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园林景观取名

2015-07-09 23:50高雨薇
绿色中国·B 2015年5期
关键词:省亲大观园山庄

高雨薇

对园林设计者来说,设计一处优秀的景观不难,为作品取一个贴切的名字则不那么容易。对游赏者来说,一个揭示景观特色的名字可以作为切入点,引领其停顿、思索,体会意境。

搜索“园林景观取名”,看到的大多是“园林取名汇总”、“园林取名必看”等信息,这些信息无一例外都是把中国古典园林各种景观的名字简单地收集在一起,分析内容极少。因此,我将自己在读《红楼梦》大观园时的一些心得记录下来,希望能够为园林设计者给景观命名提供参考思路。

暗示园林景观的观景方式

在《红楼梦》中,嘉萌堂、凸碧山庄、凹晶溪馆为一组祭月赏月的建筑群,是大观园中偏于素净的景区。

其中,嘉萌堂位于山角之下,“焚着斗香,秉着风烛”,是“祭月”的场所。贾府众人中秋赏月在此小憩,贾母八十大寿曾在此上香。

凸碧山庄位于山脊之上,用于登高赏月。《红楼梦》中关于凸碧山庄的描述为:“赏月在山上最好,因命在那山脊上的大厅上去……从下逶迤而上,不过百馀步,至山之峰脊上,便是这座敞厅。因在山之高脊,故名曰凸碧山庄。”(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现有研究多由此认为凸碧山庄位于嘉萌堂后面的山上,作为全园中轴线的末点。这符合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原则——在中轴线的终点以山结束,并在山上中轴线的末端建亭。

作为凸碧山庄的退步和对景建筑,凹晶溪馆隐匿在凸碧山庄所在山之山怀的近水低洼处,前有皓月清波,是临水赏月之所。“天上一轮皓月,池中一轮水月,上下争辉,如置身于晶宫鲛室之内。微风一过,粼粼然池面皱碧铺纹,真令人神清气净。”凹晶溪馆虽不如在山上看的真,却妙在能同时欣赏到天上人间两轮明月,与山上的凸碧山庄一上一下,一高一低,分享着月色之美。史湘云和林黛玉中秋联句就是在这里。且有“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这样的好句对出(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

凸碧、凹晶这两处新颖别致又不落俗套的题点体现了景点名称与观景方式的关系。关于“凹”与“凸”,《红楼梦》有这样一段对话:“这山之高处,就叫凸碧;山之低洼近水处,就叫作凹晶……可知这两处一上一下,一明一暗,一高一矮,一山一水,竟是特因玩月而设此处。有爱那山高月小的,便往这里来;有爱那皓月清波的,便往那里去……”(第七十六回黛玉、湘云二人中秋夜联诗)

这段对话非常重要,不仅解释了“凹晶”、“凸碧”命名的缘由,还点出了“凸”、“凹”所代表的观景(赏月)方式的不同——仰视的、远距离的山上月和俯视的、近距离的水中月。

凹晶溪馆与凸碧山庄都以月景为主题。单看景点本身其实非常平淡,“房宇不多,且又矮小”。这处所似乎淡雅得只宜赏月,景观设计来说也比较简单,甚至可以说是简陋。其特别之处是引入了自然界的元素——月亮。这样一来,从月亮初现,到缓缓上升,再到明月当空、下降,观赏者从时间的变化中获得空间进程的流动美,其中隐藏着一种心理期待。而月有阴晴圆缺,在一年当中的不同时间段来这里赏月,所得之景是不同的,这使得景观中的元素有了形态上的变化。再有,这里充分运用了自然光,把月光作为景观背景烘托式的补充,似给景观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且用低矮、朴素、不起眼来陪衬月亮,不喧宾夺主,才能够突显出主要元素的精彩。

以上原因都使得凹晶溪馆和凸碧山庄这两处景观新颖别致,也给园林设计者以启发——把自然界的元素融入到园林景观中。由此,设计师还可以拓展至其它要素,诸如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叶片上汇集的露珠,月光、日光下的光影变化等等。运用自然的光线、通过时间、四季的变化来设计景观,这样的景观才有变化、才能给游赏者以心理期待。

另外,关于凸碧山庄植物的选择也有学问。从第七十六回得知,凸碧山庄特为赏月而建,山之峰脊上是开阔的敞厅,周围种有桂花。为什么选择种桂花呢?我们知道,凸碧山庄和凹晶溪馆都为赏月而建,平时较少人来往,因此才会“石上苔滑”且“只有两个婆子上夜”。而桂花花期在秋季,尤其是仲秋时节,丛桂怒放,清可绝尘,浓能远溢。若在夜静轮圆之际,把酒赏桂,那才更令人神清气爽。第七十六回就有这样一段描述:“只听那壁厢桂花树下,呜呜咽咽,悠悠扬扬,吹出笛声来。趁着这明月清风,天空地静,真令人烦心顿解,万虑齐除……大家都肃然危坐,默默相赏……”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凹晶溪馆与凸碧山庄在最初建造之时就已经预先安排好了观景方式,对于观景的地点、时间都做了统一设计,这样细致的考虑通过新雅的题点暗示给游赏者,由此才成就了大观园中又一处经典的景观。

说明景观的建造目的

大观园是特为元妃省亲而建的,其匾额楹联直接体现这种“功用性”。大观园的宫殿式建筑包括体仁沐德厅、省亲别墅石牌坊、大观楼。其中,大观楼为正楼,是元春省亲时亲属行觐见礼的场所。东边有飞楼“缀锦阁”,西边有斜楼“含芳阁”。这些建筑气势宏伟,既有皇家之富丽,又有仙境之脱俗。其匾额楹联的主要目的是颂圣,属于应制类匾联。在《红楼梦》中,这样的景观有以下三处。

1.体仁沐德

这是贾元春省亲时下轿小憩处,也是她入大观园见到的第一个匾灯。原著描写如下:“只见院内各色花灯烂灼,皆系纱绫扎成,精致非常。上面有一匾灯,写着‘体仁沐德四字。元春入室,更衣毕复出,上舆进园。”(第十七至十八回,237页)

体,领会;沐,受恩泽;仁是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可当仁爱看;德在此为恩德。仁是从执行政策的角度上考虑的,德是从执政者的品行上考虑的。”仁德常常合用,如《淮南子·缪称训》:“善之由我,与其由人,若仁德盛者也。”《后汉书·鲁恭传》:“进柔良,退贪残,奉时令。所以助仁德,顺昊天,致和气、利黎民者也。” 唐韩愈《论孔戣致仕状》:“此诚陛下仁德之至。”

作为娘娘省亲用的大观园,体仁沐德匾额表达了贾府众人对元妃的尊重,更是整个贾府对皇室的“仰视”态度与感激之情——园中的香烟缭绕,花彩缤纷,这灯光相映、细乐声喧的太平气象,都要归功于皇帝的仁德呀!

2.省亲别墅

省亲别墅为正殿前石牌坊上的匾额,正殿后面是大观楼及东西配楼。省亲别墅是大观园主景,是元妃省亲活动的主要场所。整个院落充满了皇家园林金碧辉煌、雍容华贵的气派。

《红楼梦》原著中有两次具体描写。第一次是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行不多远,则见崇阁巍峨,层楼高起,面面琳宫合抱,迢迢复道萦纡,青松拂檐,玉栏绕砌,金辉兽面,彩焕螭头。”第二次是贾妃省亲:“便见琳宫绰约,桂殿巍峨。石牌坊上明显‘天仙宝境四字,贾妃忙命换‘省亲别墅四字。”

“省亲别墅”这四字改的非常朴素平实,仅说明建筑用途。而原准备题“蓬莱仙境”、“天仙宝境”,也并非夸张。因为在写到省亲别墅石牌坊时,以作者的语气直接题了这样一联:金门玉户神仙府,桂殿兰宫妃子家。虽然未提到这一联是石牌坊的楹联,不过从上下文来看,它应该是配 “天仙宝境”的。桂、兰都是有香气的草木,“桂殿”又指月殿仙宫。上联说这建筑如神仙的居处, 金碧辉煌。下联说建筑周围弥漫着兰草桂花的芳香, 宛若仙境。“宝玉见了这个所在,心中忽有所动,寻思起来,倒象那里曾见过的一般,却一时想不起那年月日的事了。”这里是通过与太虚幻境相仿佛这种描写来暗示“省亲别墅”一带的场地金碧辉煌,芳香氤氲,建筑富丽堂皇,不同凡响。

3.顾恩思义

此为贾元春所题大观园正殿匾额。对应楹联:天地启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

赤子, 本指初生的婴儿, 因婴儿肤色呈粉红。封建社会的伦理将君臣关系视同父子, 故也称百姓为赤子。苍头,原指老年的奴仆, 老年人, 后泛指老百姓。感戴, 感恩戴德。旷典, 前所未有的大恩典。此联的意思是皇恩浩荡古今罕有, 百姓同感恩德, 天下共沐荣耀。这是皇家的口气,而且是贾府小姐“才选凤藻宫”后,受恩典允许回家省亲,以这样一个特殊身分特殊场合所特意撰写的,这就决定了这一应制匾联的特殊性——雍容华贵,感恩戴德。

原著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但见庭燎烧空,香屑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说不尽帘卷虾须,毯铺鱼獭,鼎飘麝脑之香,屏列雉尾之扇。”我们可以从书中描述贾府的豪华和轩昂的气宇中看到,大观园的规格气派完全可以同皇家园林圆明园中的某些建筑相雷同。

揭示建筑的形式、性质

根据笔者的粗略统计,现将大观园匾额中出现的建筑形式罗列出,见表1。

由上表可以看出,大观园通过匾额反映建筑物的形式,形式决定建筑的性质,而建筑的性质在某种程度上又决定了室内陈设,由此造成大观园各个建筑的室内陈设都各有千秋。在描写秋爽斋的室内陈设时,句句不离“大”字,用以表现探春豁达大度,大胆果断的性格。怡红院里绛云轩的室内采用“流动的空间”,五光十色、琳琅满目,大违我国传统建筑室内装修模式,恰到好处的表现了宝玉杂学旁收、离经叛道的性格。林黛玉的潇湘馆则是另一番景象,它采用整体化的设计以充分利用室内狭小的空间。因此可以说,匾额对建筑的概括是由外而内的。从建筑的体态、尺度,到建筑的室内布局、陈设,无一例外。

体现园林要素(植物、山、水)

1.植物文化

植物是古典园林设计的四大要素之一,大观园的景观名称与丰富的植物文化紧密相连。通过这些名称来体现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园林造景中显示其象征和寓意。

有直接点明植物名称的,如衡芜苑的“蘅芷清芬”,蘅、芷,都是香草名。衡芜苑一株花木也无,只有香草蘅、芷。

也有故意将植物名称隐起来的,如潇湘馆的“有凤来仪”,用一个“凤”字照应了潇湘馆的千芉翠竹,称颂使用者有“君子”的文采和风度,字面上虽未见“竹”,却做到了不着一“竹”字而把竹写得神态毕现。

还有用色彩代指植物,等待游赏者发现的,如怡红院的匾额“怡红快绿”。“红”、“绿”看似是在说色彩,实则还是写植物。“红”暗寓门前西侧的西府海棠;“绿”指东侧的芭蕉。红、绿二字统领怡红院内的一切景观,抓住红、绿这两个关键词,怡红院的庭院景观及室内陈设,乃至其主人贾宝玉的人物性格就都顺理成章的理解了。大观园中还有一处用色彩代指植物的景观红香圃。红香圃是三间小敞厅,非常适宜在春、夏季里赏花。“红”代表牡丹、芍药等植物,红香圃即因此而得名。

此外,大观园的树木和花卉还按其形、色、香而‘拟人化,赋予不同的性格和品德。主人公的品格与特定的花草树木的品格相一致,充分深入地体现中国植物文化。例如,竹子是黛玉的人格写照。林黛玉的清高与竹的精神气质相通,其叛逆的性格好似竹的不屈风貌。竹的外形、神韵,无一不与其性格交融、叠印。翠竹“青欲滴”且修长,仿佛林黛玉婀娜的身段和步态;脂砚斋侧批道:“此方可为颦儿之居。”“斑竹一枝千滴泪”又映衬林黛玉对爱情的执着。探春直接点明了这一层关系:“如今他住的是潇湘馆,他又爱哭,将来他那竹子想来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他做‘潇湘妃子就完了。”(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2.丰富的水景

大观园内的水景曲折有致,把各处景观串联起来,构成了有源有流的水系。且常常利用山岗、建筑、植物的综合布置形成山影、水影、柳影、月影,在水面上创造视觉艺术。这些水景的命名或写水的香气,或写水的声响,亦或是水的光与影,这样的表达方式取景贴切且委婉动人,也使得景观的意境内涵深邃无穷。

沁芳亭。沁芳溪是进入大观园后的第一处水景,溪上建了一座沁芳亭桥,桥上建有一个亭,称为“沁芳亭”。“沁芳”二字用得贴切,我们虽不能见到溪流的实景,但却能从“沁芳”二字中体会得出此处有涓涓细流。沁芳溪周围有桃花和杏花,不远处有葡萄架。这些花香味馥郁,给水增加了香气,使得游人在赏景的同时,也不知不觉经历了一场嗅觉的“盛宴”。

花溆。“花溆”一词应是从“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唐代崔国辅《采莲》诗)想来。这种步移景异的空间流动构成了花溆景观的一大特色。前面提到的荼蘼架、木香棚、牡丹亭、芍药圃、蔷薇院、芭蕉坞等都是花溆的铺垫,是快速略过的景观,这些景观到花溆忽然停顿下来,观赏节奏由急至缓、由浓转淡,惟有静静的水面涤荡心灵,就像音乐休止符一样戛然而止。这样的停顿虽是安静的,却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曹雪芹在有限的空间内尽量仿天然水景:萝港以外是人间世界,以里则是文人理想的世外桃源,也是贾宝玉向往的生活环境——与世无争,逍遥自在。

滴翠亭。滴翠亭本身只是大观园中一个湖心亭。想必是因为亭子倒映在碧绿的湖水中,才会想到“滴翠”二字。这水亭子是两层的,外圈是游廊,内圈是雕镂格子围合。雕镂格子使得这座湖心亭的空间流动起来,其水中倒影也应是灵动的,在阳光照射下,亭影与水面相融合,水面的粼粼波光又反射于滴翠亭本身,可以说是建筑与水的完美结合。这种以水造景的精髓是由匾额中的“滴翠”二字揭示的。

3.山的形态和作用

大观园的匾联虽然没有直接描写山,但几处奇特的景观都得益于山的形态和作用。

例如静谧的山崖景观芦雪广。广(音 yǎn),指就山崖作成的房子。一般来说,山崖罕有人迹,若是在夜里则更为安静。若是恰逢夜雪纷飞,芦雪广四面掩覆的芦苇和白皑皑的雪地全部白茫茫的一片,一派银装素裏的景象。再加上纷飞的雪片创造的隔音效果,可以想象,这是一处静谧、凄凉而又非常唯美的景观。

再如栊翠庵。翠,在这里指青绿的山色,亦泛指青山。

除了以上这些非常有名的景观外,大观园还有芍药圃(种植瓜果、花草的园子)、木香棚、蔷薇院、荼蘼架、柳叶渚(水中小块陆地)、杏子阴、花溆、荇叶渚、芭蕉坞(水边建筑的停船地)等自然景观点缀其间,形成疏密错落、波澜起伏的节奏感。这些作为连接性的景观在取名方面并没有用大量的典故去体现人文内涵,而是直接使用“植物名称+名词”的形式,使整个园林看起来不拖沓。

关于景观名称的形式(构造艺术)

除了上文涉及到的体现植物、山、水、建筑这园林四要素,大观园的景观名称(匾额楹联)本身的形式、材质、形状等也较为多样,不拘一格。从美学角度看,这些丰富的变化本身就为园林景观增色不少。涉及到的案例有藕香榭和稻香村。

藕香榭的楹联是黑漆嵌蚌的,其形式有所创新——是黑漆嵌蚌的,巧妙揉进“蚌”这种来自于水边的元素,很好的诠释了藕香榭的水景。我们在为园林景观取名时也可以考虑这种做法,在名称本身的物质形态上做文章。

而稻香村给人的感觉是“纸窗木榻,富贵气象一洗皆尽”。此处的田园农舍,一派郊野气色,引得游赏者有“归农之意”。这里的景观名称采用了门前酒幌的形式,而且用竹竿挑在树梢。庭院名称则在路旁留一石碣,托出许多“郊野气色来”(脂砚斋)。

总之,我们可以借鉴大观园景观的题名思路,致力于把植物、水、山、建筑这四个造园要素巧妙地展现在游赏者心中,暗示这四个要素的协调性与一致性,同时婉转地限制四要素的冲突,甚至可以把其他要素间的冲突转化为景观特色。还可以融入当地的历史传说、历史事件、民间传说、神话传说、古文献典故、人物等,以增加人文意趣。同时,还应注重名称本身的形式美,有所创新而不呆板,为景观添彩,从而淋漓尽致地诠释我们自己景观设计的主题。

猜你喜欢
省亲大观园山庄
重庆图书馆进驻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展览:带当年存托文献回家“省亲”
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长篇节选)
中国驻印大使夫人“省亲”记
雪夜山庄行(外二首)
莆田的女儿带着台湾女婿孩子省亲了
山庄春日
奥巴马7月回肯尼亚“省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