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歌剧《大秦灵渠》的旋律创作特点

2015-07-05 14:01毕波
大观 2015年4期
关键词:歌剧

毕波

摘要:本文以音乐本体的分析为切入口,对《大秦灵渠》音乐的旋律创作手法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歌剧《大秦灵渠》在音乐技法上所展示出来的特点。

关键词:歌剧;大秦灵渠;作曲技法

一、旋律创作手法

在歌剧《大秦灵渠》中,通过对音乐本体的具体分析,笔者认为歌剧《大秦灵渠》之所以能取得成功,迎得音乐节专业人士的好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在于它的主要音乐创作手法具有鲜明的特点。

(一)“鱼咬尾”手法

在歌剧《大秦灵渠》中,“鱼咬尾”[1]是作曲家旋律创作的一个常用手法,即前一个句子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开始音相同,此中手法也是中国传统音乐旋律创作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与中国文学修辞中的“顶针”手法类似,顶针又称顶真、蝉联或联珠,指的是用前一句结尾之字作为后一句开头之字,使得相邻分句蝉联。

如:痴则贪,贪则嗔,嗔则伤人种苦因,故知痴是苦

戒而定,定而慧,慧而悟道成师匠,当以戒为师

在歌剧《大秦灵渠》的旋律创作中,作曲家有意使用“鱼咬尾”手法,从旋律的横向发展上看,可使得音乐环环相扣,保持了很好的连贯性。

以上音乐片段是歌剧《大秦灵渠》第三幕中男主角于轩和的唱段,此片段共分为三个乐句,旋律优美、流畅,颇具抒情气质。这三句旋律中每一句的结束音都与下一个句子的开始音相同,这种手法有利于感情的递进发展。第一句以D音作为开头音,上行四度后极进下行结束在G音上,有着典型陕北民歌的味道。第二乐句的开始音采用了第一乐句结束音(G音),并提高八度,这样做使得旋律感增强,极具张力。第三乐句的开始音是第二乐句的结束音(D音)。

歌剧《大秦灵渠》第三幕中男低音巫师都拉乌的唱段,此唱段分为四个乐句,旋律进行主要围绕ACDE四个音上下起伏,其中以C、D、A最为突出,在旋律创作上同样运用了“鱼咬尾”手法,前一句的结束音依然是下一个乐句的开始音,分别是C-D-C,虽然总在二度之间徘徊,但和都拉乌这一反面人物形象非常贴切,表现出了都拉乌野心勃勃,毒辣与凶狠。

(二)重复与变化重复

在歌剧《大秦灵渠》中,为了使得歌剧音乐的呈示与展开,作曲家大量使用了重复与变化重复的旋律创作手法,有动机、乐句的重复,也有整个乐段的重复,此种创作手法能够使得有特点或有变现力的乐思在歌剧中多次呈现,便于巩固和强调音乐想要表达的情感,更利于加深听众对音乐的理解和印象。

歌剧《大秦灵渠》第一幕第一场祭祀场景中所截取的一小部分音乐,弦乐组的旋律是在G音和C音的基础上构建而成的一个两小节的短小动机,此动机一直重复了16次,即32小节。(特别是装饰音的加入,使音乐显得更加神秘而久远,)当然,一味的重复可能会致使音乐产生停滞感,但作曲家在此动机重复四次后,又刻意的将此动机进行发展变化。

通过以上发展变化又形成了一段新的旋律,这样做不仅避免了音乐所出现停滞感,反而使得音乐的流动性更加强烈,此片段中的最后一小节所采用的降D音是壮族音乐中经常出现的特色音,整段旋律表现出了浓厚的骆越气息。当此段旋律进行完后,作曲家又将其分配至弦乐组继续重复,而前面的旋律有交接给铜管组继续重复,这中交叉分配一方面有利于音色上的对比,一方面又起到加深听众对此段旋律的的印象。

此种手法不仅在乐器的旋律创作中有所体现,在声乐部分也屡见不鲜,如在第一幕中女主角依达妮的咏叹调《迷茫的心》的旋律,与第四幕结尾处依达妮临终前所唱的《天堂人间相连》的旋律基本一致,只不过个别小节做了细微的变化,这两首咏叹调均为ABA单三部曲式,因为篇幅较长,笔者只截取再現部进行比较。

(三)“鱼咬尾”与重复(变化重复)的变体

在歌剧《大秦灵渠》的旋律创作中,部分音乐在“鱼咬尾”与重复的创作手法基础上,进行了重新组合,我们把“鱼咬尾”创作手法标记为A,重复或变化重复创作手法标记为B,即在某段旋律创作中:前面两句是采用手法A,后面两种采用手法B,或者是颠倒过来使用。

第四幕中男主角于轩和的唱段,结合了前面所提到的两种旋律创作手法,形成A+B的格式,此段共分为四个乐句,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第四乐句的开头音恰好是第三乐句的结束音,但从结构上看,句与句之间清晰明朗,既突出了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情感,又使得旋律变得灵活而多变。

二、结 语

笔者对歌剧《大秦灵渠》的音乐技法分析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对于作品的全貌,本文并无一一涉及,尚有不足之处,请各位专家给予指正,笔者也将继续学习、深入研究大量的歌剧作品,望能为中国歌剧事业的发展略尽绵薄之力,同时也坚信我国的歌剧事业将迎来再度繁荣。

【注释】

[1]鱼咬尾是指前一句的旋律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相同,也叫衔尾式、接龙式,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也是音乐的一种创作手法,在我国很多民歌、乐器曲中有所体现,如: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中国民间盲艺人阿炳(华彦钧)的《二泉映月》以及民间乐曲《春江花月夜》。

【参考文献】

[1]钱苑,林华:《歌剧概论》[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11

[2]郭建民.20世纪20-60年代的中国歌剧表演艺术[J].音乐研究,2002

[3]田亚茹.中国歌剧史上的三次高潮引发的思考[J].人民音乐,2004

[4]周传明.浅析中国民族歌剧的题材和音乐艺术特点[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2

猜你喜欢
歌剧
走进歌剧厅
近期国内歌剧/音乐剧演出预告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剧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伦敦的沉浸式歌剧展览
近期国内歌剧/ 音乐剧演出预告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近期国内歌剧/音乐剧演出预告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歌剧在路上
歌剧聊天室 洗洗晒晒,又是新一天
近期国内歌剧/音乐剧演出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