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

2015-07-09 20:10
月读 2015年7期
关键词:剑术中国武术套路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千百年来留下无数传奇故事,造就了一代又一代英雄人物,至今仍迸发着勃勃生机。中国武术,无论套路怎么变幻,不管流派多么繁杂,都万变不离其宗地遵循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屹立于世界。

在中国,“武”与“舞”有很大的渊源。早在原始社会,就有“舞干戚”的传说;到了秦汉,鸿门宴上有“项庄舞剑”的故事;南北朝时期的祖逖给后世留下了“闻鸡起舞”的美谈。同时,作为舞蹈性质的剑舞,逐渐分离成一种艺术形式,比如唐朝公孙大娘的剑舞,已经失去了实战的功能。对于观赏性的追求,往往会让人们错误地认为中国武术是只适合表演的“花拳绣腿”。其实,中国功夫的一招一式,都是对技击方法的高度概括和凝炼。

中国武术讲究内外兼修,所谓“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对内在修为与外在功法的整体追求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范畴里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内外兼修的大前提下,中国武术又有内外家之说。内家拳是相对于少林拳法来说的,偏重“内练一口气”,主张以静制动,张三丰被认为是内家拳的创始人,主要拳种包括太极、形意、八卦三大体系,近来广为人知的咏春拳,即是内家拳的一种;外家拳以少林拳最为有名,更注重对于强健筋骨的追求,讲究以力量和速度制敌,洪拳、谭腿都属于这个体系,而李小龙所创的截拳道也属外家拳。对于“一口气”的追求,导致在清代开始出现功夫与导引术相结合的新的武术形式——气功。明清时期是中国武术的兴盛时期,传统文化诸多思想比如哲学、宗教、养生等都融入武术之中,极大地丰富了武术的内涵。

中国武术以拳术和器械(尤其是剑术)为主要类别。春秋战国时期的角力、手搏,秦汉时期的角抵、手格,以及魏晋南北朝兴起、宋代广泛流传的相扑,宋元的摔跤,明清的白打、使拳,等等,都标志着拳术在历代的演进与发展。战国时期,吴越地区铸剑技艺高超,剑术理论开始形成,《吴越春秋》里记载的越女,俨然是一位剑术理论大师。金庸先生以此为主题,创作了一部中篇小说《越女剑》。宋代,武术套路大体形成。明代,“十八般兵器”基本完备。

中国武术与军事斗争关系紧密。唐代武则天时,朝廷开设武举,之后历代纷纷仿效。明代著名军事家戚继光、俞大猷都是武术家,他们把武术实践和理论运用到行军作战中,获得巨大成功。

随着冷兵器时代的一去不返,中国武术也开始了近代化的步伐,霍元甲与上海“精武体育会”把体育与武术结合在一起,代表了当时一种潮流。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传统武术得以振兴并走向世界。新中国武术套路与散打并重,其中散打格外受人关注,套路如今已经成为亚洲运动会的比赛项目。

与时俱进的同时,中国武术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武术与影视的结合使得中国武术被世界广泛了解,但艺术化、商业化带来的影响好坏参半;另一方面,“功夫热”引发人们对某些门类过度追捧,相比之下,某些传统流派却后继乏人,形成冷热不均的尴尬局面。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产物,中国武术在提高国民体质与素质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需要我们继续发扬光大;出现的问题,也需要我们加以重视,逐步解决。

猜你喜欢
剑术中国武术套路
赵王止剑
中国武术,中国魂
中国武术帮助古巴人民应对新冠肺炎封城
剑术套路与舞蹈剑舞演练风格对比研究
谨防“套路贷”的这些“套路”!
Airbnb上的套路
浅探剑术的美学价值
民族传统体育剑术美育综合课程建设浅谈
不设套路,只为初心
眼下有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