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甄姗姗
共同配送打开城市农产品物流未来之门
文/甄姗姗
目前,城市配送基础设施缺乏、管理机制不健全、组织化水平低、车辆装备技术标准化程度低及服务不规范等问题突出,与目前居民消费需求多样、高效、小批量、多批次的特点极其不适应。因此,提高城市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提高城市配送管理能力和发展水平迫在眉睫。
共同配送是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是一种追求配送合理化的组织管理策略,其本质是在配送中心的统一计划、统一调度下,通过规模化来降低成本,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
城市配送是物流的末端环节,是连接工业生产与居民消费的桥梁,是改善民生的重要领域,是保障城市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基础支撑。城市物流配送涉及的货物品类较多,主要包括农产品、纺织品、日用品、家具、家电等近20个货类。其中城市农产品物流量约占全国城市物流总量规模的60.3%。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交通发展“重客运、轻货运”,造成城市配送基础设施缺乏、管理机制不健全、组织化水平低、车辆装备技术标准化程度低及服务不规范等问题突出,与目前居民消费需求多样、高效、小批量、多批次的特点极其不适应。因此,提高城市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提高城市配送管理能力和发展水平迫在眉睫。国外先进国家发展经验表明,共同配送是提升城市配送效率,降低城市配送负面影响的有效方法之一,对提高货车装载率、降低物流成本、缓解交通拥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交通运输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配送管理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鼓励在大中城市发展面向流通企业和消费者的社会化共同配送,促进流通的现代化,为城市共同配送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由于农产品生产、消费过程的特殊性使其物流配送环节要遵守更为严格的时空要求,并表现出及时、高效、多批次、少库存等特点。
目前我国城市农产品物流配送主体多为批发市场、种植基地以及零售商等生产销售经营主体,业务外包比例低,因此物流配送过程中多采用以个体运输为主的配送模式。这种配送模式物流效率低、成本高,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同时还容易引发城市交通拥堵和货物集散地周边停车混乱问题。
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城市农产品主要来源于批发市场和种植基地。其中,批发市场是苏州市农产品配送的主要货源地,年配送量超300万吨,约占城市农产品总物流量的85%。但因大多数农产品批发市场位于城市郊区或周边城镇,农产品配送不得不选择汽车长途运输至批发市场(如南环桥蔬菜批发市场等),而后经商贩挑选后借助面包车或者三轮车运送至城市内的各个社区菜场(苏州城市有46个),或者由超市利用自有车辆从批发市场采购运送至超市自建配送中心或超市营业网点。这种以个体运输为主的配送模式具有鲜明的自发性和无序性,配送链条长而且容易中断,时效性差、物流成本高。
对种植基地而言,虽然配送对象相对集中,且多数基地融合物流中心功能,有专业的冷库储藏设备和配送车辆,但是由于单个基地的配送网点很多,且配送时间集中在清晨,因此在配送环节缺乏规模效益,车辆资源闲置、装载率不高的情况比较常见。
共同配送是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是一种追求配送合理化的组织管理策略,其本质是在配送中心的统一计划和调度下,通过规模化来降低成本,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
1.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共同配送方案
针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独有特点,方案可设计为进一步完善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功能,依托第三方专业物流企业、采取货运班车形式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共同配送。具体流程如下:
商贩、超市等采购人员到达批发市场后可先至配送中心领取统一标准的盛装箱和手推车,之后进入市场挑选商品,挑选结束后将农产品送至配送中心服务台交货并填写货单,配送中心工作人员根据货单所填目的地进行简单组货,并将货物调配至相应线路的班车。班车由专业第三方物流公司运作,定时、定线、定点发车,并可视当趟(次)货运量大小和货物性质选择相应吨位和车型的车辆,保证农产品配送的效率和品质。班车到达每一个配送网点时,网点人员凭货单(纸质或者电子版)取货,配送过程结束。如1所示。
图1 批发市场共同配送模式
2.城市农产品种植基地共同配送方案
针对农产品种植基地的特性,在方案设计上着力构建共同配送信息平台,依托专业物流企业有效整合种植基地及配送网点物流资源,积极推动基地农产品共同配送。共同配送信息平台可集中城市周边种植基地信息,包括基地位置、农产品类型、产出量及时间等,以及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和车辆的信息,包括价格、路线、配送时间、可供载重等,同时融合各配送网点的信息,包括配送地址、时间、种类、重量、包装要求、价格要求等。平台属半开放式,注册用户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如种植基地是经相关部门认定的菜篮子直供基地,专业物流企业是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认定的农村物流企业,配送网点信息也仅供注册用户查询。具体运作流程如下:
各配送网点登陆信息平台制作订单,经种植基地确认后,公开发布配送信息或者直接发送给某一农村物流企业。若是公开发布配送信息,平台可以自动匹配运力并将匹配信息同时推送给供需双方。物流企业将配送信息进行分解、汇总后,各网点分布合理规划的配送线路,并按照供需双方要求完成物流配送。
由于种植基地经营主体多为生产基地(园区)、农产品流通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且多数为政府“菜篮子”直供基地,其配送网点也相对固定,加上专业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这种方式更易于各方操作接受,能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以及资源利用率。
图2 种植基地共同配送模式
发展城市农产品共同配送涉及部门多、环节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结合实际推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障碍,现阶段可从多方面着手保障共同配送的顺利开展。
1.建立共同配送项目领导小组
发展农产品共同配送存在跨部门、协调难度大等问题,建议成立由发改、交通运输、农委、公安、城管、规划、国土、贸易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制定和协调农产品共同配送项目的前期规划、审批、建设和发展等工作,研究政策制定及督促落实。同时应明确各部门职责范围,建立定期会商制度,加强联动。
2.构建城市物流标准体系
包括城市配送车辆标准、城市物流运营标准,服务标准及其他相关标准,从而保障城市农产品共同配送高效有序快速发展。
3.完善城市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物流发展的基石,是物流发展的必要条件,建议尽快完善城市农产品共同配送基础设施相关规划,加快节点、配送网络、物流终端设施和城市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和政策保障。
4.培育农产品共同配送运营主体
鼓励冷链物流专业和农村物流企业通过跨部门跨行业的兼并、收购、联营等方式,成为城市农产品配送的龙头企业;建立城市农产品配送经营主体市场准入制度,规范市场秩序,提高服务水平,建立良好的运营环境;同时加快推进城市农产品共同配送运营试点,带动农村物流向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并对试点企业和项目给予政策倾斜,保障城市物流的健康发展。
5.加快城市物流配送信息化建设
加快城市物流配送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免费向各管理部门和社会企业提供,实现部门间管理信息资源及企业间供需信息资源共享,引导配送企业与农产品种植基地、批发市场、电子商务企业、企事业单位及公共配送调度平台信息资源的整合;建立城市物流配送综合运营指挥调度系统,充分发挥信息平台在城市物流配送运力调整、交通引导、供给调节和市场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同时借助于平台信息收集、处理和服务能力,撮合线上交易,缩短物流信息交换时间,降低物流交易成本。
6.出台城市农产品物流交通管理政策
交通政策是城市物流发展过程中的核心政策之一,对城市物流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针对目前城市配送行车难、停车难、卸货难等问题,建议实施通行证控制和装卸设施的管理措施,强化政府部门对城市物流的有效监管。尤其针对从事货运班车的车辆,政府根据投放计划每年预留相应机动指标予以统一定向解决;同时建立标准化城市配送车辆与通行证的增减挂钩机制,率先推进中心城市货运车辆的全面标准化。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运输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