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姝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口腔疾病患者进行口腔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老年口腔疾病患者85例,对所选患者的口腔特点进行综合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口腔修复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①所有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均恢复良好。其中活动义齿修复59例(69.41%),固定义齿修复的患者数量为26例(30.59%);②接受全口义齿修复的患者为26例(30.59%),上半口义齿修复31例(36.47%),下半口义齿修复28例(32.94%);③随访结果显示有2例(2.35%)发生食物嵌塞,无复发病例。结论活动义齿及固定义齿是对老年口腔疾病患者进行口腔修复的主要方式,在术后加强保养及相关疾病的防范可进一步延长义齿使用时间,保障其生存质量。
关键词:老年口腔疾病;口腔修复;疗效
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与人们口腔健康意识的日益增强,老年口腔疾病患者的就诊率有逐年上升的变化动向。牙齿缺损及缺失是老年群体的常见口腔疾病[1],对于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极不利影响。为了进一步探讨口腔修复对于老年口腔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现选取85例患有口腔疾病的老年患者进行研究,其具体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于我院就诊的85例老年口腔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临床诊断后确诊。入选患者中男性48例,女性患者37例;患者年龄50~85岁,平均年龄(70.37±3.52)岁;口腔疾病类型:牙齿缺失12例,牙周病23例,龋齿27例,牙齿颌面磨损23例。所有患者在入组前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伦理学原则。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口腔修复治疗:①由专业口腔医师对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及评估,并将患者的口腔健康水平和生理、心理特点及其经济状况相结合,进而制定出高效可行的口腔修复方案;②对于有明显松动的牙齿及牙体残根进行拔除治疗,并对患有龋齿、牙周病及牙髓病等病症的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包括修牙、洗牙或补牙等,从而有效保证其他正常牙体的健康;③拍摄患者的局部或全牙牙片,尤其是对于患有下颌关节疾病的患者,更应拍摄关节侧位片[2],为后期的病情分析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④待患者的口腔疾病完成治愈,且剩余健康自然牙得到良好巩固后,对患者进行适宜的牙体制备,同时使用石膏进行牙槽印模,制备活动义齿或固定义齿,在义齿制备过程中可为其提供临时活动义齿[3],帮助维持患者的正常口腔活动;⑤将并发症控制在最低水平,并在确保患者牙槽骨无损伤的基础上,调节颞下颌关节的咬合关系,最后完成义齿的安装。
1.3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口腔活动恢复正常,且患者主诉无不适症状为治疗有效。所有患者均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统计患者发生食物嵌塞、病情复发的病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口腔修复疗效 本次研究中选取的85例患者在接受牙体修复治疗后,均恢复良好。接受活动义齿修复的患者为59例(69.41%),接受固定义齿修复的患者数量为26例(30.59%)。在进行活动义齿修复的患者中,上半口义齿修复患者31例(36.47%),下半口义齿修复28例(32.94%)。另有26例(30.59%)患者接受全口义齿修复。
2.2食物嵌塞及复发 所有患者出院后均建立随访档案,并通过随访收集相关数据。结果显示,85例患者中仅有2例患者由于口腔清洁工作不到位,而发生食物嵌塞,食物嵌塞率为2.35%。且所有患者的义齿均保养良好,在随访期间未发现有较相同的病症复发,口腔修复的疗效良好。
3 讨论
3.1老年口腔疾病患者的修复特点分析 近年来,随着口腔保健意识的不断普及,老年患者的口腔疾病检出率较之前有显著增长,其中以不同程度的牙体缺损或牙列缺失为主要疾病类型。有报告指出,到目前为止,老年群体中牙列缺失的发生率为54.83%[4],对患者的口腔咀嚼功能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导致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明显降低。因此在对老年口腔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综合评估患者的口腔及机体特点,并在确保疗效的前提下,制定可被患者接受的最佳方案,从而很好地促进患者咬合及咀嚼功能的恢复,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治疗目的。
故对老年口腔疾病患者进行口腔修复时,应将重点放在对健康牙体的保护及口腔正常功能的维持上,并把牙体残根或残冠的修复作为主要修复活动。活动义齿是修复老年患者口腔的首选方式,而固定义齿则是次要治疗方法,本组研究中共有59例(69.41%)患者进行活动义齿修复,26例(30.59%)接受固定义齿修复,且患者在修复后均恢复良好,无复发现象,与上述结论相一致。
3.2口腔修复后的保养要点 在修复后对口腔进行正确保养是确保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疗效的重要内容。修复后保养主要包括义齿保养及对牙周疾病的预防两方面,在义齿保养方面,患者应注意在饭后或进食其它有粘附性食物后,将义齿取下进行彻底清洁,以免由于食物残渣的残留而导致义齿及口腔的污染;同时使用者在晚间也应注意将义齿取下,并在清洗完毕后置于冷水中浸泡,以免在夜间使用义齿增加口腔组织的负担[6],影响口腔修复效果。
综上所述,在全面评估老年患者口腔健康状况后进行口腔修复,并在修复后加强清洁和牙周疾病预防,能够显著改善老年口腔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必须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潘鑫,王本才.80例老年口腔修复临床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0,06(8):90-91.
[2]李啸.240例老年口腔修复患者临床治疗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09(3):45.
[3]孔德让.老年口腔修复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23(8):114-115.
[4]白贵民.对老年口腔疾病患者进行口腔修复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07(8):281-282.
编辑/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