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20世纪中国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1868年出生于浙江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原籍浙江诸暨。蔡元培一贯视教育为救国的基本途径,推崇思想、学术自由,是教育独立的积极倡导和支持者,是第一位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思想家。早年参加反清朝帝制的斗争,民国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个法令——《大学令》。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其著作辑有《蔡元培选集》。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蔡元培语录
·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以前的历史只记帝王之事,不记民生风俗,以至于一群强弱盛衰之数,终不可稽。
·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
·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对于学生的希望:1.自己尊重自己。2.化孤独为共同。3.对自己学问能力的切实了解。4.有计划的运动。
·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平均发达的。
【腹有诗书气自华】
蔡元培: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王开岭
古今中外,成功者甚多,但若将某人推崇为大师、完人,这肯定是一件容易离谱的事情。而在现代中国,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先生却无愧此誉。
从晚清翰林到彻底的革命党
某次,北大名流雅集,钱玄同冒失地问道:“蔡先生,前清考翰林,都要字写得很好的才能考中,先生的字写得这样蹩脚,怎样能够考得翰林?”蔡先生不慌不忙,笑嘻嘻地回答说:“我也不知道,大概那时正风行黄山谷字体的缘故吧!”翰林出身的蔡元培最终却走上了清王朝的对立面,致力于启民智救国的事业中。
蔡元培一生的座右铭为“学不厌,教不倦”。他三度旅欧,精研西方哲学,在巴黎访晤过居里夫人,在德国访晤过爱因斯坦,两次高峰对话使他受益良多。嗣后,他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乃是积学深思所致,绝非异想天开。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梁启超倡导变法维新,炙手可热,蔡元培却冷眼旁观,料定康、梁所主持的四不像的变法维新和君主立宪必定一败涂地。然受变法失败,特别是谭嗣同为变法而甘愿流血一事的激励,使蔡元培走上了一条探寻救国之路。终其一生,蔡元培对学问抱持浓厚的兴趣,对教育怀有炽热的感情,虽历经世乱,屡遭挫折,却不曾泄气灰心。
放手一搏:蔡元培决心改造北大
1912年3月,蔡元培加入民国政府唐绍仪内阁,初掌教育部。1916年12月,北洋政府教育部任命蔡元培为北大校长。当时,有朋友力劝:“北大腐败透顶,烂到流脓,他若就职,恐怕整顿不力,清誉反受其累。”蔡元培选择了锐意进取,着手收拾这个令人掩鼻的烂摊子。
蔡元培的改革理念和举措,最令人称道的便是“学术自由”和“兼容并包”。以党见和政见论,王宠惠信奉三民主义,李大钊、陈独秀信奉共产主义,李石曾信奉无政府主义,辜鸿铭憧憬君主立宪;以文学派别论,胡适、钱玄同、吴虞等人倡导新文学,刘师培、黄侃等人坚持旧文学。特别是“性博士”张竞生,被封建卫道士辱骂为“四大文妖”之一。他在北大讲“美的人生观”,竭力提倡“新女性中心论”。在半封闭半蒙昧的中国,张竞生的言论绝对算得上耸人听闻,惊世骇俗,也只有在蔡元培的保护伞下,他才不会被大众的唾沫淹死。
当年,可以这么说:中国有多少党派,北大师生中就有多少党派;有多少学派,北大师生中就有多少学派。蔡元培对于中西文化择善而从,对于各类人才兼收并蓄,使之商量旧学,邃密新知,和平共存,不相妨害。他的态度绝无偏袒,他的器局皆可涵盖,处事公平,无适无莫,大家自然心服口服。
“五四”风潮,北大学生是先锋和主力,被捕的也占多数。蔡元培毫不迟疑,联合学界进步人士,极力营救被捕学生,使他们很快就脱身囹圄,重获自由。五四时代蔡元培领导的北大成了中国学术界的重镇,也成了人才基地。
“临大节而不可夺”“可亲而不可劫”
蔡元培的书房中挂着一幅刘海粟为他绘制的画像,上面的题词是:“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亦不知老之将至。”
凡师长、朋友、同事、门生,都众口一词地肯定蔡元培是难得的忠厚长者,与人无忤,与世无争,但也不约而同地认为蔡元培临大节而不可夺,坚持原则,明辨是非,“柔亦不茹,刚亦不吐”,绝对不是那种只知点头如鸡啄米的好好先生,更不是那种八面玲珑的水晶球。蔡元培应小事以圆,处大事以方,他“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态度极和蔼,使人如沐春风。凡是了解蔡先生的人都清楚,他所讲求的“和”,不是和稀泥的“和”,而是“君子和而不同”的“和”,不可通融的事情他一定不会通融,不该合作的事情他一定不会合作。
教育家胡元曾用八个字形容蔡元培:“有所不为,无所不容。”有所不为者,狷洁也,则非义不取,其行也正。无所不容者,广大也,则兼收并蓄,其量也宏。蔡元培是对事有主张、对人无成见的长者,一生从善如流,却未尝疾恶如仇。有容乃大,真可谓百川归海而不觉其盈。
蔡元培不惮烦劳为青年人写推荐信,除了爱惜人才,也因为他有一个定见:“希望在中年人、青年人身上。为这些人挺身请命,披荆斩棘,是老年人的义务!”然而,有大才有高位的人与蔡元培同调的并不多,坎坎伐檀者倒是不少。
无论在哪儿,蔡元培都能聚拢人才,培养人才。
是大师,是完人,也是一只真虎
林语堂先生在《想念蔡元培》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论资格,他是我们的长辈;论思想精神,他也许比我们年轻;论著作,北大教授很多人比他多;论启发中国新文化的功劳,他比任何人大。”诚然,笔者私心里认定,林语堂先生所说的“大”,即是大师之“大”。endprint
中国社会对人一向求全责备,因此完人比外星人更罕见。孔夫子堪称道德楷模,就因为他与卫灵公的美貌夫人南子有那么一点风不可捕、影也难捉的小暧昧,仍不免为后人所诟病。传统意义上的完人必须立德、立功、立言,三者缺一不可,不仅要在公共事务方面恪尽责任,大有建树,而且在个人私德方面也不能留下任何瑕疵,蔡元培正是这样的士林典范。
1940年,蔡元培在香港逝世,全国哀挽。蒋梦麟的挽联是“大德垂后世,中国一完人”,吴稚晖的挽联是“平生无缺德,举世失完人”。这样的推崇,这样的评价,别人是绝对担当不起的,蔡元培则可以受之无愧。
(原载《同舟共进》2010年第4期,有删改)
【操千曲而后晓声】
我所景仰的蔡先生之风格
@傅斯年
有几位北大同学鼓励我在本日特刊中写一篇蔡先生的小传。我以为能给蔡先生写传,无论为长久或为一时,都是我辈最荣幸的事。不过,我不知我有无此一能力。且目下毫无资料,无从着笔,而特刊又急待付印,所以我今天只能写此一短文。至于编辑传记的资料,是我的志愿,而不是今天便能贡献给读者的。
凡认识蔡先生的,总知道蔡先生宽以容众;受教久的,更知道蔡先生的脾气,不特不严责人,并且不滥奖人,不像有一种人的脾气,称扬则上天,贬责则入地。但少人知道,蔡先生有时也很严词责人。我以受师训备僚属有二十五年之长久,颇见到蔡先生气责人的事。他人的事我不敢说,说和我有关的。
一
蔡先生到北大的第一年中,有一个同学,长成一副小官僚的面孔,又做些不满人意的事,于是同学某某在西斋(寄宿舍之一)壁上贴了一张“讨伐”的告示;两天之内,满墙上出了无穷的匿名文章,把这个同学骂了个“不亦乐乎”。其中也有我的一件,因为我也极讨厌此人,而我的匿名揭帖之中,表面上都是替此君抱不平,深的语意,却是挖苦他。为同学们赏识,在其上浓圈密点,批评狼藉。这是一时学校中的大笑话。过了几天,蔡先生在一大会中演说,最后说到此事,大意是说:
诸位在墙壁上攻击××君的事,是不合做人的道理的。诸君对他有不满,可以规劝,这是同学的友谊。若以为不可规劝,尽可对学校当局说。这才是正当的办法。至于匿名揭帖,受之者纵有过,也决不易改悔,而施之者则为丧失品性之开端。凡作此事者,以后都要痛改前非,否则这种行动,必是品性沉沦之渐。
这一篇话,在我心中生了一个大摆动。我小时,有一位先生教我“正心”“诚意”“不欺暗室”,虽然《大学》念得滚熟,却与和尚念经一样,毫无知觉;受了此番教训,方才大彻大悟,从此做事,决不匿名,决不推自己责任。大家听蔡先生这一段话之后印象如何我不得知,但北大的匿名“壁报文学”从此减少,几至绝了迹。
二
蔡先生第二次游德国时,大约是在民国十三年吧,那时候我也是在柏林。蔡先生到后,我们几个同学自告奋勇照料先生,凡在我的一份中,无事不办了一个稀糟。我自己自然觉得非常惭愧,但蔡先生从无一毫责备。有一次,一个同学给蔡先生一个电报,说是要从莱比锡来看蔡先生。这个同学出名的性情荒谬,一面痛骂,一面要钱,我以为他此行必是来要钱,而蔡先生正是穷得不得了,所以与三四同学主张去电谢绝他,以此意陈告先生。先生沉吟一下说:“《论语》上有几句话:‘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你说他无聊,但这样拒人于千里之外,他能改了他的无聊吗?”
于是我又知道读《论语》是要这样读的。
三
北伐胜利之后,我们的兴致很高。有一天在先生家中吃饭,有几个同学都喝醉了酒,蔡先生喝得更多,不记得如何说起,说到后来我便肆口乱说了。我说:“我们国家整理好了,不只要灭了日本小鬼,就是西洋鬼子,也要把他赶出苏伊士运河以西,自北冰洋至南冰洋,除印度、波斯、土耳其以外,都要郡县之。”蔡先生听到这里,不耐烦了,说:“这除非你做大将。”蔡先生说时,声色俱厉,我的酒意也便醒了。
此外如此类者尚多,或牵连他人,或言之太长,姑不提。即此三事,已足证先生责人之态度是如何诚恳而严肃的,如何词近而旨远的。
蔡先生实在代表两种伟大的文化,一是中国传统圣贤之修养,一是法兰西革命中标揭自由平等博爱之理想。此两种伟大文化,具其一已难,兼备尤不可觏。先生殁后,此两种伟大文化在中国之寄象已亡矣!至于复古之论,欧化之谈,皆皮毛渣滓,不足论也。
(原载《中央日报》,1940年3月24日重庆,有删改)
【问渠那得清如许】
博览群书方为雄
“古越藏书楼”是绍兴城的首富徐树兰于光绪年间创立的。蔡元培因叔父曾在徐家教过书而得以进入徐家“古越藏书楼”校勘《绍兴先生遗书》。自1886年至1889年,他遍读了楼中的万余卷藏书,其中重要的书籍均经他亲笔批注。蔡批注的书籍,有用红笔的,也有用墨笔的,蝇头小楷,书的每页上面、下面批注得密密麻麻,一点空隙也没有。他4年来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为以后博大精深的学问打下了基础。蔡元培后来亲书对联一副,“吾越多才由续学,斯楼不朽尽在藏”,悬于书楼之门厅。此后,蔡元培再研习日文、英文、德文、法文、意大利文、拉丁文(学拉丁文,师事马相伯)等外国文字,并广泛浏览各国思想家的书籍,养成他的不主一家、兼收并蓄、新旧贯通的高深学问。
兼容并包雅量高
蔡元培自己身体力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以身垂范,雅量高致,绝不以权压人。1917年,蔡元培出版了《石头记索隐》一书,提出《红楼梦》是一部“政治小说”的概念,并指出:“作者持民族主义甚挚。书中本事,在吊明亡,揭清之失,而尤于汉族名士仕清者,寓痛惜之意。”由于恰逢五四时期,人们“反对满清”的情怀甚重,因此这本书得到了广泛传播。1921年,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矛头直指蔡元培。他毫不客气地指出蔡的索隐是牵强附会的“大笨伯猜笨谜”的方法,认为校长和他的亲友团走错了路。为了推翻蔡元培的观点,胡适曾到处寻找录有曹雪芹身世的《四松堂集》这本书。就在他求而不得、心灰意冷、近乎绝望的时候,蔡元培却托朋友为他借到了此书。胡适根据书中的史料记载,更加充分地证明了自己关于《红楼梦》是“曹雪芹自述”的说法。endprint
蔡元培的举动无异于给敌人送弹药,此等雅量,几人能有?
思想自由,开创北大新风气
蔡元培实行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引进了一批新文化的倡导者进入学校,如陈独秀、周作人、李大钊、胡适、沈尹默、刘半农等。同时,一些旧派人物如黄侃、辜鸿铭、刘师培等也在讲堂。蔡先生还提倡美育,成立了新闻研究会、书法研究社、进德会、平民教育演讲团等社团,使学校形成浓郁的学术讨论、思想争辩的风气,充满了勃勃生机。可以说,因为蔡先生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使得新文化有了立足之地,使北大成为新文化的堡垒,科学、民主的思想得以传播,对五四运动起了孕育催生的作用。
大德垂后世,中国一完人
蔡元培的两袖清风,也是有口皆碑的。1940年3月5日,蔡元培在香港病逝。毛泽东在唁电中称其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周恩来的挽联云:“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蒋梦麟的挽联是“大德垂后世,中国一完人”,吴稚晖的挽联是“平生无缺德,举世失完人”。曾任北大教授的民国大佬王世杰在《追忆蔡元培》一文中写道:“蔡先生为公众服务数十年,死后无一间屋,无一寸土。医院药费一千余元,蔡夫人至今尚无法给付,只在那里打算典衣质物以处丧事,衣衾棺木的费用,还是王云五先生代筹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就是蔡元培一生的真实写照。
【绝知此事要躬行】
请运用蔡元培这个人物素材,围绕“读书与救国”“兼容并包与思想自由”“严与宽”三个话题,各写一个200字左右的语段。
参考示例:
1.读书与救国 “读书”与“救国”在蔡元培的思想中是有所侧重的。蔡元培饱读诗书,是清朝翰林,常说“官可以不做,国不可以不救”。但是,五四时期,在学生潮出现异动后,他却发表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名言。从这两句话来看,无疑在“五四”前,他更强调的是救国,而且也一直积极筹备各项救国事项;到“五四”后,他显然强调了下半句,那就是学生的职责更在于读书。他认为,“救国之道,非止一端;根本要图,还在学术”。在教育这一领域中,学生最大的爱国其实在于读书,读好书,才能更好地救国。对此,他还发表了《牺牲学业损失与失土相等》的报告,把“读书”远远高置于“救国”之上……
2.兼容并包与思想自由 蔡元培执掌北大,遵循两大方针,即“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他聘请陈独秀担任北大文科学长,推动北大成为新青年的精神坐标;聘请年仅26岁的胡适任教,推动文学革命;还聘请鲁迅、李大钊、刘半农、周作人、吴虞等一批倡言新思想新文化的学者……同时,对于确有真才实学的学者,如辜鸿铭,拖长辫,持复辟论,但他精通英、德、法文与希腊文等,蔡元培聘请他讲授英国文学;刘师培是有造诣的国学家,袁世凯复辟帝制时,他是拥护复辟的筹安会发起人之一,蔡元培聘请他讲授古代文学。这样一来,北大包容了各种思想和流派,师生间逐渐形成了一种问难质疑、坐而论道的民主自由风气,使北大成了新思想的集散地、新文化的发源地。
3.严与宽 蔡先生宽以容众,不严责人,但有时也很严词责人。曾有一学生,一副小官僚的行事样子,惹得学生们纷纷写匿名文章,把这个同学骂得个“不亦乐乎”。对此,蔡先生在一大会中严辞批评:
诸位在墙壁上攻击××君的事,是不合做人的道理的。诸君对他有不满,可以规劝,这是同学的友谊。若以为不可规劝,尽可对学校当局说。这才是正当的办法。至于匿名揭帖,受之者纵有过,也决不易改悔,而施之者则为丧失品性之开端。凡作此事者,以后都要痛改前非,否则这种行动,必是品性沉沦之渐。
这一篇话,在学生中产生了很大的震动,北大此类的匿名文章从此减少,几至绝了迹。蔡先生做人做事时严与宽的艺术,启迪后人良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