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能+罗连祥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贵州苗族社会的发展,贵州苗族传统文化发生了剧烈变迁。在引起贵州苗族传统文化变迁的诸多因素中,由教育发展而引起的苗族文化主体理性的变化是导致贵州苗族传统文化变迁的内在根源。
关键词:贵州苗族地区;教育发展;传统文化变迁
贵州苗族传统文化的变迁不仅受到客观外部环境的深刻影响,同时也与文化主体自身的主观因素密切相关,人们将这种主观因素称为“生活理性”。那么,何谓生活理性呢?所谓生活理性,是指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超自然存在、人与文化等的关系中形成的某些价值取向和行为规则,这些价值取向和行为规则主要包括积极适应现实环境,勇于改变历史传统,追求特定价值需要的实现等。生活理性是引导人们调整自身的观念与行为以适应现实环境和自我需要的理智性力量,是利用和创造文化事项为具体生活服务的一种行为态度和思想自觉。生活理性根植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实践当中,体现的是人民群众追求衣、食、住、行等现实需要的满足,文化主体生活理性的变化是文化变迁的内在根源。随着改革开放以来贵州苗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当地苗族民众的生活理性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主要从文化主体适应理性、经济理性、价值理性的变分析说明贵州苗族传统文化的变迁,为人们了解苗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变化提供全新的视角。
一、文化主体适应理性的变化导致苗族传统文化变迁
文化与文化主体的生活实践水乳交融,文化既是满足文化主体当下生活的手段和工具,同时又是文化主体对现实生活主观选择的结果。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文化主体现实生活对文化客体的需求,在这个意义上讲,文化主体的现实生活需要及其发展变化是文化发展变迁的内在动力。有关研究者虽然对“生活适应”(简称适应)的界定各不相同,但他们对“生活适应”的看法基本一致,认为“生活适应”就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这种过程既是个体为维持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而改变自己行为的一种连续性历程;同时也是一种内在的状态,是逐渐发展并且永无止境的过程[1]。从这个意义上讲,适应理性是文化主体在现实生活实践中主动调整和变革自身的观念与习惯,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立场和态度。在当代社会,贵州苗族人民的适应理性主要包括对现代新生产生活方式的适应和对当代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的适应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指对非农生产生活方式的适应,后者则主要包括对现代主流文化事项的仿效。贵州苗族礼仪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农耕文化,在当今日益发展的工业社会中不占主流,亦可以说是一种处于边缘境地的亚文化体系。在现代化进程中,贵州苗族民众为了与其他民族尤其是汉族进行平等交往,他们在交往过程中常常隐匿自身的文化身份和传统习惯,而以社会主流文化的特征和行为方式进行交流,以此消除交往障碍和心理隔阂。正是在这种文化心理的支配下,许多苗族传统文化在与现代主流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逐渐消失。
第一,对现代汉语的适应导致苗族语言文化衰落。改革开放后,贵州苗族地区教育发展使广大苗族青少年有机会接受学校教育,许多苗族青少年学习汉语并熟练地使用汉语进行交流,他们逐渐变成了“双语人”。进入21世纪,即使是七八十岁高龄的苗族老人,他们也能使用当地汉语方言进行简单交流。随着汉语使用范围的扩大,贵州苗族村寨中的双语人变得越来越少,说汉语的苗族民众越来越多。苗族语言传承的衰微,使贵州苗族语言文化以惊人的速度消失。
第二,对现代汉族服饰的适应导致苗族服饰文化衰落。20世纪90年代末,在现代化和城镇化的推动下,贵州苗族社会被卷入了现代化的进程中。为了适应主流社会的生活方式,贵州广大苗族青少年主动放弃自己的传统民族服饰,改穿汉装,苗族传统服饰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当代贵州苗族青年对本民族传统服饰的普遍疏离表明他们在与汉族人民的长期交往中逐渐认同并接受了汉文化,这是当代贵州苗族青年对汉文化价值观念积极适应的结果。
第三,对现代婚恋习俗的适应导致苗族婚恋文化衰落。改革开放后,贵州苗族民众的传统文化观念逐渐被打破,他们对异质文化具有了更强的包容性。在这样的环境下,不仅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摧残着贵州苗族传统社会缓慢的生活方式,使当地苗族传统婚礼习俗简化,而且现代社会频繁的人口流动和异质文化的融合破坏了贵州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环境,使苗族传统婚礼习俗走向衰微。
二、文化主体经济理性的变化导致苗族传统文化变迁
第一,经济理性的发展导致苗族文化主体丧失。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贵州苗族民众的经济发展意识不断增强。广大苗族青壮年纷纷走出家门外出谋生,他们长期脱离本民族传统的生活习俗,脱离苗族村寨的传统文化环境,在异质文化的熏陶下渐渐背离本民族传统文化。苗族文化主体从乡村流向城市,必然促使部分苗族传统文化走向消失。
第二,经济理性的发展导致苗族传统节日文化衰竭。改革开放后,随着贵州苗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当地苗族民众千方百计开发利用传统节日发展地方民族经济。为迎合旅游发展需要,节日来临前地方政府组织苗族青少年集中进行迎宾礼仪、传统服饰传穿戴和酒礼歌等培训。节日期间,历经培顺的苗族青年穿上传统民族服饰在村边路口迎接客人,向客人唱“拦路歌”,让客人喝“拦路酒”,礼仪古朴,民族文化氛围十分浓烈。从表面上看,开发利用苗族传统节日有利于苗族文化的繁荣和复兴,但是利用节日文化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所引发的文化变迁现象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第三,经济理性的发展导致苗族传统民居服饰式微。改革开放后,一方面,随着贵州苗族社会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部分木工师傅外出务工,苗族乡村从事木工业务的人数减少。许多苗族民众只能仿照汉族楼房样式修建房屋,新建的汉族洋房改变了苗族吊脚楼的传统结构。另一方面,随着我国轻工业纺织技术的发展,大量汉族服装销售到贵州苗族地区。苗族民众为了降低制衣成本和节约劳动时间,他们宁愿到市场上购买服装,苗族传统服饰逐渐被汉装代替。苗族传统民居服饰的消失,使苗族传统文化所依存的外部环境遭到破坏,苗族传统文化随之消逝。endprint
第四,经济理性的发展导致苗族传统酒礼文化淡化。改革开放后,一方面,随着贵州苗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米酒的生产和销售规模日益扩大,人们可以直接到市场上购买各类酒水。广大苗族妇女认为传统酿酒工艺既耗时又费力,因而她们逐渐放弃了苗族传统的自酿米酒的习俗。贵州苗族家庭传统酿酒习俗遭到抛弃,随之而来的苗族节日酒礼、婚丧酒礼、祭祀酒礼等习俗也日趋淡化。
三、文化主体价值理性的变化导致苗族传统文化变迁
“价值”一词是经济学、伦理学、美学等诸多学科广泛使用的概念。在通常的理解中,价值与理性的意指、旨趣和致思方向各有不同。理性的探索主要指向求真的过程,价值的关怀则关联着向善的过程。但是自哲学产生后,价值就意指“客体的存在、作用以及它们的变化对于一定的主体需要及其发展的某种适合,接近或一致。”[2]此时,“理性与价值及其所内含的真与善之维便与智慧的探索结下不解之缘。”[3]当价值与理性结合起来形成价值理性时,这种理性便被赋予了新的意义。那么,究竟何谓价值理性呢?价值理性是指“主体在具有一定现实性的计算、计划基础上对特定价值目标进行确信、欲求的主观态度和取向”,是“人类所独有的用以调节和控制人的欲望和行为的一种精神力量。”[4]改革开放以来贵州苗族社会教育发展所带来的苗族民众价值理性的变化,必然导致苗族传统文化的变迁。
第一,苗族文化主体价值理性的变化导致苗族建筑礼仪被遗弃。改革开放后,在贵州苗族地区,现代砖混结构的汉族楼房逐渐流行起来。当地苗族民众将汉族洋房看作是舒适、美观、整洁的居住环境的象征,他们认为拥有现代汉族楼房就意味着拥有一定的身份地位。在这种价值理性的支配下,一旦他们拥有经济实力和建房需要时,他们就会竞相修建现代汉族楼房。贵州苗族传统民居被抛弃,从而导致苗族传统建房礼仪消失。
第二,价值理性的变化导致苗族服饰礼仪汉化。改革开放后,贵州苗族与汉族及其他民族的交往日益扩大,汉族服饰不断渗透到贵州广大苗族地区。当地苗族人民认为汉装款式多元、设计合理,既美观大方又穿着方便,具有时代化特色。随着贵州苗族民众审美观念的变化,他们纷纷改穿汉装,当地苗族民众对本民族传统服饰的背离,必然导致苗族传统服饰礼仪的衰落。
第三,价值理性的变化导致苗族信仰礼仪衰微。改革开放后,科学技术和国家教育逐渐在贵州苗族地区普及,在科学精神和无神论思想的熏陶下,当地苗族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部分苗族民众开始反思神灵的力量,并对神灵信仰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出质疑,将部分灵信仰和传统巫术视为迷信。贵州苗族民众信仰思维方式的转变,表明他们对苗族传统信仰文化的价值判断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是导致贵州苗族民间信仰礼仪衰落的重要原因。
总之,文化并不是与人相分离的外在客体,人在文化中,人化世界就是文化世界。文化主体并不是要刻意固守或改变自身的文化形式,他们在不断改变自身生活实践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创新或改变着自己的文化形式。随着文化主体生活实践的变化,当他们不再把陈旧的文化习俗作为其现实生活的导向时,文化的原生价值和意义也开始消失了,陈旧的文化形态就会被新的文化事项所置换。因此,只有深入分析苗族文化主体在生活实践中行为逻辑和观念图式的变化,才能真正揭示出苗族传统文化变迁的内在原因。
参考文献:
[1] Arkoff A.Adjustnent and mental health MoGraw-Hill Book Company,New York,1988:95-96.
[2] 谭鑫田,等.西方哲学词典[K].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212.
[3] 杨国荣.理性与价值[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2.
[4] 吴增基,等.理性精神的呼唤[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