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转型期道德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

2015-07-05 01:38方婷婷
2015年35期
关键词:道德建设经济建设经济转型

方婷婷

摘 要:经济转型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它的有序运行需要道德支撑,我国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使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建设中,我们要明确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把握道德建设的原则,不断完善道德建设的体系,使道德成为我国经济转型期建设有力的精神支柱。

关键词:经济转型;经济建设;道德;道德建设

道德建设与经济建设是两个水火不容的对立面,两者相互排斥,有人认为,要是想搞好经济建设就别奢谈道德建设,反之,要讲道德建设就别想搞经济建设。我们认为,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与道德建设是密不可分的,经济建设与道德建设并非是完全对立的一面,经济建设是法制经济,同时也是道德经济,尤其处在经济转型期的新经济形势下,道德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经济转型期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随着经济形势的转型出现了道德规范约束力的失去甚至弱化,主要表现:一部分具有道德责任能力的社会成员,不遵守社会活动中本该遵守的道德准则,使得最起码的道德良心的行为丢失。所以加强经济转型期的经济建设下的道德建设,既是经济建设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当前道德问题的现实要求。经济转型期的经济建设需要道德的支撑,道德规范是经济转型期的经济建设的内在规定。在我国经济转型期的经济建设时期,加强道德建设显得十分必要。

二、经济转型期的经济建设对道德建设的影响

凡事都具有两面性,有利有弊,经济转型期下的道德建设也是如此。从积极的方面来看,首先,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调节社会秩序。经济转型期的经济建设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解放发展生产力、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等。在新的经济转型期的经济建设条件下,劳动生产率提高,在道德的影响表现上说是间接减少了人们迫于生计而去犯罪的情况,有益于帮助调节社会秩序。其次,有利于人们新意识的培养。增强人们的自主竞争意识、民主法治意识、效率意识以及创新意识,这些意识是经济转型期的德建设的构建的助推器。

从消极的方面来看,经济转型期的社会人与人之间有着较为激烈的竞争,有些竞争可以促进思想进步,但同时有些竞争也会让某些人产生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思想。人们有时会产生“唯钱是图”的思想并进一步诱发产生了弄虚作假的恶劣行为。在社会生话中,人们只关心自己毫不在乎他人,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惜牺牲他人甚至国家利益。人们缺乏信仰在思想观念上提倡一种消极的、悲观的、迷茫的价值观,人与人相互之间冷漠,人们之间缺乏信任,致使许多学者认为我国经济转型期的经济建设道德缺失现象严重,甚至已经“沙漠化”。

三、经济转型期的经济建设存在道德缺失现象的原因分析

1、传统道德教育与现实的冲突

中国文化从儒学开始,就一贯提倡“仁”、“忠”、“义”,要求我们把国家利益和他人的利益放在优先于个人利益的位置上考虑,在出现重大事故的时候应优先考虑国家利益和他人的利益,甚至面对一些个人的正当权利时应该毫不犹豫地放弃,这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对个人利益的轻视,这与经济转型期的经济建设所提倡的重视个人利益的思想相违背。

再比如在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中一直都有“重农抑商”的道德观念,商人的社会地位处在金字塔的最底层,而在经济转型期,往往先富裕起来的就是商人,这在人们的心里产生了极大的反差。经济转型期的经济建制下原有的一切道德模式被现实打破,使人们对以前所深信不疑的道德教育理论产生了质疑甚至抵抗,出现了心理上的矛盾和困惑,甚至出现了道德盲区,缺乏一种与经济转型期的经济建设相适应的道德氛围。

2、国家法制的不完善。从瘦肉精到染色馒头,出现了很多“良心缺失”的企业。不仅是因为这些企业经营者见钱眼开,道德缺失,更大部分原因在于国家法律制度的不够完善,对相关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戒力度不够,相关部门监管机制和监管力度明显不足。

四、完善经济转型期道德建设的思考

(一)提高全社会对道德建设的认识

加强当前思想道德建設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全社会的认识高度,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全社会思想越一致,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才越会有希望。党员干部和国家机关干部作为党和国家的代表,应该具有较好的道德面貌,以身作则为人们群众带头搞好思想工作。在群众中大力宣传社会主义道德准则,使人们能够拥有正确的道德导向,建立起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共同为经济转型期的道德建设奋斗。

(二)道德建设要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欠发达,生产力水平不高,在经济转型期的经济建设体制方面表现的不够健全。虽然我国每年的GDP都以8%左右的速度在逐年递增,但是我们国家的人口众多,基数太大,中国人均GDP在全世界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在一百五十位以后,人均收入水平远远低于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因此在我国经济转型期的道德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我国人口结构以及人们文化水平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道德的要求上应该做到更加的平民化或者更具有现实性,一定要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贴切、相一致,否则会适得其反。

(三)道德建设要中西合璧

传统文化中的许多观念在当今的社会经济生话中都被赋予了时代新的内涵,这尤其体现在“义利观”上。在传统文化里,“义“利,主要指封建统治阶层的道德要求和利益、而在当今时代“义利观”有了新的内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义”指社会主义的道德要求;“利”则是指社会主义人民的利益根本。同时我们还可以吸收西方道德理论中的积极成果。比如人道主义义、功利主义、人本主义等等。

(四)道德建设要从青少年抓起

未来社会的主体和主导力量在于青少年,他们的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到今后社会的道德状况。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国家的希望。而这个时期是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极强的可朔性,在这种情况下,对他们加强道德建设,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要根据青少年不同时期的成长特点和规律,实施不同的道德教育内容,灵活配合使用不同教育方法,并要持之以恒,长抓不懈。要使青少年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品行兼优、思想道德高尚的新一代。

(五)道德建设必须要加强法制建设。

道德与法律虽然同时对经济转型期的经济建设进行规范、控制的基本方式和手段,道德和法律二者有巨大的联系,法律的规定是道德的最低限度,但两者实际是有着本质的区别。道德主要靠内心自觉和社会舆论的力量发挥作用,主要是人的内在的自觉性和意志力发挥作用。而法律则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来实施的,因此,道德的实施必须有健全的法律来支持和保证。加强经济转型期的道德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突出法治思维,因此,适当的把道德纳入法律的范畴,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法律来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作者单位: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M].新华出版社

[2] 吴奕心.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年版.

[3] 汪应曼.经济转型和道德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年版.

[4] 吴育林,曾纪川.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和“道德人”的同构性.教学与研究,2004(5)

猜你喜欢
道德建设经济建设经济转型
经济新常态及深化改革浅析
浅谈高中数学学习在经济建设中运用的设想
道德观建设在英语师范专业教学法课程中实施模式研究
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
社会道德建设的法律重要性探讨与研究
经济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加强员工道德建设的思路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