衣帽一样谁都可以随便买一两件回家用用?当今的艺术界,“大师”桂冠可谓满天飞,其中有自制名片上“大师”成串的,有花钱买“大师”的,有送画换“大师”的,也有自己不知道自己已经是“大师”的,更多的“大师”则想方设法把自己变成让别人崇拜的偶像。
诚然,没有大师的艺坛是冷寂的,但大师不像评职称,只要给指标就能评出来;也不能搞“瓜菜代”,滥竽充数,更不能随意自封或封人。以书画界为例,据说目前全国书画家不少于五十万,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标准,随便什么人都敢自封大师,其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这次的已故大师评选活动,其目的之一就是为大师定一个标准,以区分真大师与假大师。真正的大师,不仅有不朽的成就、独特的风格、杰出的贡献、巨大成就、祟高的品格并能经得起历史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