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淑萍
【摘 要】目的:分析牙周基础治疗疗法治疗侵袭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从2012年12月到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我院给予60例患者积极的牙周基础治疗。记录和分析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和治疗3个月的牙周探诊深度、探诊出血指数、附着水平、牙齿松动度和菌斑指数。结果:经过牙周基础治疗后,60例患者的牙周探诊深度、探诊出血指数、附着水平、牙齿松动度和菌斑指数均有明显改善。牙周探诊深度、探诊出血指数、附着水平、牙齿松动度和菌斑指数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和治疗3个月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能有效控制侵袭性牙周炎,疗效确切,但需持之以恒。
【关键词】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牙周探诊深度;出血指数;菌斑指数
侵袭性牙周炎好发于青壮年(15~35岁),病程进展快,不同于慢性牙周炎,可以分为局限性侵袭性牙周炎和广泛性侵袭性牙周炎,我国目前尚缺乏有关侵袭性牙周炎的流行病学调查。侵袭性牙周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病因复杂,但学界主流认为微生物感染是侵袭性牙周炎的主要病因,如伴放线放线杆菌、直型弯曲杆菌、牙跟叶琳单胞菌、中间普氏菌、具核梭杆菌等都是致病菌[1]。目前治疗侵袭性牙周炎的方法主要是使用抗生素治疗,情况严重者需要进行翻瓣刮治术[2]。我院采用牙周基础治疗法治疗侵袭性牙周炎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12月到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患者年龄分布为17~48岁,平均年龄为26.39±3.32岁;男性29例,女性31例;局限性侵袭性牙周炎23例,广泛性侵袭性牙周炎37例。排除合并患有慢性疾病和严重系统性疾病、妊娠和哺乳期、半年内接受过牙周治疗、1个月内服用过抗生素、吸烟的患者。
1.2 诊断检查
拍摄全口根尖片,检查患者的天然牙的牙周探诊深度、探诊出血指数、附着水平、牙齿松动度和菌斑指数。牙周探诊深度检查位点在近中颊、颊正中、远中颊和舌正中,出血指数的检查位点在颊正中和舌正中。
1.3 牙周基础治疗
1.3.1 控制急性炎症
给予急性炎症期患者甲硝唑、阿莫西林和维生素以控制炎症,采用浓度为3%的过氧化氢局部冲洗口腔牙齿,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涂抹于牙周袋内。
1.3.2 清除致病因子
待患者牙周急性炎症得到有效控制后,通过仪器设备对患者牙周炎情况进行检查,通过各项检查诊断患者牙周炎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龈下刮治和龈上洁治,根面平整术以及调牙合的综合治疗。
1.3.3 固定松动牙齿
对患者用舌侧夹板固定的调牙合方法保持牙齿固定,牙周基础治疗的头3个月每月进行1次,定期复查,以后每3个月进行1次定期复查,详细地检查和记录矫治疗效和牙周情况。
1.3.4 健康教育
在牙周基础治疗过程中,对患者普及牙周知识和进行健康教育,采用科普讲座等多形式地向患者宣传牙周炎诊疗常识,使患者保持口腔卫生和定期复诊。
1.4 疗效观察
记录和分析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和治疗3个月的牙周探诊深度、探诊出血指数、附着水平、牙齿松动度和菌斑指数。牙齿松动程度分级参考文献[3],前后摇动或左右摇动牙齿<1mm为I度松动,前后摇动和左右摇动牙齿<1mm为II度松动,前后摇动、左右摇动和先后摇动牙齿均<1mm为III度松动。
1.5 统计学处理
计量数据均以均值±标准差标示,用SPSS 14.0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数据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 表示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 表示数据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如表1和表2所示,经过牙周基础治疗后,60例患者的牙周探诊深度、探诊出血指数、附着水平、牙齿松动度和菌斑指数均有明显改善。牙周探诊深度、探诊出血指数、附着水平、牙齿松动度和菌斑指数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和治疗3个月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患者均进行菌斑控制、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松动牙齿固定术等牙周基础治疗及全身抗生素治疗。60例患者的牙周探诊深度、探诊出血指数、附着水平、牙齿松动度和菌斑指数均有明显改善。牙周探诊深度、探诊出血指数、附着水平、牙齿松动度和菌斑指数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和治疗3个月上有显著性差异。牙周基础治疗能有效控制侵袭性牙周炎症、治疗侵袭性牙周炎,疗效确切,但需持之以恒。牙周基础治疗基本适用所有牙周炎,包括慢性牙周炎和各类型侵袭牙周炎[4]。
参考文献
[1]赵红宇.侵袭性牙周炎病因及临床研究现状与进展[D].郑州大学,2006.
[2]张研.侵袭性牙周炎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J].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181-184.
[3]李磊丹,李超伦. 牙齿松动度的测量方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1,1:112-114.
[4]周婷,谢萍,徐屹,丁一.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临床指标及5种牙周可疑致病微生物的影响[J]. 口腔医学研究,2012,1: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