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商业是自媒体的唯一出路吗?

2015-07-06 04:50:14王冠雄
华声 2015年23期
关键词:主打社群入口

王冠雄

狂欢了三年的中国自媒体,正出现一个引人瞩目的价值分界线。

这,便是社群。譬如,知识社群罗振宇、读书社群吴晓波等等。某种意义上讲,能否及时从魅力人格体成功升级为社群,决定了自媒体这一互联网时代激动人心的故事能走多远。

自媒体,是以个人为核心的一切信息形式。这印证了麦克卢汉“信息即媒介”的深邃,只要你能传递某种受众需要的信息,你就是媒体,这正是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最激动人心的故事——个人赋权。从2013年开始,自媒体狂野爆发,获得了惊人的红利。

互联网产业从连接开始,生长成入口级产品之后,再做生态体系。换言之,我认为未来互联网主流商业模式的递进将是:首先是连接,即创建一个与核心用户连接的产品和服务。然后把它做到极致,做到别人赶不上,从而打造成入口级产品;最后是生态,通过入口级产品做大生态,构建独有的微生态系统。

譬如,腾讯以社交作为连接,以QQ和微信作为入口级产品,成功打造了游戏、网站、电商等一系列生态。360以安全作为连接,以360安全卫士作为入口级产品,成功打造了浏览器、导航、搜索、助手等一系列生态。不光是BAT等互联网巨头如此,即便量级较小的自媒体也遵循了这个规律。

我认为,生态有四个层次:首先只是一个单点,纵向的是垂直生态链(线),横向的是异业生态圈(面),终极的是“生态链+生态圈”的复杂生态系统(体)。藉此,企业完成了从点延伸到线、面和体的伟大进化。

以自媒体为例,第一步,大家都是从独特内容起家,迅速拔高为魅力人格体这个至强单“点”。这是1.0,标志是是否有“魅力人格体”。第二步,得以沿着上下游链条迅速拉长成“线”,比如卖货、培训、投资等。这是2.0,标志是是否完成了“内容+衍生业务”。第三步,通过各种异业深度合作扩张成“面”,跨界即连接,从单个行业走向整个产业,影响力得以指数级上升。这是3.0,标志就是是否有高活跃社群!第四步,形成真正的生态系统。这是4.0,脑洞不能一下开得太大,具体按下不表。

现在看,无论是主打知识视频的罗振宇、主打读书的吴晓波,主打互联网+转型的我,主打汽车行业的玩车教授,主打金融行业的八卦女,甚至是主打情感路线的燕公子、陆琪、不加V,都在沿着这个路线一步步进化。

这是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万变不离其宗,点、线、面、体的自始至终的核心,都是“入口级产品”。

产品是什么?产品的本质,是满足特定用户的特定需求的解决方案。它不一定是商品,也可以是服务,呈现形式多种多样。再怎么变,成功的产品,始终是满足了一部分用户。以韩寒为例,他的基(nao)本(can)盘(fen)其实一直没变过:80后、小清新,凭借这个,他能从当红博主一路打怪升级到杂志、APP、电影、餐馆。“小四”郭敬明的路数也差不多。

当然了,大家的说辞都很先进、很时髦,叫粉丝经济。其实,粉丝=用户,铁杆粉丝=付费用户,只不过用互联网性感的语言重新讲述了一遍。

那么,什么是社群?赛斯高丁说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依附于各种组织。一群人要形成社群,只需要两个条件:共同兴趣和沟通方式。人们期待着关联,发展和新事物,他们期待着变化,人之本性就是要有归属感。大到政治运动,小到明星粉丝,道理类似。

而当人群通过互联网快速聚合成社群,而且有了领袖。领袖向社群注入了信仰,这种信仰又被社群高度接受。这时,社群就有了巨大力量,这种力量将无坚不摧。伟大的互联网,尤其是“连接一切”的微信,给建立社群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狂野力量。

其实,自媒体—自商业—自组织的这条大脉络是十分清晰的。社群其实就是自组织,只不过在中国语境下讲“组织”有风险。某体制内的人亲口跟我说:在我国只能有一个组织,你们不要瞎叫自找麻烦,所有自媒体、自商业,到了自组织大家就心照不宣地叫“社群”了。

以前自媒体的商业化往往停留在“自商业”这个层面:靠魅力人格体做做力所能及的周边生意,说到底还是玩自己。而社群的含义,是魅力人格并不变现,而是拉动社群形成和壮大;当社群规模超过群体智慧的临界点之后,社群本身会进入自组织、自运行的“失控”状态中。如果你不相信这一点,就说明你并不真正相信互联网的力量。

随着自媒体大爆发以来,这三年,各大平台都在争夺自媒体资源。譬如:微信公众号、微博自媒体、百度百家、新浪搜狐网易凤凰等各大门户,今日头条、一点资讯、天天快报等推荐引擎,喜马拉雅等互联网音频平台,连360、优酷等也不忘做一个自媒体平台。

因为,移动互联网技术正在重估一切内容价值,自媒体率先吃上了螃蟹,成了自带流量的一个个零散入口。更可贵的是,那些优质的自媒体们其实本质上都是一个个IP。譬如屌丝男士、万万没想到等视频自媒体,都有雄厚的粉丝,有社群,所以才能拍起了电影而且大卖!既然是以自媒体形式呈现的、以魅力人格体为核心的社群,就不是卖字(内容),而是卖自己——这才是IP的精髓。

因此,能否抓住自媒体升级为社群这一小风口,帮助自媒体们沉淀铁杆用户,就成了互联网平台的当务之急。自媒体们的社群在哪些平台上最好沉淀,哪些平台自然就是成功入口,这是互相依赖的事儿。

举一个例子,当年互联网巨头一窝蜂去做智能手机,而腾讯的策略却是:做好以微信為核心应用的平台,让用户和开发者都黏在上面,入口也就自然成了,然后再不断做大生态。所以我一再说:入口是长出来的,不是设计出来的。

最近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微博,12月9日,由微博主办的“V影响力峰会”上,微博CEO王高飞发表了演讲《新媒体的黄金时代》。王高飞表达了对新媒体品牌价值的重视,强调流量不等于品牌价值。而业界关注的是,微博副总裁曹增辉公布的微博2016发展计划,以及对垂直行业大V社群的扶持计划。

根据这份计划目标,2016年微博将为内容作者带来超过4亿元的收入,其中广告分成收入2.1亿,并支持品牌客户直接赞助作者;付费业务收入达到2亿,其中长文单篇付费和视频付费业务各占1亿,支持价格自定义。

此外,微博还将推出全新长微博产品——头条文章,已首批邀请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侠客岛等20个媒体入驻。微博与秒拍合作的视频直播产品也将在年底上线,支持弹幕、点赞、打赏。

扶持垂直V,将进一步强化微博的社群化。垂直大V获得更多推荐机会,有利于围绕垂直V形成更多兴趣社群,并提高活跃度。而建立社群内的信息生态和商业生态,粉丝将成为垂直V主要的收入来源。

由此,微博作为平台方的定位也更为明确:做媒体的媒体,让作者自己生产内容,帮助作者与粉丝建立联系形成社群。

据我所知,其他主流互联网平台都将发布类似计划,自媒体的社群春天就要来了。

现在,中国自媒体的创业者们站在了一个战略分水岭上:继续做大自媒体,还是从自媒体升级成为社群商业?如果能够真正从“魅力人格体”成长为高活跃、高黏性的超级社群,以C2B方式反打电商,未来不可限量。

有用户,那是极好的。但有社群,才真正无所畏。 摘自微信公号:新榜

猜你喜欢
主打社群入口
《我要我们在一起》主打现实基底 务必更接地气
中国银幕(2022年4期)2022-04-07 21:28:24
基于新一代称重设备的入口治超劝返系统分析
社群短命七宗罪
现代家电(2019年4期)2019-06-12 15:59:52
秘密入口
作品三
丝路艺术(2018年3期)2018-06-23 10:12:28
第九道 灵化阁入口保卫战
海鸣威2017年第三首主打歌曲《分开以后》正式首发
青年歌声(2017年6期)2017-03-13 00:58:36
签约 杭州家庭医生的“主打戏”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24
母婴电商的社群玩法
创业家(2015年9期)2015-02-27 07:54:23
VC靠边!社群股权众筹来了
创业家(2015年6期)2015-02-27 07:5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