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玉凤,刘冬莲,刘勇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四医院神经外科,南昌 330002)
医院的压疮发生率为3%~14%,它已成为衡量医院护理质量的一项主要指标[1]。为了提高护理质量,2013年4—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四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溃疡贴对颅脑外伤躁动Ⅱ—Ⅲ期压疮患者58例进行防治,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58例颅脑外伤患者按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GCS 8~13分,均排除营养极度不良、合并糖尿病及白蛋白含量低于30g·L-1等基础病因。其中男28例,女30例,年龄18~55岁。观察组、对照组未发生压疮者分别为16例(分别为A观组和A对组);已发生Ⅱ—Ⅲ期压疮者分别为12、14例(分别为B观组和B对组,均为外院带入);发生部位分别为肩胛区、骶尾部、内外踝、肘部、脊柱旁及两处髂嵴等处;压疮面积最小为1cm×1cm、最大为5cm×6cm,创面渗出液较少。2组患者年龄、性别、压疮部位及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患者均以翻身和正确的体位及使用气垫床、水垫来减轻组织的负荷,并给予全身营养支持。A观组根据受压面积情况给予预防性使用溃疡贴(丹麦康乐保公司,批号:3146);A对组给予常规的一般性处理。B观组用生理盐水棉签将创面及创面周围彻底清洗,无菌干棉签将伤口及伤口周围拭干。若有水泡,在无菌操作下用5mL注射器将泡内液体抽净,将溃疡贴轻轻抚平完全敷贴于压疮上,并由中心向周围抚平,以不漏气为佳,贴上后稍用手轻轻捂住敷料贴加温10s左右,使敷贴更好地接触创面。敷贴大小选择比伤口大2cm为宜,敷贴周边可用胶布加固,以防卷边。隔日更换1次,视伤口渗液多少决定换药时间。B对组常规用生理盐水清洗,红外线灯烤碘伏消毒,无菌纱布包扎,若纱布渗湿随时给予更换。
护士每天对创面进行疗效评估。创面干燥、结痂、脱落为治愈;创面缩小无分泌物为好转;创面无变化或扩大,渗出物增多为无效;创面扩大,深度加深为加重。治愈和好转=有效。观察2组的不良反应。
应用Excel表处理数据,分别采用χ2/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A观组预防效果优于A对组(100%比75%,P<0.05),B观组治疗效果亦好于B对组(100%比64%,P<0.05),见表1。A对组2例皮肤出现发红、1例皮肤出现肿胀、1例出现擦伤。未见其他不良反应发生。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预防和治疗效果比较 例
B观组Ⅱ、Ⅲ期压疮愈合时间明显短于B对组(P<0.05),见表2。
表2 B观组和B对组患者Ⅱ、Ⅲ期压疮治愈时间比较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皮肤和皮下组织不能得到所需营养物质而失去正常的功能,形成血液阻塞的坏死状态,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引起,又称压力性溃疡[2]。躁动不安是颅脑外伤急性期和意识障碍恢复期的常规表现[3]。由于剧烈躁动、长时间卧床、摩擦、镇静药的使用不当等使之皮肤出现Ⅱ—Ⅲ度面积不等的压疮。
本研究中使用的溃疡贴能提供湿性愈合环境,帮助自溶性清创,添加藻酸盐成分,促进肉牙生长,表层半透膜,透气防水,可防止二次污染,用于渗液较少的伤口疗效显著。笔者采用溃疡贴对颅脑外伤躁动患者Ⅱ—Ⅲ压疮进行预防和治疗,结果提示,观察组预防效果优于对照组(100%比75%,P<0.05),治疗效果亦好于对照组(100%比64%,P<0.05)。B观组Ⅱ、Ⅲ期压疮治愈时间均少于B对组[(3.5±1.36)d比(5.13±1.12)d、(8.91±2.84)d比(11.91±2.12)d,均P<0.05]。说明溃疡贴对压疮的防治都有较好的疗效。
另外,颅脑外伤患者的病情重、变化快,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等,使护士的工作劳动强度增大[4]。溃疡贴可提高压疮的治愈率,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操作简便,减少了换药次数,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1] 冯晓玲,尤黎明,马少珍,等.护理质量的现状调查[J].中国病案,2006,7(10):26-27.
[2]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1-87.
[3] 乔玉环,曲晓红.135例颅脑外伤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2009,28(3):148-149.
[4] 牟旭娜,于琼,郝丽.神经外科护士工作压力分析及对策[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13(1):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