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地图刷新“世界观”

2015-07-06 00:07王璞
今日文摘 2015年9期
关键词:世界地图北冰洋世界观

王璞

美国在什么方向?美国在中国的什么方向?东边?错,是北边。

中国和美国之间隔着什么洋?太平洋?错,是北冰洋。

这是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郝晓光给出的新答案,而且这个答案被中国军方认可了。

这两个长久以来存在于中国人印象当中的常识误区,在很大程度上与国内长期使用的地图有关。国内发布的世界地图都是横版的,这样看起来从中国飞往美国确实需要跨越太平洋。事实上,一些参与军工科研的专家都有这样的误区。

事实上,《竖版世界地图》在设计完成的十几年里已经被广泛使用,但直到今年才正式出版。最近,湖南地图出版社出版了郝晓光主编的《竖版世界地图》。

郝晓光说,在《竖版世界地图》公开发行之前,其实这份地图已经在多个单位作为国防科研用图内部使用。中国军方开发北斗卫星系统时,采用的就是这份地图,才避免了可能存在的失误:一旦有来自美国方向的导弹来袭,挂在太平洋上空的卫星,肯定要比挂在北极附近的卫星更晚看到。

2006年10月,在一次测绘行业的学术年会现场,一名发言专家正在台上介绍北斗卫星系统的布局方案。北斗卫星系统是中国开发的类似于GPS的全球定位系统,军事意义重大。

郝晓光回忆道,当时这位专家说,由于卫星发射和运行成本问题,北斗二号优先选择覆盖“中国及周边地区”,太平洋被重点考虑,卫星覆盖范围也将越过中国国界向东延伸达5000千米,因为这关系到“中美军事较量”。而向北延伸覆盖,只涉及覆盖到中国版图的最北端。

郝晓光当时急了,也顾不上专家的面子,站起来就予以反驳。一下子,全场鸦雀无声,“方案严重忽略了北冰洋的重要性”,“美国在中国的北面,而不是东面”。郝的建议是,北斗系统应该向北覆盖面积更大的信号,而不是将更多的卫星挂在太平洋上空。在传统的横版地图上,由于北半球被拉成一条长长的细线,北极地区被切断,那条最短的线无法在地图上呈现。

与横版地图以经线切割地球的方式不同,郝晓光编制的《北半球版世界地图》以北纬15度为界线,投影到平面上的北冰洋被完整保留。从地图上看,原本是世界边缘的北冰洋成为被欧、美洲国家包围的“地中海”。

郝曉光说,制作地图本身并没有多少人参与,也没有任何科研立项,前后制作了两年时间(2000年至2002年),然后就是一趟一趟地跑北京去“推销”。按照郝的说法,他十余年跑了500多次北京。最紧凑的一次,一天跑了两趟。领导想听郝晓光做报告,他就马上买飞机票过去,汇报结束回到武汉的飞机刚落地,其他领导也想听,他就再飞一次。

于是许多关系重大的科研参与,是这些个人化的疯狂“推销”换来的。

国家海洋局基地考察办公室将它作为内部用图,印刷了2000份。2006年,《竖版世界地图》还被国防科工委采用,作为军事用图。

由于全世界三分之二的陆地和五分之四的国家都位于北半球,这张地图特别适合展现国际航线。今年3月24日,《中国海洋报》在展现马航失联客机搜索航线示意图时,就使用了郝晓光绘制的《竖版中国地图》。

另一个例子是,国航开通北京直飞纽约的北极航线时,因为途经北冰洋的航线在传统世界地图上无法正确画出,而在郝晓光的世界地图上,可以直观地用直线标出。所以有关部门也采用了郝晓光的地图。据测算,经太平洋航线是1.9万公里;而经北冰洋,仅1.1万公里。航程相差8000公里。

近年来各国争夺北极的动作越来越大。除了军事地位,北极还拥有全世界30%的天然气、19%的石油和9%的优质煤。而且,北极航道的开发将带动许多国际航线的变化。事实上,2013年,中国被批准为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国,在北极的存在感也确实越来越强。

猜你喜欢
世界地图北冰洋世界观
智能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雕塑遗产》
远洋东方境世界观售楼处
潜艇冒出北冰洋
世界地图隐瞒了什么
走向理性:近代以来中国世界观的嬗变
基于SIFT-SVM的北冰洋海冰识别研究
托勒密世界地图与新航路的开辟
太平洋还是北冰洋
闭海和半闭海制度——北冰洋是半闭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