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腾飞的引擎

2015-07-07 13:55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5年6期
关键词:职教河南职业院校

滔滔黄河,巍巍嵩山;锦绣中原,华夏之源。

历史上的河南,贾湖骨笛的横空出世、司母戊鼎的典雅厚重、洛阳杜康的酒香诗韵、三大名瓷的巧夺天工……有太多展现中原魅力的古老技艺享誉世界。

现如今的河南,长垣厨师、林州建工、邓州护理、信阳茶艺……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职教品牌叫响全国。

河南诞生了中国最早的制造业文明,河南培养了中国数不胜数的能工巧匠,职业教育在河南薪火相传、绵延赓续。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1949年的8所职业学校发展到现在的近千所,河南的正规职业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化蛹成蝶。

进入新世纪,随着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的全面实施,河南在中国经济版图中的分量日益增强,河南职业教育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承载着前所未有的历史重任。

放眼河南,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建设全国人力资源高地,需要职业教育;全面提升人口职业素质,提高人民群众就业质量,改善民生,需要职业教育;提高河南产业竞争力,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需要职业教育。

中共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同志说:“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既是最大的民生问题,又是带有战略性的根本性的发展要素;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

发展职业教育成为推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河南职教正进入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大发展时期。

大发展需要大思路。2008年,启动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与教育部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2010年,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与人社部共建全国技工院校改革试验区;2012年,确定“三改一抓一构建”和“六路并进”的新的职教发展思路;2014年,启动职教攻坚二期工程。

大发展需要大步伐。“一年一部署、一年一总结,一年一次会议、一年一份文件”的工作节奏,让“抓职教就是抓发展、抓经济、抓民生”在全省上下成为共识,让职业教育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大发展需要大投入。2008年,河南省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700多亿元,其中,全省公共财政投入职业教育经费496亿,实施基础能力建设项目400多个,职业院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有效提高了职业院校办学水平。

大发展创造新特色。以省校促会和行指委为指导、以职教集团为载体、以国际合作为引领、以经费激励为手段的强力推进校企合作的模式;以职教专家为龙头、以正高级讲师和教学名师为骨干、以技能名师工作室为平台的河南职教“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模式;以“职教强县(市)”创建活动为抓手,强化县级政府责任,持续推进农村职教的发展模式;通过品牌示范院校和特色院校建设项目带动,整合资源、并小撤弱,扶优助强、打造骨干的职业院校建设模式;打造一批应用技术型高校,推进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紧密结合,扎实推进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模式。五个模式体现了河南职业教育改革的新特色,在叫响全国的同时,提升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增强了职业教育的生命力。

大发展服务大民生。2008年,全省职业院校向社会输送技术技能型、高技能型应用人才471.7万人,开展职业培训2100多万人次,把约330万的初中毕业生培养成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2008年,河南省中、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保持在96%和90%以上,职业院校毕业生已经成为产业大军的主要来源和实体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为开放招商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力支撑。

展望未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河南省全面实施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对职业教育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在加快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征程中,河南职业教育必将承担更大的责任,也必将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发展职教,时不我待;乘风破浪,正当其时。

河南职教,大有可为;出彩中原,必有作为。

猜你喜欢
职教河南职业院校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