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鞠躬尽瘁千古良相

2015-07-06 11:48
新作文·高中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鲁肃东吴孙权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历史上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东汉末期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青年时耕读于南阳郡,地方上称其卧龙、伏龙。后受刘备三顾茅庐邀请出仕,促成孙刘联盟,在建立蜀汉政权的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刘备死后,诸葛亮受封爵位武乡侯,任蜀国丞相,辅佐刘禅,成为蜀汉政治、军事上的实际领导者。先后五次率军北伐曹魏,在第五次北伐时病逝于五丈原,追谥为忠武侯。

诸葛亮语录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怠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

·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腹有诗书气自华】

三国名将诸葛亮

@佚 名

诸葛亮出生在一个小官僚地主家庭。其父诸葛圭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幼年时,父母相继去世,由叔父诸葛玄抚养。十四岁时,因家乡兵患频繁,其兄诸葛瑾逃往江东,他也同弟弟诸葛均跟着叔父离开家乡到豫章(今江西南昌)避难,后随叔父到荆州投靠刘表。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诸葛玄病故。17岁的诸葛亮就在襄阳城西20里的隆中(今湖北襄阳西),躬耕垄亩,隐居下来。从此,耕作之余,他博览群书,深交密友,精研兵法,静观时势,深思治策。虽隐居,却以博学多才、远见卓识、胸怀大志而受到世人器重,被称为“卧龙”。

建安十二年,刘备在屡遭挫折之后,思贤若渴,经谋士徐庶推荐,冒严寒,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坦诚表露志在削平群雄,扶正汉室,统一国家。亮见刘备志大意诚,便把自己在隆中长期精心谋划的计策献出。刘备高兴地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诸葛亮为报答刘备知遇之恩,遂“出山”辅助。从此,他登上政治舞台。在长达27年的丞相生涯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建安十三年七月(208年),曹操在基本统一北方之后,挥师南下,长驱直入,直指刘备。在当阳的长坂坡大败刘备。顺江而下,想一举扫平江东。此时,孙权持观望态度,诸葛亮分析当时的严重形势,主张联孙抗曹,以成大业。并亲往柴桑会见孙权,陈述利弊,舌战群儒。孙权折服,当场结盟。立即命周瑜等率水军三万,与刘备联合,拒曹军于赤壁,利用火攻,大败曹军,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之后,亮助刘备乘胜攻占荆州,再取益州。

建安二十六年,诸葛亮辅佐刘备在成都称帝,正式建立蜀汉政权,亲任丞相。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完全形成。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刘备在永安病危,召诸葛亮嘱托后事说:“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若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忙哭道:“臣必竭心尽力相辅,效忠贞之节,死而后已!”刘备病故,后主即位,诸葛亮受封武乡侯,建立丞相府以处理日常事务,又兼任益州牧。当时,全国的军、政、财,事无大小,皆由诸葛亮决定。从此,“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诸葛亮执政后,首先要办的第一件大事是恢复与东吴的外交关系。刘备死后,东吴一方面继续向魏称臣,一方面尚未拿定主意怎样对蜀,仍陈大军于蜀的边境。诸葛亮派尚书邓芝出使东吴,说服孙权与蜀联合,与魏断绝关系。当时,南中诸郡在刘备东伐之时,受东吴策动而叛乱,严重威胁蜀汉后庭。诸葛亮执政后,与东吴恢复邦交,切断了南中的外援。经过两年调养,诸葛亮上书后主,决心平定南中叛乱。

为消除同南中诸都少数民族的隔阂与矛盾,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亲自率军南征,对少数民族首领孟获七擒七纵,使其心悦诚报,相安无事。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准备北伐曹魏,统一全国。临行前,他写了一篇著名的《出师表》,请求后主准他“统率三军,北定中原”。自次年春始,诸葛亮先后率大军五决攻魏,二出祁山。最后一次斜谷出兵,进驻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与魏将司马懿相持一百多天。建兴十二年八月,诸葛亮终因积劳成疾病死在五丈原军中,时年54岁。诸葛亮在生前留下遗嘱:“葬于汉中定军山,就在山坡中挖一个坟,坟坑可装下棺材便行了。穿平常的衣服,不随葬器物。”

诸葛亮选择的道路充分说明他是一个维护封建纲常和崇尚儒家忠义道德的正统思想家。但是诸葛亮并不墨守儒家教条,他尊王而不攘夷,进兵南中,和抚夷越,在三国中执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后人称颂诸葛亮最能“扶颠持危”。他“守身甚正,躬为表率”。《襄阳记》云:“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于道陌上。”《浣水续谈》记有:“蜀山谷民皆冠帛巾,相传为诸葛公服,所居深远者,后遂不除。”连敌对的魏国将领司马懿也佩服他,称他为“天下之奇才”。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湖北、四川、河南、山东、浙江等地均建有“武侯祠”“纪念馆”,同时全国还建有“诸葛亮研究会”。

【操千曲而后晓声】

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

@梁 衡

中国历史上有无数个名人,但没有谁能像诸葛亮这样引起人们长久不衰的怀念;中国大地上有无数座祠堂,没有哪一座能像武侯祠这样,让人生出无限的崇敬、无尽的思考和深深的遗憾。这座带有传奇色彩的建筑,令海内外所有的崇拜者一提起它就生出一种神秘的向往。

武侯祠坐落在成都市区略偏南的闹市。两棵古榕树为屏,一对石狮拱卫,当街一座朱红飞檐的庙门,你只要往门口一站,一种尘世暂离,而圣地在即的庄严肃穆之感便油然而生。进门是一座庭院,满院绿树批道,杂花映目,一条五十米长的甬道直达二门,路两侧有唐代、明代的古碑各一座。这绿荫的清凉和古碑的悠远先让你有一种感情的准备,我们将去造访一位一千七百年前的哲人。进二门又一座四合庭院,约五十米深,刘备殿飞檐翘角,雄踞正中,左右两廊分别供着二十八位文臣武将。过刘备殿,下十一阶,穿过庭,又一四合院,东、西、南三面以回廊相通,正北面是诸葛亮殿。由诸葛亮殿顺一红墙翠竹夹道就到了祠的西部——惠陵。这是刘备的墓,夕阳抹过古冢老松,令人想起遥远的蜀汉。由诸葛亮殿向东有门通向一片诺大的园林,这些树、殿、陵都被一堵红墙环绕,墙外车马喧,墙内柏森森。诸葛亮能在一千七百年后享此祀地,并前配天子庙、一先帝陵,千百年来香火不绝,这气象也真绝无仅有了。endprint

我穿过一座又一座的院落,悄悄地向诸葛亮殿走去。这殿不像一般佛殿那样深暗,它为丞相治事之地。殿柱矗立,贯大地正气;殿门前敞,容万年之情。诸葛亮端坐在正中的台上,头戴纶巾,手持羽扇,正凝神沉思。往事越千年,历史的风尘不能遮掩他聪慧的目光,墙外车马的喧闹也不能把他从沉思中唤醒。他的左右是其子诸葛瞻,其孙诸葛尚。殿后有铜鼓三面,为丞相当初治军之用,已锈迹斑驳,却余威尚存。我默立良久,隐隐如闻金戈铁马声。殿的左右两壁书着他的两篇名文,左为《隆中对》,条分缕析,预知数十年后天下事;右为《出师表》,慷慨陈词,痛表一颗忧国忧民心。我透过他深沉的目光,努力想从中发现这位东方“思想家”的过去。我看到他在国乱家丧之时,布衣粗茶,耕读山中;我看到他初出茅庐,羽扇轻轻一挥,八十万曹兵灰飞烟灭;我看到他在斩马谡时,那一滴难言的混浊泪;我看到他在向后主自报家产时,那坦然无私的心。记得小时候读《三国演义》,总希望蜀国能赢,那实在不是为了刘备,而是为了诸葛亮。这样一位才比天高、德昭宇宙的人不赢,真是天理不容。但他还是输了,上帝为中国历史安排了一出最雄壮的悲剧。

一千七百年前,诸葛亮输给了曹操,但他却赢得了以后所有人的心。我从大殿上走出,沿着回廊在院中漫步。这个天井式的院落像一个历史的隧道,我们随手可翻捡到唐宋遗物,甚至还可以驻足廊下与古人聊上几句。杜甫是到这祠里做客最多的。他的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唱出了这个悲剧的主调。院东有一块唐碑,正面、背面、两侧或文或诗,密密麻麻,都在与杜甫作着悲壮的酬唱。南面东西两廊的墙上嵌着岳飞草书的前后《出师表》,笔走龙蛇,倒海翻江,黑底白字在幽暗的廊中如黑夜闪电,我默读着“临表涕零,不知所云”,读着“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看那墨痕如涕如泪,笔锋如枪如戟,我听到了这两位忠臣良将遥隔九百年的灵魂共鸣。这座天井式的祠院一千七百年来就这样始终为诸葛亮的英气所笼罩,并慢慢积聚而成为一种民族魂。我看到一个个后来者,他们在这里扼腕叹息、仰天长呼或沉思默想。他们中有诗人,有将军,有朝廷的大臣,有封疆大吏,甚至还有割据巴蜀的草头王。但不管什么人,不管来自什么出身,负有什么使命,只要在这个天井小院里一站,就受到一种庄严的召唤。人人都为他的聪明才智所倾倒。人有才不难,历史上如秦桧那样的大奸雄也有歪才;有德也不难,天下与人为善者不乏其人。难得是德才兼备,有才又肯为天下人兴利,有功又不自傲。

历史早已过去,我们现在追溯旧事,也未必对“曹贼”那样仇恨,但对诸葛亮却更觉亲切。这说明诸葛亮在那场战争中并不单纯地为克曹灭魏,他不过是要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是在实践自己的做人规范,他在试着把聪明才智发挥到极限,蜀、魏、吴之争不过是三种实验的一个载体。他借此实现了作为一个人,一个历史伟人的价值。古往今来有两种人,一种人为现在而活,拼命享受,虚度年华;一种人为理想而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一个人不管他的官位多大,总要还原为人;不管他的寿命多长,总有死亡那天;而只有少数人才能被百姓筛选、历史擢拔而为神,享四时之祀,得到永恒。

(有删节)

【问渠那得清如许】

神机妙算,料事如神

建安十三年(208年)八月,刘表病逝,其二子刘琮继位,听到曹操南下的消息,遣使投降。刘备在樊城知道后,率军队和百姓南逃,曹军在当阳长坂坡追上刘军,徐庶之母被曹操军队捉住,徐庶只好投降曹操。

刘备到达夏口,而孙权之前又派鲁肃到来观察情况,并向刘备建议向孙权求救,诸葛亮便自荐到柴桑游说,与鲁肃结为朋友。到达柴桑后,诸葛亮面见孙权,先用二分法给孙权两个选择:一个选择是,“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另一个选择则是激将法,“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孙权却反问诸葛亮,刘备又何以不投降。诸葛亮便提高刘备身价,说刘备有气节,绝不投降,以向孙权显示刘备的决心。孙权大怒,誓言不会向曹操投降,但却有所担心,刘备还有多少兵力战斗。诸葛亮最后才分析两军的情况:先说出自军散兵归还和关羽水军有万人,加上刘琦凡、江夏士兵亦不下万人;再说出曹军远来疲弊,追刘备时,又用轻骑一日一夜行了三百多里,正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而且北方人不习水战,荆州百姓又是被逼服从曹操,不是心服;最后肯定地说曹操必定可打败。孙权十分高兴,后又受到鲁肃、周瑜的游说,决定联刘抗曹,派周瑜、程普、鲁肃等率三万水军,与曹操开战。

义薄云天

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刘备在东征夺回荆州的途中被打败,撤退至永安,诸葛亮大叹可惜法正逝去了,否则必能阻止刘备东征之举。

章武三年(223年)二月,刘备病重,召诸葛亮到永安,与李严一起托付后事。刘备对诸葛亮说,如果刘禅实在不才,诸葛亮可取而代之。诸葛亮涕泣着说:“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刘备又要刘禅视诸葛亮为父。

延至四月,刘备逝世,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设官府办公。不久,再领益州牧,政事上的大小事务,刘禅都依赖于诸葛亮,由诸葛亮决定。本来南中地区因刘备大败而乘机叛乱,诸葛亮因国家刚逝去君主,先不发兵,而派邓芝及陈震赴东吴修好。

深谋远虑

当时诸葛亮至东吴以达成联吴抗曹的目的。周瑜见诸葛亮才能远胜于自己,便想收他为东吴所用,但诸葛亮记三顾之情,不肯归吴,因此周瑜认为诸葛亮以后必成为吴国的大患,一直想杀掉诸葛亮。周瑜便想用为军中造箭一事来骗诸葛亮中计,让他在10日内完成不了10万支箭的任务,以借此杀之。谁知诸葛亮明知周瑜要杀自己,还立军令状说只要3天时间。之后诸葛找鲁肃帮忙找了战船20只,并绑上草人,开至曹军水寨,曹操怕中计便叫人用箭攻船。诸葛亮与鲁肃饮酒至天明时分方回去交任务。

智慧过人

东汉末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较有实力的军阀大都被他消灭了,唯独刘备和孙权还有发展壮大的可能。曹操自知一下子吞并这两股势力还比较难,于是就派人拿着他的书信去东吴,想和孙权联手消灭刘备。孙权手下的谋士大都主张降曹自保,只有鲁肃主张联刘抗曹。但鲁肃自知难以说服孙权和东吴的文臣,特意请诸葛亮来当说客。鲁肃引诸葛亮见了东吴的一群谋士,这些人并非泛泛之辈,个个都是有学问的人。东吴第一大谋士张昭首先发难,说:“听说刘备到你家里三趟,才把你请出山,以为有了你就如同鱼得了水,想夺取荆襄九郡做根据地。但荆襄已被曹操得到,你还有什么主意呢?”诸葛亮心里想,如果不先难倒张昭,就没办法说服孙权联刘抗曹了。诸葛亮说:“刘备取荆襄这块地盘,易如反掌,只是不忍心夺取同宗的基业,才被曹操捡了便宜。现在屯兵江夏,另有宏图大计,等闲之辈哪懂得这个。国家大事,社稷安危,都要有真才实学的人拿出好主意。而口舌之徒,坐而论道,碰上事儿,却拿不出一个办法来,只能为天下人耻笑。”一番话,说得张昭哑口无言。之后,一个谋士问:“曹操屯兵百万,将列千员,你说不怕,吹牛吧你。”诸葛亮答:“刘备退守夏口,是等待时机,而东吴兵精粮足,还有长江天险可守,却都劝孙权降曹,丢人吧你。”东吴的谋士一个接一个地向诸葛亮发难,先后有七人之多,都被诸葛亮反驳得有口难辩。

【绝知此事要躬行】

请运用诸葛亮这个人物素材,围绕“智慧”“以诚待人”“志存高远,目光远大”三个话题,各写一个200字左右的语段。

参考示例:

1.智慧 诸葛亮之所以能完成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正是由于他的智慧。他有敏锐的观察能力,知道周瑜心怀叵测,也清楚鲁肃忠厚老实,更明了曹操生性多疑。不仅如此,诸葛亮还有丰富的知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赤壁之战中,他根据所学知识,灵活运用,正确判断风向、大雾等天气状况,成功“借”到了箭。

2.以诚待人 若把诸葛亮同当时的孔融、祢衡等人相比,显然后者的声望不可与他同日而语。即使与才智过人的周瑜、鲁肃、司马懿相比,诸葛亮也略高一筹。与同他齐名的庞统相比,更能看出二人高下。诸葛亮高于庞统之处,不单在智谋才华,更重要的还在于品德胸怀。庞统心怀私念,妒忌孔明,骄兵轻敌,急于求成,铸成大错,终身抱憾。诸葛亮无私无畏,谦虚谨慎,深思熟虑,卓识远见,博采众长,被各世称道。

3.志存高远,目光远大 诸葛亮眼光不凡,能看到当时尚处在颠沛流离中的刘备具有兄弟情深、忠厚待人等高贵的品质,才会辅佐他建立蜀汉政权。同时,这也说明诸葛亮是一个志存高远的人。他宁愿守在隆中,也要等到真正的贤主才出山。他耐得了寂寞,守得住清贫,正是在蓄积力量,为自己的未来一展宏图做好准备。endprint

猜你喜欢
鲁肃东吴孙权
东吴·名家
鲁肃的深谋远虑
Fraud detection on payment transaction networks via graph computing and visualization①
孙权:“包邮”好有说服力
三国军师争锋之鲁肃:三国最被低估的富二代
东吴为何没有五虎将
PHOTO FINISH
任用拆台的人
当涂县“天子坟”东吴墓考古发掘取得阶段性成果
鲁肃机智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