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战略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分析

2015-07-05 01:53:52赵姣龙
2015年52期
关键词:差距战略区域

赵姣龙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一直是我国存在的一个普遍的问题,而在近年来区域经济发展中,各区域所实行的发展战略无疑是造成影响经济发展差距现状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的经济差距发展现状,对我国实行的区域发展战略的绩效作出了评价,对政府和地区发展提出了整改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经济发展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后,为了迅速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扩大对外开放的程度,我国便采用梯度式理论的方式首先对东部沿海开放城市着力建设,采取区域重点发展战略,建立了经济特区和对外开放城市。这些区域战略的实施是否带动了该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差距的缩小效果是否显著呢,接下来我们通过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二、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区域整体上可大致划分为中、东、西三大经济地区,由于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优势不一样,因此有着不同的发展速度和特点。

东部地区包括:辽宁、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为129.4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3.5%,面临海洋,工农业业基础雄厚,集聚着大量的高科技高素质人才;

中部地区包括吉林、黑龙江、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8个省、区,面积为281.8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9.3%,大多处于平原地区,是我国的粮食生产基地,重工业基础较好。

西部地区主要包括新疆、青海、西藏、甘肃、宁夏、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广西、内蒙古12个省、市、区,面积为541.4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56.4%,由于大部分地区高寒缺水,所以不利用农作物的生长,经济发展处于比较落后的地步,但是国土面积比较大,矿产资源丰富。

(一)造成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因素分析

1、劳动者素质的影响;2、采取梯度式发展的政策;3、自然区位优势的差异。

三、我国实行的区域发展战略分析

20世纪90年代末期,为了实现我国各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的差距,我国相继实行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率先发展东部沿海战略、促进中部崛起战略,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区域发展战略。

(一)从经济指标差距评价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绩效

1、GDP总量差异。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GDP总和为24927.41亿元,同期东部地区为47087.22亿元,东西部地区的绝对差额为22159.81亿元,到2014年,西部地区的GDP总和为104629亿元,东部GDP总和为394352.1亿元,东西部地区绝对差额为289723.1亿元,15年来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GDP总额相对每年增长17837.5亿元,净增人均GDP的增长速度虽然在2003年中首次超过东部地区为14.47%,但是长期来看西部地区的人均增长GDP平均增长速度依然低于东部地区。

2、GDP增长率的差异。西部大开发以来到2013年,西部地区的年均增长率达11.45%左右,而东部地区的年均增长率为10.8%,超过了东部地区的增长速度,单从增长速度来看实施区域发展战略以来,对西部地区的经济总体来说具有促进作用。

3、企业经营绩效差异。从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东西部地区国有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资产和利润对比分析来说,东部地区的资产在1999年为46695亿元,2013年东部地区达到了200480亿元,平均增长速度为29.3%,而西部地区的资产由15577亿元达到了106245亿元,在所获利润方面,东部地区从1999年的1171亿元到2013年的28581.7亿元,平均每年增长率为22%;而西部地区从91亿元到2013年的9682亿元;这15年来东西部地区资产的绝对差额从31118亿元增加到了94235亿元,扩大了将近3.1倍;利润差额也从1080亿元增加到了18899亿元,扩大了将近17倍左右。

4、财政能力差异。财政收入自1999年以来对西部地区的增幅比较明显2000年时东西部地区财政总收入分别为3322亿元和1029亿元。两地区的绝对差为2293亿元,到2014年,东部地区的财政总收入为9652亿元,西部地区财政收入为2863亿元,相对差距从1999年的3.22变成了6.37,扩大了将近兩倍左右。

(二)对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单因素方差分析

我国目前西部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水平的67.8%,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加速西部地区的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转化过程,以促进西部区域经济的发展,缩小中部与西部,东部与西部,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从侧面也反应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虽然是以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平衡国内经济发展速度为目的的,但是由于实施力度还不够,不仅没有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反而加速了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

四、“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对经济差距的影响分析

为了平衡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中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我国在2005年提出了“中部崛起区域发展战略”,而中部区域——安徽,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六个省份所在的区域,这些区域的优势具有承东启西,链接南北的交通枢纽,因此对中部地区提出要抓好粮食主产区的建设,发展有比较优势的能源和制造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方针建设。

五、“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造成的经济差距影响分析

“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又被称为是“梯度推进战略”,该战略也是造成我国三大经济带发展差距越来越大的主要原因,即推进东部地区优先发展,待东部地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再将资金,技术逐步扩散到中西部地区。目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大不平衡,基本上都是由于东部经济过强的经济造成的。

六、对于平衡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总结和建议

(一)对区域发展战略对区域经济差距绩效评价

本文通过以“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案例进行了对比实施大开发战略前后的经济指标存在的差异以及变化得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在缩小东西部经济差异的力量上还不足,而且在中国经济大部分依靠东部沿海先进技术和高科技人才的基础上还会进一步拉大经济差距,不会出现很快缩小的程度;继“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之后所推进的“中部崛起发展战略”近年来对中原经济的增强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特别是近年来中西部地区GDP的增长速度都超过了东部地区的增长速度。

因此,虽然在改革开放后相继实施的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战略没有得到明显的绩效,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促进和鼓励了当地政府采取积极的政策利用地区优势加快发展区域经济的步伐。

(二)对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的战略发展的建议

1、区域均衡战略与非均衡战略协调发展。当地政府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背景和所拥有的竞争区位优势,选择适合区域发展的产业结构,引导当地形成属于自己的特色的产业结构,成为可以为一个地区的长期发展提供的强劲动力;同时重视技术群体的建设和发展,随时掌控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要过大,要兼顾区域发展战略的协调性,将中部崛起于西部大开发与东部协调发展。

2、中西部地区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在还没有经济差距还没有完全的拉开时,及时的控制和缩小。目前东部地区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转移,从而丧失了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中西部地区要加强区域间的产业承接能力,从而使制造业能够在区域间进行产业结构重组,加快第三产业的进程。

3、坚持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地区崛起的进程。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这些战略依然是我们坚持实施的可持续發展战略,让中西部地区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在东部提高自出创新能力的带领下,形成自己的一定区域发展优势,加强与东部地区的联系,协调城乡的发展。(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参考文献:

[1]白永秀,岳丽萍.从东西部地区差距评价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绩效—基于主成份分析法的视角[N].西北大学日报,2008-09(5)

[2]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20-131

[3]梁鹏.中原经济区规划正式发布[N].河南日报,2012-12-03(1)

猜你喜欢
差距战略区域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当代水产(2022年1期)2022-04-26 14:34:58
战略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战略
关于四色猜想
分区域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中国卫生(2015年5期)2015-11-08 12:09:58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电测与仪表(2015年5期)2015-04-09 11:30:52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