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团制干辣椒双膜覆盖直播生产技术

2015-07-07 15:44:56林有全
新疆农垦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辣椒红双膜焉耆

林有全

(兵团第二师二十一团,新疆 焉耆县 841111)

二十一团制干辣椒双膜覆盖直播生产技术

林有全

(兵团第二师二十一团,新疆 焉耆县 841111)

本文简要介绍了二十一团辣椒的种植现状,通过总结制干辣椒红龙15号双膜覆盖直播技术,以为二十一团辣椒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二十一团;制干辣椒红龙15号;双膜覆盖;直播

1 概况

兵团第二师二十一团位于和静县境内,地处焉耆盆地西北部、开都河中游南岸、霍拉山山前冲积扇。地理坐标在东经86°11′~86°26′和北纬42°06′~42°13′之间,≥10℃的年积温3 480.3℃,平均无霜期177 d,年日照时数2754.2h,4~10月作物生育期1 898.7 h,7~8月的日照时数一般都超过300 h,土地条件较好,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种植制干辣椒,同时拥有天然戈壁滩作为晒场晾晒辣椒,为焉耆垦区率先种植辣椒的团场,属于辣椒种植老区,当地职工通过种植辣椒曾经获得过较好的经济效益。

2 二十一团辣椒生产现状

2.1 品种单一,病害严重

二十一团种植作物以小麦、番茄、辣椒、甜菜为主,其中同属茄科的番茄和辣椒是当地的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到全团土地面积的60%以上。开始种植辣椒时种植品种以铁皮椒(牛角椒)为主,随着种植时间的推移,病毒病在当地迅速蔓延传播,对当地种植铁皮椒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发病较重的年份甚至造成绝收。因此,从2008年开始,铁皮椒逐渐退出。目前,当地主要选择抗病性较强的板椒品种进行种植,其优点是抗病毒病强、色价含量适中(色价12~15)、产量高,缺点是生产成本高,根据色价折算销售价格较铁皮椒低1~2元/kg,缺乏市场竞争优势,经济效益下降。

2.2 产业发展面临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

二十一团自种植辣椒以来,由于当地土地条件较好,盐碱轻,一般采用直播技术,出苗率可达到85%以上,而周边团场及地方土地盐碱重,直播难以保证出苗率,因此,辣椒种植面积相对较少。但自2005年焉耆垦区大面积推广育苗移栽以来,周边团场及地方迅速推广应用,迅速弥补了盐碱性较重无法直播出苗的劣势,使辣椒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而且由于是种植新区,病害发生轻,因此,近年来一直以育苗移栽铁皮椒为主,结束了二十一团种植辣椒一枝独秀的辉煌局面。

近年来,随着各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新疆辣椒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种植面积由原来的0.20万~0.27万hm2扩大了10倍以上,2006年已达到2.00万hm2左右,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对二十一团的辣椒生产产生了较大冲击。

3 辣椒双膜覆盖直播技术

为解决二十一团种植辣椒面临的困难,可尝试采用制干辣椒双膜覆盖直播技术。一方面,直播可以充分发挥二十一团土地条件较好的优势,降低生产成本,为辣椒销售创造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双膜覆盖技术可以克服早春不利自然气候的影响,提高出苗率,为创造高产奠定基础。

3.1 品种选择

制干辣椒红龙15号是极早熟线椒一代杂交种,早熟板椒品种也可作为选择对象,可以缓解直播后生育期不足的矛盾。制干辣椒红龙15号株高63cm,开展度45~55 cm,果长18.8 cm,果宽1.7 cm,单果鲜重13 g左右,干重2 g左右。挂果率高,结果集中,产鲜椒3 000 kg/667 m2,干椒500 kg/667 m2,抗病毒病、细菌性叶斑病、脐腐病,红熟果颜色红色,辣度高,脱水快,易晒干,适宜新疆种植。

3.2 土地处理

选择盐碱轻的土地进行直播种植(秋耕秋灌的基础上),入冬前平地,以地平、碎土、边齐为平地标准。开春后整地以“墒”为中心,结合机力平、耙、压复式作业,达到“六字”标准。整地要突出一个“平”字,狠抓一个“碎”字,保证一个“净”字,做好“三捡”工作,即捡残膜、捡根茎杂草、捡大坷垃,为机力铺膜及一播全苗打好基础。

3.3 播前化除

用氟乐灵100~120 g/667 m2进行化除,喷后及时耙地,与土壤充分混合后,相隔7 d后铺膜点种。

3.4 种植方式

采用平铺加压滴灌、双膜覆盖技术,土壤肥力较好的地块选择1机3膜种植模式,行距1.2 m(40 cm+ 80 cm),株距18~20cm,总播幅为3.6m;土壤肥力较低的地块按照1机6膜种植模式,行距1m(50cm+ 50cm),株距18~20 cm,总播幅为6m。双株留苗,理论株数10000~12000株/667m2。

3.5 播种

焉耆地区早春气候变化大,风多,地温回升较慢,土壤化冻早晚差异大。而辣椒种子吸水膨胀缓慢,应适时早铺膜、早播种。直播一般于3月中旬开始,3月底前结束,以确保终霜期后出苗(焉耆地区终霜期一般在4月中旬左右)。机械铺膜点种一条龙作业,播种量130~150 g/667 m2,下种2~3粒/穴。60%出苗时揭去上层覆膜。

3.6 田间管理

3.6.1 中耕除草

全期中耕3~4次,第1次中耕要尽早进行,有利于地温的提高,直播土地一般出苗后开始中耕,中耕深度30 cm以上,单行工作幅宽在30~35 cm。要求耕深一致,不拉沟、不埋苗、地平土碎。在中耕的同时进行人工除草,每次中耕间隔不宜超过7~10 d。

3.6.2 及时定苗

对直播土地要及时定苗,当辣椒苗长到2片真叶时及时定苗,防止出现高脚苗,促进幼苗的个体发育。定苗时,除尽穴边草,封好膜边,实现壮苗早发。

3.6.3 科学施肥

根据土壤情况科学配方施肥,全期总投肥量100~120 kg/667 m2,最佳N∶P∶K施肥配比为1.0∶0.8∶0.7。具体操作应根据辣椒需肥规律“施好基肥、重施花果肥、补施叶面肥”的施肥原则,其中,基施占总投肥量的40%,主要以磷钾肥为主,结合冬耕和铺膜施入,花果肥占总投肥量的60%,主要以氮、磷、钾配合再加以微肥,随水分次滴入,结果期需确保水肥充足,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膨大;后期控水肥,防止二次生长。线椒施肥要做到一水一肥,采取一促到底的追肥模式,每水带肥8~10 kg/667 m2。

3.6.4 适时灌水

普通直播的辣椒灌水应根据土壤墒情而定,墒情较差的土地尽早滴水出苗。出苗期植株矮小,需水量少。一般墒情好的地块不需要滴水,适当蹲苗促进根系发育。第1次滴水量不宜过大,滴水量以15~20 m3/667 m2为宜。滴水以表土湿润、地表不准见明水为好。此后滴水时间间隔7~8 d,滴水量20~25 m3/667 m2为宜。全生育期滴水12~13次。

3.6.5 病虫害防治

主要防治“两病两虫”,即辣椒病毒病、疫病、蚜虫和棉铃虫。

蚜虫用康福多60~70 mL/667 m2进行防治,于有翅蚜发生初期之前进行第1次滴施,间隔20~25 d后进行第2次滴施。其它病害虫害叶面喷施防治效果较好。苗期注意防治地老虎。

3.7 采收与晾晒

焉耆地区辣椒一般在9月底10月初采收,此时椒果已充分红熟,色泽鲜亮,干椒品质好。二十一团辣椒采用人工采收,机械采收容易损伤辣椒,影响品质。

采收后的椒果应及时拉运摊晒,摊晒厚度不可超过20 cm。晾晒时要勤翻动,以防霉变。6~7成干时起小垄晾晒,用选杆机清选茎秆杂质,不可用力挤压,保持蓬松透气。当椒果手握无气、对折不断时便可起堆,分选后销售。

[1]吕廷波,何新林,辛明亮.新疆膜下滴灌制干辣椒灌溉试验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14,33(2):104-106.

2014—12—04

猜你喜欢
辣椒红双膜焉耆
提取工艺对辣椒红素色价及得率的影响
新农村杂吟
双膜覆盖对棉田土壤及棉花生长的影响
辣椒红素的生物利用度、生理功能及机制研究进展
食品科学(2020年11期)2020-07-13 11:49:06
七绝·立冬日缀句
北方文学(2018年1期)2018-01-30 06:05:33
焉耆北渠村采风(外四首)
岷峨诗稿(2017年4期)2017-04-20 06:26:31
枇杷促早防冻双膜覆盖大棚栽培技术
浙江柑橘(2016年1期)2016-03-11 20:12:35
焉耆盆地北缘和静逆断裂-褶皱带中晚第四纪变形速率
地震地质(2015年3期)2015-12-25 03:29:14
糖用甜菜单、双膜覆盖对地温的影响研究
一种含腐植酸的双膜缓释肥及制备方法
腐植酸(2015年4期)2015-04-17 09: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