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歉风”会扼杀喜剧吗

2015-07-06 08:55冷眉
华声 2015年14期
关键词:贾玲陈凯歌花木兰

冷眉

6月27日,上海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栏目如期播出,喜剧演员贾玲及其团队演出了名为《木兰从军》的剧目。

这是一出恶搞版的《木兰从军》,一开始“花木兰”手捧烧鸡,说着“唧唧复唧唧,木兰啃烧鸡”登场了。接着,木兰不敢奔赴前线,力荐爹爹去当兵,随后,木兰从军的情节,被恶搞成了花木兰是被父亲“忽悠”着才去当兵的。在军队中,木兰因吃亏被迫上战场成为将军,回归故里后,去世的父亲留下一封信,信中得知因她被恶霸看上,父亲才骗她去当兵。整场表演,那个人人皆知的聪慧、孝顺、刚毅、勇敢等英雄形象,被颠覆成了贪吃、不孝、花痴、胸大无脑、贪生怕死的“傻大妞”。

事后,花木兰故里的网友、木兰文化专家等对此表达不满。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发布公开信,要求节目制作方及贾玲道歉。近日,对此一直沉默的贾玲终于发文致歉,表示自己的作品“不合时宜、有违公众审美习惯”。僵持之后,“恶搞花木兰”事件最终还是以贾玲道歉,节目停播告终。

一个“道歉”引发的连锁反应

贾玲这出“道歉风波”开了一个奇怪的头,让贾玲并不孤单。

在受到“木兰文化研究中心”的鼓舞后,六小龄童认为贾玲道歉开了一个好头,要求恶搞《西游记》的影视剧也要道歉。不知道这是远指周星驰,还是近指近日爆红的国产动画大片《大圣归来》?

事情还在继续发酵。

众所周知,大导演陈凯歌最近拍了个《道士下山》——那么多武侠片都拍过道士,而且似乎就没担纲过正面角色,唯独这一回“道教协会”拍案而起了。中道协权益保护委员会主任孟崇然发长文批判陈凯歌新作《道士下山》,声称全国道士的“宗教感情”受到严重伤害,要求电影下线、陈凯歌道歉。他对陈凯歌提出了“严正谴责”,并向陈凯歌喊话:“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决不能在你的手中断送!”

凯歌未动,朋友先行。另一位大导演冯小刚立即发微博回击,说“妖协要求《捉妖记》道歉”——这真是冯氏幽默损人不带脏字儿。要说花木兰被恶搞还能激起几分民间同情,这“道士界”在民间流传的口碑一直比较可疑,眼看着形势不对,网民讪笑四起。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中国道教协会新闻发言人终于发表了回应,称“谴责声明”并非由道协发出,至于是否为孟崇然以个人名义发出尚待核实。

网民们大都觉得醉了,如果仅仅代表自己或所属小团体发表不满,也就罢了,可伊们动不动就代表“全国人民”、“宗教界”——实在扯得有点大,你们还能踏踏实实维权不,别拉大旗扯虎皮,绑架着无关人士帮你碰瓷好吗?

相声、电影、小品、脱口秀,这都是娱乐产业,恶搞只是其中一种重要手法,要较这真儿,得先把赵本山拉出来游街,被大叔恶搞过的名单包括农民、弱智、残疾人、乡村干部……足足代表了好几亿国民,大家都说什么了?

文明真的会被恶搞搞垮吗?

说真的,贾玲也好,凯歌也罢,遇到的基本都属于飞来横祸。

作为中国的艺人,除了成名以后赚钱比其他行业快一些之外,可能是最谨小慎微的一群人了。他们有各种固定的部门管着,有各类随时出台的意见拦着,有来源于资本方的利益箍着,有狗仔队无时无刻盯着。某种程度上说,一群本应最放浪形骸的艺人,却在享受着最饱满的舆论监督。

但即便如此谨小慎微,自动隔绝了一切与现实相关的题材,只留下做丑作怪,卖萌搞笑求生,但仍可能随时饭碗不保。他们这样做,只是想让观众开心,而且在各种限制之下,这种风格也最为安全。说真的,他们是搞笑戏子,又不是恐怖分子,搞得垮什么文明呢?从某种程度上说,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反叛,更不要提喜剧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了。

在观众和市场的“双重锤炼”之下,文化产品自然更有竞争力

我们再把视线拉回到贾玲恶搞花木兰事件本身。贾玲的小品存在争议是肯定的。作品本身存在搞笑手法单一,内容流俗,有把肉麻当有趣,哗众取宠之嫌。一般的看法是,如果有人因为你的作品觉得受到了伤害,作为创作者确实应该面对问题。喜剧的最高境界是自嘲,嘲笑或者颠覆别人容易得到掌声,也容易引起争议。国外有句名言“政治正确性”,中国也有个对应的说法叫“公序良俗”,文艺作品改编历史人物的底线是尊重人们已经形成的共识。

当然,在艺术创作中,对于某个被重新塑造的人物或群体,出于创作者不同的理解和动机,肯定会有正面形象也有负面形象,从总体上来看,这种几率是持平的,所以不会对社会大众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比如美国的影视作品经常会黑中情局等政府部门,甚至把总统都编成一个坏人,人们也不会因此就否定中情局和总统。

归根结底的问题就是,文艺创作该如何找到一个合理的边界,尽可能尊重真实、尊重主流价值观。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其实观众的审美,也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可疑。因为在同一期的《欢乐喜剧人》中与贾玲同台的还有一个节目叫《小偷在哪儿》。

《小偷在哪儿》是一出哑剧,致敬的是喜剧大师卓别林。城市列车上,戴礼帽、拿手杖的小丑,与伺机而动的小偷斗智斗勇,满车乘客却漠然旁观。全程无声、黑白配色,以肢体语言演绎人情冷暖。这出“简单、搞笑”的作品,获得了观众全体起立鼓掌,并在当期节目中胜出。

为好作品欢呼的观众,不会让伪劣产品招摇过市。那种以“木兰啃烧鸡”续接“唧唧复唧唧”的所谓戏谑,那种看到军营肌肉男而躁动流鼻血的所谓幽默,不被认同其实也是有其必然性的。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应该相信更加成熟的观众,也相信更加成熟的市场。即便可能有看走眼的时候,他们也会对自己的时间,以及钱包负责。

这么多年来,从马三立《家传秘方》这样的传统相声,到《超生游击队》这样的晚会小品;情景喜剧《我爱我家》《武林外传》风靡荧屏,还有创下票房奇迹的“开心麻花”……这些成为时代经典的优秀作品,莫不是观众与市场挑选的结果。

也只有在觀众和市场的“双重锤炼”之下,文化产品才能更有竞争力、文化市场也才能更有活力。如果你觉得贾玲版花木兰不堪入目,那与其站队骂架甚至人身攻击,不如自己创造出更有传播力的木兰故事“以正视听”。同样,如果你觉得综艺节目拍成的电影不值一看,那也不要呼吁行政大棒“打压”,还是拍出叫好叫座的作品来“挤压”比较好。“你行你上啊”虽是网络揶揄,但放在市场竞争中却也不无道理。而且,把创造、选择和评价的方向盘交给市场、交给观众,本身就是对公众文化权利的基本尊重。

甚至,我们也不用担心贾玲的花木兰会消解我们的文化符号、颠覆我们的集体记忆。没有内涵的作品,哪怕能惹人发笑,也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那只是蚊子的嗡嗡声而已。可以有严肃的文化批评,但只有更多地鼓励创造、鼓励创新,才能让花木兰更丰富——这本来就是众口相传中“层积”而来的形象。眼看着迪斯尼改编了花木兰、创造了功夫熊猫,大家不着急吗?再看看有着无数版本的《哈姆雷特》,看看不断被翻拍的《西游记》,不也正说明“创造是活力之源”吗?

对于打拼多年的贾玲而言,“花木兰事件”可能是个教训,更可以是个契机,借以反思、改进,倒逼自己更上一层楼,创作出优秀作品。到那时候,相信观众对贾玲也不会吝惜自己的掌声。

猜你喜欢
贾玲陈凯歌花木兰
塑造了角色,也塑造了自己
——电影《热辣滚烫》观后
花木兰
陈凯歌不演假戏
雪地里的45分钟
女儿歌
花木兰
贾玲:野百合也会有春天
安阳有个“花木兰”
《喜乐街》欢乐就是多
陈凯歌 大师下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