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杰 张珍华
摘 要:社区人文教育是社区教育的一个分支,其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社区的精神文化风貌。发展社区人文教育,有利于增强社区居民责任感、归属感和人文素养,有利于协调社区人际关系,提升社区整体文明程度和健康的生活水平。本文就社区人文教育对社区居民素质养成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討,愿为社区居民素质的提高、社区文明的提升、和谐社区的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
关键词:社区人文教育;社区居民素质养成;影响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① 倡导社区人文教育在实现社区居民的全面发展及居民素质提高等方面,正好吻合了十八大报告的精神。社区教育起源于19世纪的丹麦,以社区学校为基本形态,它以“唤醒民众振兴丹麦”为宗旨,增进学习者的文化素养和生活幸福,其蕴含着社区人文教育的基本思想。20世纪初,我国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也陆续出现了工人夜校、民众教育馆等形式的社区教育。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中国社区教育接受了“终身教育”的理念,体现了人文精神,其实质就是社区人文教育。20世纪90 年代,中国的一批专家学者开始探索实验社区教育的研究工作,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社区教育进入实验时期,2013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公布第五批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名单,社区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为进一步推动社区教育发展,促使社区教育有利于社区居民素质提高,本文就社区教育对社区居民素质养成的影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一、社区人文教育与社区居民素质的现状分析
(一)对社区人文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教育专家厉以贤教授认为“社区教育是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以及实现社区发展的一种社区性的教育活动过程。”②人文教育,就是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的教育。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张汝伦在参加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主办的“世纪人文讲坛”时发表演讲时说“人文教育从性质上说就是以育人为根本目的教育”③在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教育思想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提高个人能力与人文素养以适应现代社会知识急剧发展的重要性,进而在寻求教育载体和学习途径的要求上也更进一步,要求教育为他们提供更加方便、更加灵活的途径。由于社区人文教育能够渗透于居民的日常生活之中,贯穿于一个人一生的各个阶段,从而成为实施终身教育最合适的载体。目前,社区人文教育呈现出稳步有序的发展态势,其地位也日渐提高。例如社区人文教育已经发展成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成为我国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社区开展了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人文教育活动;社区人文教育引起并得到了多数地方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与支持;社区人文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得到了初步的建立;社区教育资源得到了初步整合;社区人文教育推动了学习型组织的建立等。然而,随着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更多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制约了社区人文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深入发展。例如,管理队伍从数量到质量上难以满足社区教育管理发展的需求;社区人文教育活动的实效性不强;各地党委和政府对社区教育重视不够;社区人文教育经费投入难以落实;社区人文教育发展很不平衡等。
(二)对社区居民素质的现状分析
社区居民构成情况比较复杂,有外来打工人员、学生、家庭妇女、离退休人员、下岗及无业游民等,居民的文化水平层次不齐,受教育程度也不同,只有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水平,才能促进城市的文明,社会的和谐。
1.社区有些居民缺乏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由于社区居民的资历、职业来源等均比较复杂,文化层次不一,有些居民道德素质不高,自律观念薄弱,不注意邻里团结,不懂得爱护公物等。更严重的是有些居民语言粗俗,举止不雅,不读书看报,不关心国家大事,不注重政治学习,放松自己的行为,影响社区对外的整体形象。
2.社区有些居民缺乏科学文化素质
在我国社区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者人数很多,由于缺乏科学文化知识,文化程度低的人往往目光短浅,思维狭隘,思考方法简单,遇事蛮干,不讲科学。社区居民科学文化素质的低下,直接影响了社区的整体居民素质水平。这样不仅降低了他们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也给社会和政府增加了压力和负担。
3.社区居民身体素质有待提高
身体健康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先决条件。但是,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健康水平却下降了。一些居民不讲合理膳食、不戒烟、不限酒,高盐、高糖,大鱼、大肉,而且多吃少动,缺乏室外锻炼,也不知道如何加强锻炼,这导致一些居民患上了“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社区人文教育对社区居民素质养成的影响
社区居民素质是社会文明、进步、繁荣、昌盛的重要要标志之一。恩格斯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就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并且不会因此而危及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具体地说,指人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体力和智力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人的体力和智力、能力和志趣、道德精神和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的发展。④人的体力和智力、能力和志趣、道德精神和审美情趣是社区居民素质的应有之义。因此,提高社区居民素质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张汝伦认为教育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则必然以人文教育为教育的基石与核心。⑤大力开展社区人文教育活动是社区人文教育的长期战略发展方针和核心任务,有利于促进社区居民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全面发展。为此,必须持之以恒,一以贯之。
(一)有助于满足社区居民的精神需求,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马克思认为,人的幸福感最终是由思想和精神决定的,物质文化生活只能提供幸福生活的基础⑥。因而在社会物质文化建设的基础之上,精神文化建设必将成为社会发展新的着力点,提高人的精神文化素质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迫切需要。社区作为人们工作以外赖以生活和休憩的主要场所,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从不同角度、层次等方面满足了广大社区居民的精神需求,满足了广大居民兴趣爱好的培养和展示需求,同时各种人文教育活动也加强了彼此之间的精神与情感的交流。而且,社区人文教育所倡导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本身的文化素养和心理素质,这种精神上的满足与提高,一定程度上远远超过了物质上给人们带来的影响,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快乐感、幸福感,成为大家赖以生存和坚守的“精神家园”。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水秀社区老年京剧票友会、老年书画协会等特色文体队伍的成立以及水秀这个建于80年代的老社区焕发新的活力,成为居民幸福指数最高的基层社区之一体现了社区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二)有助于社区居民逐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形成共建共享、休戚与共、富有文化活力的“共同体”,增强社区的凝聚力,营造稳定的社区环境。今天的社区,邻里关系疏远了,相互帮助少了;个体的維权意识增强了,纠纷调解多了;社区组织公共活动困难了,居民自发集体行动容易了。总之,居民缺乏把社区当作家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社区人文教育过程中,每项文化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社区居民的参与和支持,居民在共同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过程中,由陌生到逐渐熟识,彼此之间的理解与认同加强,关怀与帮助增多,也逐渐形成了对大家共同生活的家园——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越能自觉主动关心社区事务,积极参与社区开展的各项活动,增强社区的凝聚力。例如,通过社区开展一些反映居民情感需求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如组织居民(特别是其中有文化工作经验者)成立社区文化宣传队,深入生活找一些反映社区居民生活的现实素材,自编自演,创作一些有教育意义能反映了现实问题的节目,不但可以娱乐群众,而且还可培养居民对社区活动的参与意识、认同意识,达到审美、宣传教育等功能。
(三)有助于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不仅是在居民日常生活中养成的,社区作为人们工作之余最主要的生活场所,其人文教育的开展无疑对提高居民素质有着重要作用。例如,通过建立社区图书馆,订购、置办一些有关科学文化方面的书籍、杂志供居民免费阅读,就有可能起到丰富居民的科学文化知识、生活知识、卫生健康知识、法律知识等方面知识的作用,为提高居民的各方面文化素质奠定基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莲前街道办事处更是时时处处注重“以人为本”,做到居需我教、民缺我补,不强求学习时间统一,不增加学习负担,让大家快乐学习。他们针对不同人群的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开展了不同的教育培训活动,如早期教育,残疾人员教育,新市民教育,创业、再就业培训教育等提升了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文化素质。
(四)有助于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行为文化素质,培养社区居民的责任感、道德感。社区居民缺乏责任感,更严重的结果可能是导致整个社会整个民族甚至 整个国家都因缺少集体责任感而陷于混乱之中,所以加强人文教育在社区教育中的地位是提高社区居民素质重中之重。例如,通过 “五讲四美”、“与文明人为邻是一种荣耀”、“社区无垃圾行动”等活动帮助居民意识到行为文明的重要性,使其有可能从点滴做起,自我约束,相互检查,努力使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变得和谐、融洽,真正实现现代文明城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社区设置的标语牌,如“脚下留情,足下留青”;“花儿微微笑,请你两边绕”等,居民可以在耳濡目染中,从认识到认同,进而内化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五)社区人文教育有利于协调城乡社区居民素质的差异。人的素质是“在人们长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实践中得以形成与发展,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水平”⑦,所以居民的素质的提高不但影响着个人的发展,而且也对社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社会发展与人的素质提高相互作用,相互推进,最终达到社会发展的目的。全国各地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基本经验之一就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整体推进。而城乡居民之间素质之间的差异,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整体推进。因此为了缩小城乡社区居民素质的差异,应该在社区尤其是农村社区大力开展人文教育的活动,努力提高乡镇居民的文明素质,使乡镇真正跟上城市文明的步伐,缩小城乡文明习惯、文明行为、文明意识方面的差距,间接地起到促进区域性的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整体推进、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社区人文教育对社区居民素质养成的影响不仅是巨大的,而且是全方位的、全程的。社区人文教育,既有助于打破当前社区居民住宅相互封闭的藩篱,有利于居民增进思想,交流情感,培育健康的兴趣爱好;又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行为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等,形成健康、友好、和睦社区大家庭。(作者单位:西华大学政治学院)
西华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名称:社区人文教育对社区居民素质养成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ycjj2015004
注释:
①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11,8
② 厉以贤,社区教育的理念[J].教育研究,1999(3):20-24.
③ ⑤傅小平、丁丽洁:《张汝伦在沪演讲认为—人文教育:国家和谐康泰之本》《文学报》2005:8,11第一版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版第42卷,373.
⑥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
⑦ 朱文兴,潘广武,林博斌.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与提高市民素质[J].山东社会科学,199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