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永亮
摘要:回族民间爱情故事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中国民间文学形式,它从一个侧面代表了整个中国回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状态,回族民间爱情故事的研究也为整个民间爱情故事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素材,因此,对回族民间爱情故事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回族;爱情故事;文化
一、研究意义
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回民族文化非常有特点,它是一种既古老又新颖的文化,古老的是回族传统文化,新颖的是回族民族文化。回族民间爱情故事的研究首先能够丰富中国民间爱情故事研究的更多的素材和内容形式,爱情故事,在民间文学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学术界对它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它的起源、它在人类不同社会形态中有何发展变化等,这些基本问题的研究,对于整个民间文学的历史和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回族民间爱情故事的研究也为整个民间爱情故事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素材。其次,回族民间爱情故事的研究对于中国民间比较文学作出相应的贡献,研究回族爱情婚恋观就会发现回族人的婚恋观爱情观与其他民族有着很大的关联性,从回族民间爱情故事所反映出的类型来看有着很大的共性,列如,以“田螺姑娘”、“青蛙王子”、“灰姑娘”等为原型的回族民间爱情故事。最后,对回族民间爱情故事的研究可以更好的认识今天的回族爱情婚恋观有哪些传承以及那些变化。
二、回族民间故事概况
回族民间故事,是指神话、传说以外的那些幻想性较强或现实性较强的口头创作的故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狭义概念的民间故事。
回族劳动人民创作的这类故事内容非常丰富,它反映了回族劳动人民从古代到现今的各个时期的各种生活与斗争,表现了他们精神世界和思想风貌的各个侧面。
回族民间故事与其他民族民间故事的相互交流影响的特点也是比较明显的,一些阿拉伯民间故事也对回族民间故事有一定影响。回族劳动人民正是通过吸收这些民间故事的精华,不断丰富和繁荣本民族民间故事的创作,虽然回族民间故事受到了一些其它地区民族民间世俗文化的影响但是回族民间故事的母体还是来源于传统的中国民间故事体系。
三、从回族民间爱情故事的类型来看
(一)友情型爱情
在共同的劳动、生活、斗争中缔造友谊,最后结成美满的姻缘,这是许多回族爱情故事所表现的内容。这类故事的意义在于:共同的社会生活是爱情的重要基础,在这种基础上产生的爱情才是互爱的也才是可靠的。流传在新疆地区的《薛大和银玲》就是这样一个优美动人的故事。
幸福的爱情并不是一帆风顺就能得来的,它要经过严峻的考验。在《白云山上的金枝里》,放羊娃笛青得知金沙江畔的白云山上有一只金凤凰,名字叫金枝,谁能找见她,她就是谁的媳妇,笛青便下决心找到这只金凤凰。他爬了三十里陡坡,下了四十里鸿沟,用青铜剑杀死猛虎,斩了大蟒,终于找到了金枝。且听听他们见面时的一段对唱。金枝唱:客人生在金沙江,千山万水登橄榄,途中斩虎杀大蟒,英雄本领动心房,借问君来为哪样,肺腑之言说端详。
笛青对唱:我家世代为奴隶,泪水淌成金沙江,光阴似箭多少事,孤苦伶仃难成双,白云山上金枝叫,橄榄山上寻凤凰。
勇敢和正义铸成了爱情,笛青和金枝结伴成双,成为幸福的一对。
(二)忠厚老实的“青蛙王子”式男主人公的爱情
回族民间爱情故事中所描述的青年女子对青年男子的考验,除了考验其是否勇敢忠诚外,还有一些故事是考验男子是否心地善良的。介绍者往往把女子说得很丑(实际女子很漂亮),以此试试男子的审美标准和心肠。《要口唤》这个故事就很有意思。它讲述的是:青年农民哈三从财主家跑出来,在路上他偷吃了路边人的一个果子,还等着主人来给他口唤,为了要到口唤,他答应了主人提出的条件,其中有一条是娶了主人家残疾的女儿,哈三没有犹豫就答应了,结果这个女儿却是一个如花似玉的美女子。这类故事也反映了古代回族劳动青年选择配偶的标准。
(三)“田螺姑娘”式回族民间爱情故事
“田螺姑娘”式母题的民间故事是一个非常丰富的民间故事题材,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生活方式各不相同,而且中国从有人类生产生活的那天开始就产生了男女,而到了今天男女间的故事变得更加多彩丰富,因为男女间产生了爱情这样的情感,但是自古以来男女之间就存在一种门第观念,直到今天也是穷人家的男子娶不起媳妇,但是爱情却是不分门第和金钱的,如此之多的爱情也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很多以“田螺姑娘”为母题的民间故事,但是在回族民间故事中这类母题也是非常之多,然而不同于其它民族的是回族分布地域辽阔,在中国大地上几乎都能见到回族的身影,从习俗上来看回族民间“田螺姑娘”式故事的题材更加的丰富多样,来看这样一则回族民间故事。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叫哈桑的琴师,因为海龙王的邀请去给龙王的女儿教琴,龙王为了感谢他送他一枝牡丹花,这朵牡丹花却幻化做人形成了哈桑的妻子,虽然后来经历了一些挫折,但是他们还是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则故事,也可以说是回族民间故事里流传的关于田螺姑娘式的民间故事和“田螺姑娘”极为相似,从某种程度上看也是一个田螺姑娘的典型。
四、回族民间爱情故事的特点
(一)内容特点
回族民间爱情故事在内容方面有这样一个特点:在平凡的爱情故事中蕴含和反映了深刻的主题,它不仅让人们了解到回族古代人的爱情生活,而且还可以从中看到回族的历史风貌。《曼苏尔》是近年来人们比较熟悉的一个回族民间爱情故事,它最先发掘于宁夏银南地区同心县的回族聚居区,其主要情节是这样的,回族放羊娃曼苏尔救了一条小白蛇,这条蛇却是龙王女儿,很自然,曼苏尔和这条小白蛇在一起了,但是却遭到了本地财主的阻挠,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他们最终终于走到了一起和三公主从此过上了好日子。这个故事固然反映了回族劳动人民向往爱情和幸福、同邪恶势力坚决斗争的一个侧面,但是它还表现了更广泛的内容,歌颂了回汉民族团结。回族并不信龙神,曼苏尔成为龙王的三女婿的故事反映了回汉之间血肉相连的历史事实。还有像《青蛇和白蛇》、《樱桃仙女》等故事,都多侧面地反映了回族劳动人民的社会生活。
(二)艺术特点
回族民间爱情故事在艺术上也有自己的特点,尤其在一些故事中穿插以回族人民所喜爱的“花儿”,既连贯发展了情节,又突出了人物性格,起深化主题的作用。如在《金口弦》里,后生们向哈旦姑娘求婚,唱起了“花儿”。
这些“花儿”在故事中穿插运用,既新鲜活泼,又增添了故事的民族特色。还有像《阿里和他的白鸽子》、《穷秀才和富秀才》等都具有这方面的特点。尤其需要说明的是:回族爱情故事冲破了封建社会的婚姻道德标准,这些劳动者的爱情以互爱为基础,妇女和男子处于平等的地位,甚至妇女处于更受尊敬的地位,显示了进步的意义。而这种真挚的爱情,只有在劳动人民中才有可能产生。正如恩格斯所说“当事人双方的相互爱慕应当高于其他一切而成为婚姻基础的事情,在统治阶级的实践中是自古以来都没有的。至多只是在浪漫事迹中,或者在不受重视的被压迫阶级中,才有这样的事情。”
丰富的回族民间故事并不是几则故事就能说完,那些流传着的活着的爱情故事才是回族人真正的爱情,经久不息,但是历史流传下来的回族爱情故事对于今天的回族青年来说具有很大的精神作用,不论人类如何发展,对婚姻爱情的观点和看法总是逃不过历史的积淀,昨天的历史就是今天的现实,只是换了另外一种存在方式,对回族民间爱情故事的研究还有很多工作可做。(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李树江,王正伟.回族民间故事选[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12.
[2]李树江.回族民间文学史纲[M].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10-01.
[3]马学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比较研究[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10-01.
[4]毕桪.民间文学教程[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7-01.
[5]马晓琴.回族民间故事研究综述[J].回族研究,2001年第2期.
[6]宋家宏.试论民间爱情故事的起源及發展[J].昭通师专学报,1985年第二期
[7]马丽娅.回族民间故事中女性形象研究[J].硕士结业论文,201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