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课堂教学目标预设策略

2015-07-07 00:56周慧晓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1期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教学目标初中语文

周慧晓

摘要 课堂教学目标的预设,要考虑单元整体教学要求、文本的特色和学生的需求。从教材资源、单元导语、研讨与练习入手定位教学目标,根据文本的特色和学生的需求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关键词 单元整体教学 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1-0061-02

观察当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的预设一般都先挖掘文本的教育价值,然后考虑“三维目标”。但也必须看到有些教师是没有考虑这篇课文在单元中的地位,及其和单元中其他课文的联系的。这就造成了学生得到的知识是片面的、零碎的,能力训练也是没有层次的,无序的。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缺乏单元整体教学的意识。

语文教育家黄光硕认为:“所谓单元教学,就是教师以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教学单位,通过一两篇课文的讲读,带动单元其他课文的自读,起举一反三的作用,并把阅读训练,作文训练,语文知识几个方面结合起来,以便较快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教一个单元就是教一篇课文,教一篇课文就是在教一个单元,从部分到整体,再从整体到部分。循环往复,层层推进,让学生在每一单元的教学中都能有所得,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下面以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朱自清的《春》为例,探讨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课堂教学目标预设策略。

一、读单元导语,明确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导语”是一个单元教和学的导航,人教版每一个单元的导语都是由两段文字组成的。第一段文字一般是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提出该单元的教学主题或整体目标,第二段文字一般是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两个方面提出该单元教学的基本任务、步骤、方法。

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的导语如下: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多姿多彩。这一单元学习写景诗文。这些诗文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抒发了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怀。”

“品读优美诗文是一种令人愉悦的精神享受。要全身心投入,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深入领会作者传达的微妙情感,揣摩和品位富有特色的语言,积累精彩语句。课文中多有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注意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单元导语的第一段文字有三句话,最重要的是最后一句。“这些诗文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抒发了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怀。”这句话道明了该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也点出了该单元教学的整体目标——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单元导语的第二段文字也有三句话。这三句话明确提出了该单元的基本教学任务。综合两段文字,单元教学的基本步骤也就明白了。首先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其次是体会作者传达的情感。只有整体把握了课文的内容才能体会作者的情感。其三是引导学生揣摩和品位富有特色的语言,积累精彩语句。由此可见,教学的基本步骤是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进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品位语言。体会会作者情感——引导学生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教学基本方法就是“朗读法”。七年级上册有两个单元导语中提到“朗读”,第一单元提出“要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第三单元是“要全身心投入,反复朗读”,要求由低到高。所以第三单元教学方法要注重朗读,引导学生读准语气,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单元教学整体目标”是指该目标能够具体到每篇课文中,又能够囊括每篇课文的具体目标。“单元教学基本任务”是教师引导学生所完成的单元学习的具体要求。“单元教学的基本方法”是指引领该单元教和学的方法指导。

由此可见,该单元整体目标、基本教学任务、基本教学方法如下。

单元整体目标: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单元基本教学任务:第一,提高朗读能力——读准语气;第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第三,深入领会作者传达的微妙情感;第四,揣摩和品位富有特色的语言,积累精彩语句;第

五,体会比喻和拟人的表达效果。

单元教学基本方法:“朗读”,其基本要求是读音准确,流畅,读准语气。

二、读研讨和练习,定位课文教学目标

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任务的实现,要落实到具体的课文教学设计中,所以教师在确定了该单元的整体目标、基本教学任务、基本教学步骤、基本教学方法之后,就要挖掘课文从哪个角度切入来实现和表达单元教学目标、任务。

课后的研讨和练习和单元导语一样都是编者意图的体现,以单元目标为总领,紧扣单元目标训练重点。所以,读研讨和练习,可以帮助教师定位课文教学目标。

《春》的研讨和练习一“仿照下面的示例朗读课文,注意把握感情基调,读准语气。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全文。”这道题目,以“示例”为抓手,指导学生读准语气,帮助学生把握感情基调。

练习二:“说一说课文描绘了哪些春天的图画,你最喜欢哪幅图画,喜欢的理由是什么。这道题,是在引导学生“整体整体感知内容大意”。

练习三:结合上下文,揣摩下面的语句,品位语言的妙处。这是实现“揣摩和品位富有特色的语言,积累精彩语句”的目标。练习二、三,是在训练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练习四:作者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和“健壮的青年”,你怎样理解这些比喻?你还能发挥想象,把春天比作别的什么吗?这不仅是在引导学生“体会比喻的表达效果”,而且是在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体现了育人的目标。

由此可见,该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以“示例”为抓手,通过反复朗读,读出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感情。

2.了解课文描绘了春天哪几幅图画,从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

3.通过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比喻、拟人的表达效果。

4.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操。

三、读文本和学生,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要根据文本的特色和学生的需求。

在了解了编者的意图之后,教师应该细读文本,挖掘该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即育人价值。也就是说,学生可以从这篇课文中学到哪些具体的知识,得到哪些具体的收获,哪些启发,从而促进学生在“三维目标”方面具体的发展。

《春》一文,作者用孩子般的眼睛,准确、生动描绘了江南春天特有的五幅图画,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其最大特点是文本本身所具有的诗情画意。这种诗情画意,主要是通过大量的比喻、拟人等手法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说,具体生动地描写是该文本最突出、最独特的语言表达特点。学生学习这篇文章,能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激发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情感。而要使学生受到这种感染和熏陶,只有反复的朗读,让学生去体味和感悟。

其中,品位语言表达效果,可以和本单元的写作实践一、二结合起来,渗透描写方法,整体教学。这样可以达到讲知识的同时,渗透学习方法,达到知识的迁移。如指导学生品位“红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像雪(视觉)。花里带着甜味儿(味觉),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联想),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听觉)。”从观察角度可读出,多感官角度进行景物描写;从语言表达角度可读出,具体生动描写的三个要素(有什么,怎么样,像什么)。教师指导讲了“春花图”之后,接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作者又是怎样描写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图”,以增进理解,提高描写能力。

语文教学的立足点应该放在学生身上,教师预设教学目标一定要根据学生的求知需要、情感需要和发展需要。新的基础教育观认为教学践活动应充分考虑学生当前状态、潜在状态和发展可能状态,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初一学生已经基本掌握“比喻”知识,对美也有一定地追求,但他们品位语句,赏读借景抒情手法的文章还是初次,处于小学和初中的衔接阶段。所以,预设的教学目标中“通过朗读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比喻、拟人的表达效果;学习通过多种感官,通过描写三要素,对景物进行具体生动地描写”目标,不但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总而言之,教学目标的预设从单元导语、研讨与练习入手,根据文本的特色和学生的需求确定,非常有利于一线教师快捷有效预设有效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单元整体教学教学目标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范式下学与教方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