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陈勇+陈道伦
摘 要: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快速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在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介绍了对浦口区农业、农村、农民等“三农”工作的现状、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拉动区域发展增收,深化农村配套改革,挖掘农村土地资源增值潜力;以帮扶攻坚为抓手,促进低收入农民增收等。
关键词:三农;现优;对策建议;浦口区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2-07-03
浦口区地处南京西北部,素有金陵门户之称,南临长江,北枕滁河,国家森林老山山脉由东向西横亘中部。全区总面积91 375hm2,总人口59.5万人,常住人口72.5万,下辖9街、2场,拥有1个国家级开发区(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3个省级开发区(浦口经济开发区、海峡两岸科工园和珍珠泉旅游度假区)。宁和铁路、宁连高速、京沪高铁,国道、省道等穿境而过。浦口区的农业、农村、农民(“三农”)是南京都市大农业的展示窗口之一,也是全市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阵地。近年来,浦口区坚持强化农业、惠及农村、富裕农民,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 874元,比上年增加1 684元,增长10.9%。
1 “三农”现状和主要做法
1.1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农业增收基础
1.1.1 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高效农业发展 现代农业规模继续加大2014年新增设施农业740hm2,设施农业面积已达6 940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4.9%。新建高标准粮田600hm2,建设标准化菜地80hm2,新增设施渔业246.7hm2,生猪大中型规模养殖比重达68.1%。粮食总产稳步增长。全区粮食播种面积16 733.3hm2,与上年相比增加360hm2。粮食总产11 600万kg,比上年增长3.2%。继续实行保护价粮食收购政策,稳步促进经济作物发展,保证农民增产增收。
1.1.2 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推进土地流转、合作经营、产业服务等方面的家庭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制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最低指导价,保证农民土地流转收益。全区适度规模面积23 660hm2、占84.2%,产业服务面积10 786.7hm2。与此同时,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截至2014年末,全区经农业部门登记备案的家庭农场达250家,其中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有134家。生产总规模达2 800hm2,示范性农场家庭从业人员人均收入10万~15万元。农业龙头企业达79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4家、市级20家、区级54家。全区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99.9亿元,同比增长55%;完成利税总额达3.6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530家,专业合作社成员5.57万人,农户入社率达到75%。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载体。
1.1.3 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培育农业休闲旅游 加快农业“三品”认证推进工作,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全区“三品”产量达到种植业食用农产品总产量的35%以上。重点打造雨发农业嘉年华主题园、星甸现代渔业精品园、永宁现代农业示范园3个现代农业园区,把园区打造成集农业生产、科普教育、农事体验、餐饮度假、休闲娱乐、产品展示展销等功能相结合的主题园。全区休闲农业年接待人数达到153.1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7.1亿元,同比增长12.6%。从业人员3 141人,农民达到2 706人。全年季节性用工达13.1万人次,年收入786万元,带动农户6 879户,年带动地产农产品销售2.24亿元。新增休闲农业企业105个、大户171个、专业村3个。休闲农业的发展,给全区带来了乡村旅游消费需求,促进了餐饮、交通、购物、住宿、娱乐等各行业的发展,为当地一、三产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2 创新农民资源资产化有效形式,增加农户财产性收入
1.2.1 稳步推进农村确权发证,赋予农民用益物权 区委、区政府出台《关于印发〈浦口区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用3a时间,按6个步骤,用卫星定位,对全区22 667hm2土地的每块田地标注四至。对全区6万多户农民土地经营承包权登记颁证。2014年完成了永宁街道试点登记颁证。2015年全面启动其余街道,力争本年度基本完成。明确2016年开展扫尾,全面完成。宅基地确权发证,以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初始登记成果为依据,农村不动产权统一调查、登记试点基础上,开展宅基地使用权、房产所有权及土地承包经营权三者数据整合及统一建库工作。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农村宅基地、农村建设用地地籍调查及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全面开展农村确权发证意义重大,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事关农民土地财产权利、事关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宅基地等的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等权能,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1.2.2 增加农民产权股份收入,搭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 充分保障农民集体经济权利,全面对村社区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进行改革,把所有的集体净资产量化到社员,农民持股入社,成为合作社的真正主人,到年底进行分红和补助,享受村集体取得的资产经营方面的红利收入。2013年,全区完成村社区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改革,当年平均每人每股分红131元。2014年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稳步推进,永宁、星甸、桥林3个街道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建成运行。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的建立,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四荒”资源使用权、农村集体资产的转让出租进入市场交易,让农民享受更多的农村资源增值收益。
1.2.3 提高集体经济经营水平,提升农民股份分红收益 及时抓住省、市对村集体资产经营明确方向的大好时机,抓紧做好村集体资产经营规划,提升集体经济运营水平。汤泉街道利用村庄环境整治成果,由村开发农家乐旅游项目,将闲置资产、资源充分利用,把农村资源变资产,提升农业产业增加值。沿江街道冯墙社区突破土地资源瓶颈,在邻近江苏的安徽省边境内开发茶园,联合创办茶叶新品牌,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实力。深化社区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开展村社区用土地或社区集体资产入股、投资,实行股份化经营,盘活了村集体资产资源。建立健全社区股份合作制分红机制,集体资产开发利用好的村社区,每年实行了村民(社员)分配制度,增加村民集体资产性收入。
1.3 落实帮扶措施,提高农民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
1.3.1 推进低收入农户增收 增加财政扶持力度,区财政扶持低收入资金由上年的260万元增加到680万元。市项目区带动整村低收入农户增收,市低收入增收项目区由上年5个增加到今年7个。2014年,安排400户农民加入并入股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每个参股农户补助4 000元量化入股,保底分红和二次分红。年扶持200户农民开展小门面、小作坊、小运输、小商贩、小规模种养五小创业,每五小创业农户补助3 000元。提供600个公益性岗位给低收入农户就业,每岗位补助2 500元。年低收入农户人均增收达2 000元,增幅达18%以上,高于面上人均收入3个百分点。减轻低收入农户家庭支出负担,实行职业教育学费的减免和国家助学金制度,发放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600余万元,惠及学生20 022人。
1.3.2 实施农民4项补贴 加强监督检查,认真做好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水稻直补贴、农机补贴。良种、农资综合、水稻3项直补按农户承包面积实施,直补到户,应补尽补。农机补贴按农机全价的30%进行补贴。全区粮食直补与综合补贴面积为水稻9 013.3hm2,农资综合补贴21 333.3hm2,共发放补贴资金3 579万元,其中,粮食直补资金279.07万元,农资综合补贴3 396.02万元,涉及5.18万农户,户均增收691元。扩大农业保险范围。做好小麦、油菜、水稻、玉米、棉花的良种补贴。通过“一折通”直接向农民发放,保障农户的农业补贴权利得到落实。
1.3.3 统筹推进城乡保障一体化 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提高城乡居民养老补贴。2014年,农村居民养老补贴由每人100元增加到130元,城镇居民由每人220元增加到245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提高城乡社保标准,去年按月领取待遇人员,保障金标准每月从720元增加到837元,增长16.3%。执行城乡低保标准,执行每月城镇520元、农村430元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由280元提高至550元,高于省定标准,惠及全区17.66万人。城乡特残人员补贴2 337人,补贴资金1 117万元。城乡低保边缘户的临时物价补贴累计27 715人次,发放117万元。城乡医疗救助帮扶752人次,发放220万元。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农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2 存在问题
促进农民增收任重而道远。从目前情况看,农民增收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己达90%以上,通过新增转移促增收空间逐渐收窄。二是农村生产力要素市场化不足,农村资源盘活不够,财产性收入不高,增收增长点乏力。三是受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影响,一些经济指标增幅不容乐观,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农民收入放缓,实现农民收入倍增难度大。
3 对策建议
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浦口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要以“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科学谋划,抓住关键,落实措施,拓展农民增收空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强增收内动力,顺利实现农村居民收入5a倍增目标。
3.1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拉动区域发展增收 以江北新区建设为契机,以改革创新为抓手,提升产业、城市、生态、枢纽四大功能,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大江北区域创新新体系,通过建立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商务商贸业等高端产业,加快产品竞争向品牌转变,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发展机会和劳动收入。
3.2 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挖掘农村土地资源增值潜力 积极开展农村农民承包地的经营权、宅基地上的使用权、宅基地房子的房产权“三权三证”确权登记工作,探索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推进各类农村产权实现自愿有偿转让、对外投资、抵押及融资。创新农村集体土地资源资产化的有效形式,在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基础上,增加农民在土地中的收益,增加农民林权收益,增加农民农用地征收增值收益。积引进“三资”投资农业,积极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建立农村承包土地流转平台和土地流转价格自然增长机制,及时发布土地流转价格指导价,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土地规范流转,使农村广大劳动力从土地上解脱出来,在增加土地收益的同时,也为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场所。
3.3 以帮扶攻坚为抓手,促进低收入农民增收 在巩固提升农民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的基础上,建立低收入农户帮扶机制,实行开发扶贫,增加造血和救助扶贫,开展就业、创业、救济帮扶,智力、政策、情感帮扶。围绕“五小”创业,发展家庭经营项目。围绕保洁、保安、保养、保绿“四保”就业,实施政府购岗。围绕社区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组织建设,增加低收入农户在合作组织中的股权份额,明确保底分红。开展“万名党员干部帮万家”、“万家民企帮万户”等活动,实行就学“助学券”制度、开展“圆梦行动”和“春蕾圆梦工程”,加大对低收入农户帮扶力度。通过上述活动,2015年全区消除人均年收入6 500元以下农户,力争达到全面小康收入水平。
3.4 加大培育经营主体,加快农村发展方式转变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培育一批集加工、流通、生产的现代农业产业化企业,在开拓市场、联结农户、带动生产、品牌创建等方面发挥龙头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走向联社,促进农产品销售价格提高。稳步推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按浦政发[2013]148号关于转发国地分局《浦口区设施农用地保障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精神,落实农业园区(农场)生产管理用房用地政策,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农“1115”规划的农业园区(农场),按规划面积的3%建设农业生产设施和附属设施,提高土地增值收益。
3.5 加大培训指导力度,扶持农民创业 按照全区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村劳动力岗前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确保每个农民都能至少掌握一项就业技能,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和工资水平,确保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零就业”家庭有1人能稳定就业。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开展农民创业系列宣传活动。通过对农民创业典型和相关政策的宣传,营造创业氛围、提高创业意识、增强创业信心。建立农民创业金融扶持机制,降低贷款门槛和手续。探索建立集体用地使用权、农民宅基地、农民住房、养殖设施产权等质(抵)押贷款,对创业农民进行信用等级评估,并根据信用等级发放信用贷款,切实解决农民创业过程中资金紧张、融资困难的问题。 (责编:徐焕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