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嘎旗包虫病防治项目预防效果评价

2015-07-09 20:04王海英胡俊琴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包虫病效果评价防治

王海英 胡俊琴

【摘 要】目的:评价包虫病防治项目实施以来的预防效果,为今后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五年来群众防治知识知晓率、家犬感染率、儿童感染率三项指标的逐年对比,评价防治效果。结果:五年来群众防治知识知晓率有了明显提高,家犬感染率、儿童感染率有了明显下降。结论:我旗包虫病防治项目取得了显著效果,发挥了预防作用。

【关键词】包虫病;防治;效果评价

包虫病是一种因棘球蚴绦虫幼虫寄生在人体或者动物体内所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疾病,该疾病严重地危害到人类与牲畜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并且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重大传染性疾病,当前我国也将包虫病纳入到国家重大免费传染病的救治范畴中[1]。2007年至2011年我旗实施了“中央补助地方包虫病防治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工作,开展了以群众健康知识宣传、家犬驱虫管理为主的预防工作,我们对五年来的预防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现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来源于疾控中心五年来包虫病防治项目基线调查结果。

1.2 方法

2007年至2011年每年进行一次群众防治知识知晓率、家犬粪棘球蚴绦虫抗原感染率和8~12岁儿童棘球蚴感染率调查。

1.2.1 犬感染的情况调查

随机抽取一个行政村,每个村都按照犬驱虫登记卡运用系统随机抽查的方法,在养犬户当中每户都抽取一份犬粪作为样品,一共抽取20份,若是不足则在邻村中补足份数,运用粪抗原检测手段,观察犬粪感染的各项指标。

1.2.2 家畜的感染情况调查

抽取本旗的屠宰场,检查不少于300只羊的肝与肺,做好记录之后计算其感染率,仔细观察每一叶肝与肺的表面。在触摸时观察其实质内是否有硬结,若有硬结经过实施剖检,辨别细粒棘球蚴钙化灶和水泡带条虫与肝片吸虫所带来的损害。

1.2.3 人群感染的情况调查

应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本旗一所小学当中的50名小学生,采集其指尖与耳垂或者静脉的血样,通过血清学手段对棘球蚴血样进行检测,观察其抗体,检测的方法与试剂必须相对固定。

1.2.4 病人感染的发现

运用影像学检查(X线与B超等)和血清学的检查手段,展开人群中包虫病的调查,并以《包虫病的诊断标准》作为参照依据进行诊断。

1.3 统计学分析

对本组所有数据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来分析,计量资料由(χ-±s)表示,计数资料由χ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由t进行检验,若P<0.05,就代表组间对比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项目实施五年来,2007年与2011年相比较,群众防治知识知晓率由18.40%提高到51.80%、家犬感染率由11.33%下降到2.05%、儿童感染率由8.00%下降到0.87%。见表1。

3 讨论

包虫病是棘球蚴病的俗称,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在我国主要有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引起的囊型包虫病和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引起的泡型包虫病[2]。目前我旗只有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引起的囊型包虫病流行,家犬是人群最为主要的传染源。我旗属于纯牧业边境旗县,家犬数量多,牧民卫生习惯较差,卫生防护意识不高,很容易引起感染而发病[3]。

对于包虫病治疗可采用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药物治疗要求各旗完成300例新发现包虫病病人的免费阿苯达唑乳剂治疗任务,对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的病人,每隔半年进行一次影像学的复查,对治疗的疗效进行评估,确定是否需要继续实施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要求要确定符合包虫病外科治疗条件的医院作为定点免费外科治疗医院,落实对包虫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工作任务。同时还要落实好传染源管理与驱虫等工作,加大加深健康教育的工作力度,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试行)》要求,对包虫病的流行区当中的所有犬只及时进行登记与管理, 每月定期对犬只采取吡喹酮药物继续进行驱虫,对犬粪抗原及时进行检测。

五年的家犬驱虫管理以及群众健康知识宣传,在减少传染源的同时也提高了牧民群众的防护意识,这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使人群的感染率有了显著的下降[4],人群感染率的大幅度下降使发病率得以降低。

通过上述研究可以看出,在项目实施的五年里,群众防治知识知晓率由18.40%提高到51.80%,家犬感染率由11.33%下降到2.05%,儿童感染率由8.00%下降到0.87%。由此可知,积极探讨包虫病的发生机制,加大调查的力度,加大政策的免费救治支持,积极探讨有效的防治对策,对于有效地提高对包虫病的认知度与提高防治的效果,确保人类和牲畜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方丽梅,黄菱,李燕兵,等.宁夏西吉县中小学生包虫病感染情况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2,12(8):5244-5246.

[2]泽科卓玛,刘勇,张敏,等.牦牛脑包虫病的治疗与预防[J].草业与畜牧,2012,5(7):214-215.

[3]吴丽文,李凡卡,韩菲,等.2005—2011年新疆兵团农九师包虫病疫情分析[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12,35(5):724-726.

[4]韩菲,王炳全,王立杰,等.2005—2011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包虫病网络直报情况分析[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12,36(5):6718-6720.

猜你喜欢
包虫病效果评价防治
包虫病科普课堂:认识它 预防它 根除它
120例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肝脏射频消融术应用全面细致化护理的效果评价
精细化管理应用于医院病案管理中的效果评价
健康中国,哪儿都不能落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