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血清Ang(1-7)浓度与心房颤动的发生相关性分析*

2015-07-07 01:38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西安710061
陕西医学杂志 2015年8期
关键词:瓣膜病风湿性心房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西安710061)

蒋永荣 张殿新△ 程 功▲ 潘军强▲ 周 鑫 武金娥 孙超峰#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临床发病率最高的房性心律失常。房颤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我国成年人的抽样调查结果示房颤的患病率为0.77%[1]。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是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一个重要的血压、水、电解质调节系统,对内环境的稳定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认为RAS[2]与房颤的发生和维持密切相关,主要通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发挥作用。血管紧张素1-7[Ang(1-7)]具有抗高血压作用、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和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增加延迟整流性钾离子流、抗血栓形成[3]等表现与AngⅡ安全相反的作用,即可以拮抗AngⅡ的作用。本文探讨其在心房颤动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将具有重要意义,可能为房颤的预防和治疗新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西京医院心脏外科2012年5~7月住院进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46例,按发生房颤与否分为AF组(房颤组)及SR组(窦性心律组),其中AF组24例、SR组22例。所有对象均排除肝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高血压、心肌病、自身免疫病、心力衰竭超过纽约心功能3级、EF至小于40%、风湿热急性活动期、肿瘤等。

2 研究方法

2.1 收集临床基本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血压、血脂、血肌酐、左心房内径等基本资料。

2.2 标本采集:抽取每例患者外周静脉血5ml,注入非抗凝管,静置1h后,4℃、12000转/min离心,吸取上清液约1ml,即血清,注入1.5ml EP管,放置-80℃冰箱保存待用。标本注意避免反复冻融,用于检测。

2.3 指标测定:用美国R&D 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AF组及SR组血清中Ang(1-7)、AngⅡ浓度。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误表示,组间对比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AF组和SR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分布、血压、血肌酐、尿素氮(肾功能)及射血分数(心功能)、血常规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两组间基线资料基本一致(P>0.05),具有可比性。其中,左心房直径在AF组显著大于SR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两组患者血清Ang(1-7),AngⅡ浓度比较见附表。

附表 AF组及SR组血清Ang(1-7)、AngⅡ浓度

从附表可以看出,AF组和SR组间血清Ang(1-7)浓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AF组明显低于SR组。而血清AngⅡ浓度,AF组明显高于SR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讨 论

心房颤动是临床中最常见的房性心律失常。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是心房颤动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瓣膜病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概率较非瓣膜病明显增高。Ang(1-7)作为RAS系统的新成员,表现与经典RAS不一样的生物活性,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本文着重讨论Ang(1-7)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中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探讨临床新的干预靶点。

Iwata等[4]指出,AngⅡ可以促进心肌细胞纤维化及肥大是已经取得的共识,而Ang(1-7)可以逆转这种效应,而且对胶原的合成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进而改善及抑制心肌细胞的重构。Carlos等[5]在心肌缺血再灌注试验中证实,在离体心脏上,Ang(1-7)可减弱AngⅡ的作用,从而表现出对心脏有益的作用。

本实验分别检测了AF组及SR组血清Ang(1-7)、AngⅡ浓度,与SR组相比,AF组的血清AngⅡ浓度明显升高,而血清Ang(1-7)浓度明显下降,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SR组,可能系相对高浓度的Ang(1-7),减弱了AngⅡ的作用,进而发挥了保护机制。

本实验组中,AF组左心房内径明显大于SR组,提示房颤组心房扩张及心房结构重构更加明显,导致房内传导的不均一性,成为房颤发生和维持的基础,这与目前的认识相一致。而且,目前认为AngⅡ可促使心房胶原纤维增加及心房的纤维化,促进心房的淀粉沉积及扩张,从而有利于房颤的发生和维持,这与本实验研究结果一致,即高浓度的AngⅡ使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发生房颤概率增大。同时,SR组,血清AngⅡ浓度明显下降,Ang(1-7)浓度相对升高,据此,我们推测,可能由于相对高浓度的Ang(1-7),减弱了AngⅡ的作用,减弱了AngⅡ对心房结构重构的影响,减少了房颤发生的基质,进而降低了房颤的发生风险。

Ang(1-7)可能通过减弱AngⅡ的作用,影响心房的结构重构,进而发挥保护机制,减少了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心房颤动的发生。同时,血清Ang(1-7)浓度的降低,其保护作用降低,有利于房颤的发生。

[1] Kannel WB,Wolf PA,Benjamin EJ,etal.Prevalence,incidence,prognosis,and predisposing conditions for atrial fibrillation:population-based estimates[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1998,82(7):2N-9N.

[2] 肖 骅,雷 寒,张 楠,等.RAS在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纤维化中的作用[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3,(11):833-835.

[3] 李 俊,王安才.血管紧张素-(1-7)的心血管调节作用[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5,(04):418-421.

[4] Iwata M,Cowling RT,Gurantz D,etal.Angiotensin-(1-7)binds to specific receptors on cardiac fibroblasts to initiate antifibrotic and antitrophic effects[J].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Heart and Circulatory Physiology,2005,289(6):H2356-H2363.

[5] Castro CH,Santos RA,Ferreira AJ,etal.Effects of genetic deletion of angiotensin-(1–7)receptor Mas on cardiac function during ischemia/reperfusion in the isolated perfused mouse heart[J].Life sciences,2006,80(3):264-268.

猜你喜欢
瓣膜病风湿性心房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的超声特征及其临床诊断分析
新活素治疗瓣膜病和非瓣膜病心脏病所致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
三维超声联合超声二维斑点示踪技术在心脏瓣膜病评估中的价值
心房颤动与心房代谢重构的研究进展
心房破冰师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左心房
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
花开在心房
蒙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101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