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泉,彭利军,李 莉
(中国海洋大学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山东青岛 266100)
特约专栏—大型仪器设备管理(Ⅲ)
提高高校大型仪器使用效益的实践与探索
王明泉,彭利军,李 莉
(中国海洋大学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山东青岛 266100)
分析了高校大型仪器使用效益不高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通过资源配置和制度建设促进大型仪器开放共享,通过有偿使用解决运行维护经费,通过培养和激励稳定管理队伍,通过效益考核促进工作开展,最终达到大型仪器使用效益提高的目的。
大型仪器;使用效益;提高利用率
编者按:2004年,国家发改委批准教育部“十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高等学校仪器设备和优质资源共享系统(CERS)”(发改社会[2004]2927号),其中“大型仪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重中之重。经过近2年的共同努力,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效果,于2006年8月通过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专家组的验收。2013年8月,教育部转发国家发改委批文,通知CERS实施二期建设计划,目前正处于二期建设的关键时期。本期《特约专栏》刊登中国海洋大学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处长王明泉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处长王杰副研究员和暨南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副处长周玉宇副研究员的文章,介绍他们对CERS建设先进的管理经验,供读者借鉴、参考。
大型仪器是高等学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物质基础,是创办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反映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1]。如何管好用好大型仪器,充分发挥其效益,已经成为众多高校关注的热点。我们在学习兄弟院校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海洋大学的实际情况,认真实践,总结了提高大型仪器使用效益的基本途径和具体做法,与同行交流讨论,共同提高。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加大,尤其是“211工程”、“985工程”等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经费项目的实施,许多高校陆续购置了先进的大型仪器,而且越来越呈现出数量多、增长快、比重大的特点。根据高等学校实验室信息统计数据显示:2006—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科研仪器数量年均增长率为9.27%,金额年均增长率为13.92%,到2013年末,单价800元以上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共约1 800万台件,总金额达2 200亿元;其中,大型仪器的比重不断增加,台件和金额年均增长率都超过10%,增速较快的主要集中在40万元—200万元之间的大型仪器,年均增长率近14%[2]。
中国海洋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也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截止2014年底,单价10万元以上的教学科研大型仪器达到1 450台件,总值约6亿元,占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的52%。随着科研需求的不断提高,大型仪器也凸显出“四高”,即:购买和建设成本高、专业化程度高、精准度高、使用条件要求高[3]。
高校大型仪器数量越来越多,但是,使用效益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教育部直属高校4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使用状况调查显示,良好状态约占1/3,2/3的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还有待提高,综合效益偏低的设备约占1/3左右[4]。以中国海洋大学为例,学校按照教育部高校实验室信息统计的要求,每学年对03类4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的使用状况进行摸底调查,2013—2014年调查结果如下:学校共有03类4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226台件,达到定额机时的为104台件,不到50%。分析全国高校数据,发现大型仪器使用效益不高的问题主要原因如下。
2.1 资源配置不合理,大型仪器共享不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指出:“总体上看,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科技资源配置分散、封闭、重复建设问题比较突出,不少科研设施和仪器重复建设和购置,闲置浪费比较严重,专业化服务能力不高。”高校在国家科研仪器的建设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众多高校中,存在着仪器设备分散建设、重复购置的现象,还有一些大型仪器处于封闭、半封闭或被“垄断”的状态,更有甚者有少数人视其为私有财产,“谁买谁用”,设备放置在自己的实验室中,没有对外开放,别人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这样既导致大型仪器使用率低,又导致其他人员对同类设备的重复购置,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2.2 缺乏配套的实验技术队伍,对大型仪器的管理不善
只有好的设备而没有好的队伍,设备是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5]。现在很多高校存在着实验技术人员缺乏、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不合理、缺乏管理与技术培训机制、缺少高水平实验技术领军人物等问题,由于考核内容与晋职要求存在矛盾,又导致了现有实验技术队伍出现不稳定的现象[6-7]。中国海洋大学作为一所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专职实验技术人员只有200人,拥有博士学历的9人,仅占4.5%;拥有高级职称的35人,仅占17%,与教师所占比例相差甚远。这种情况其结果便出现了现代化的大型仪器数量越来越多,但是却缺乏高素质的实验技术人员进行管理的局面,许多高精尖的大型仪器放在教授实验室,由研究生代为封闭式管理,既不利于开放共享,也不利于大型仪器功能的开发。
2.3 运行维护经费不足,大型仪器的使用效益不高
高校大型仪器在购置前通过对技术指标、经费需求等内容进行论证,通常能够获得较为合理的购置经费,完成采购计划,然而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维修、维护等经费却无法在年度预算中得到支持[8]。根据统计,中国海洋大学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11亿元,近几年年均增长超过1亿元,而每年维修、维护费仅300万元左右,不足设备原值的0.3%。大型仪器在日常的维修、维护中缺乏资金,导致设备损坏后不能及时维修,造成闲置。
分析了大型仪器使用效益不高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达到提高大型仪器使用效益的目的。
3.1 完善投入机制,建设大型仪器共享平台
为提高大型仪器使用效益,从国家到地方主管部门都提出了加强开放共享管理的要求。各高校也都根据自身现状,加强管理,其管理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集中管理,采用专管共用、资源共享的模式;另一种是分散式管理,“谁买谁管”,仪器和人员分散于不同的院系或实验室,通过信息化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在实际运行中,第二种模式的开放共享程度明显不如第一种[9]。因此,大型仪器建设之初就应考虑是否有利于今后开放共享的问题,这就要求学校管理部门对大型仪器的建设应站在更高层次上进行战略部署,避免重复分散的建设[10]。
近年来,中国海洋大学制定了科学的大型仪器建设制度,优化配置,集中建设了高性能计算机、核磁、质谱等大型仪器共享平台,使有关教授从繁琐的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实现了专管共用、资源共享,这就大大提高了大型仪器的使用效率。目前,平台内的大型仪器使用机时大多数超过了教育部规定的定额机时,个别甚至满负荷运转,支撑了多个高水平科研项目的开展。今后,学校将进一步统筹规划、规范建设,逐步建成布局更合理、管理更科学、共用共享、高效运行、综合集成的大型仪器共享平台[10]。
3.2 加强管理制度建设,推进大型仪器开放共享
为促进大型仪器的开放运行,许多高校出台了大型仪器共享管理办法,并经高等学校仪器和优质资源共享系统(CERS)项目管理中心遴选,形成“高等学校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制度选编”。通过制度建设,建立起大型仪器共享管理体系,完善运行机制,制定设备开放实施流程,并为共享提供技术平台和服务保障。同时,国家、省、市也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大型仪器设备开展校际之间或面向社会开放共享。
中国海洋大学自2008年起成立了大型仪器使用管理委员会,制定了大型仪器有偿使用管理办法,建设了大型仪器共享管理系统,通过几年的运行,开放共享、有偿使用的氛围在校内已形成。截至2014年底,近千台大型仪器加入了学校共享管理平台开展测试服务。同时,学校遴选优质仪器,加入山东省、青岛市的大型仪器协作服务平台及教育部仪器设备和优质资源共享系统,对外开展服务,提高使用效益。山东省、青岛市还分别通过发放创新券或共享补贴等方式,鼓励大型仪器开展共享服务,我校积极参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连续多年被评为山东省、青岛市大型仪器协作先进单位。
3.3 建设人才队伍,提高大型仪器管理水平
实验技术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大型仪器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之一。我校针对人员队伍青黄不接、队伍不稳的现状,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初步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人才队伍,通过提高待遇、理顺体制稳定管理队伍,通过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通过激励增强人员创新精神。
为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中国海洋大学设立了实验室研究基金,每年投入20万元,通过项目的方式支持大型仪器改造开发、实验方法研究等。许多实验技术人员积极申报,对大型仪器进行改造、功能开发及新的测试方法的研究,近3年立项项目48项,发明专利3项,发表论文数10篇。这不但提高了大型仪器管理水平,同时也可为实验技术人员职称晋升助力加分。
3.4 实行有偿使用,保障大型仪器运行经费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以进口设备居多,设备开机运行费用较高,损坏后的维修费用也比较高,而学校很难专门拿出足够的资金来进行大型仪器的运行维护。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后,又增加了材料消耗和相关实验人员的工作量,因而必须采取有偿服务模式,才能保证共享大型仪器得到及时的维护和维修、逐步实现“以机养机”的目的[11]。
中国海洋大学在大型仪器有偿使用管理办法中规定,除校内教学任务外,其他用户使用大型仪器,均应收取相应的费用,包括材料费、水电消耗费、技术服务费等。2014年,加入学校共享平台的大型仪器收取测试费近400万元。收取的费用除学校提取少量管理费外,绝大多数返还机组,用于大型仪器的维修维护、技术服务、人员奖励等。一方面解决了大型仪器的运行维护经费,保障了大型仪器的完好率;另一方面调动了大型仪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促进资源共享和可持续发展。
3.5 科学考核,促进管理工作开展
结合教育部高等学校贵重仪器设备年度效益评价考核要求,中国海洋大学制定了大型仪器效益考核管理办法,建立起一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既包括对大型仪器利用率和使用成果的考核,也包括对大型仪器管理和共享程度的考核。大型仪器效益考核结果作为学校进行仪器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使得管理部门在开展工作中有了抓手;作为仪器管理人员岗位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能够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仪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综上所述,只有重视仪器设备管理的各个环节,合理配置大型仪器资源,实行开放共享,科学、有效地管好用好大型仪器,才能使大型仪器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References)
[1]李云峰,汪成楚,张文璐.一种可行的校内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4):439-442.
[2]武晓峰,高晓杰.高校实验室建设发展报告(2014)[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3]孙绪华,关于促进我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1):10-14.
[4]梁雄,胡泽友,杨毅.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7):194-196.
[5]朱军,周建军.提高高校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7):205-206.
[6]赵月琴,徐艳秋,阮慧,等.大型仪器公共平台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7):361-363.
[7]韦素玲,周巧劲,吴泽行.高校实验技术人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探究[J].广西教育,2014(3):82-83.
[8]曹永正,刘洋,张海江.浅谈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维修与维护[J].实验室科学,2012,15(4):190-192.
[9]林双妹,林佳丽.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发展状态分析及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8):277-281.
[10]杨兵,陈丽萍.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8):266-268.
[11]刘丽琴,陈永清.大型仪器共享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208-210.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improving efficiency of large-scale instrum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ng Mingquan,Peng Lijun,Li Li
(State-Owned Assets and Laboratory Management Office,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 266100,China)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reasons of large-scale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 low using efficiency,puts forward through the sharing of resources disposition and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to promote open large-scale instruments,solve th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funds,through the cultivation of incentive and stable management team,through the benefit appraisal for industry,and promote through the paid use,and ultimately achieve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in the use of large-scale instruments.
large-scale instrument;using efficiency;improving utilization ratio
G482
A
1002-4956(2015)4-0001-03
2015-01-29
教育部“211工程”项目高等学校仪器设备和优质资源共享系统(CERS 4-41)的阶段性成果
王明泉(1964—),男,山东潍坊,研究员,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处长,研究方向:国有资产管理、实验室建设管理与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
E-mail:mqwang@o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