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促销中的问题与对策

2015-07-05 00:37:35于琪
2015年52期
关键词:顺差贸易顺差双边

于琪

摘要:21世纪经济格局千变万化。美国在经历及盛状态后走向衰落,經济脆弱性开始慢慢凸显;而中国处于一个关键时期——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中美贸易双方交流合作的迅速发展,带来了贸易失衡问题。探究缓解中美双边贸易不平衡问题以求合作共赢。

关键词:中美双边贸易;贸易失衡

一、中美双边货物贸易失衡概述

中美贸易双方交流合作的发展,导致贸易不平衡问题的谈论、争执在国际上越来越白热化。中美双边贸易差额一直在快速增加,根据中国对美国的双边贸易处于逆差或顺差这一标准,将中美双边贸易分为两个时间阶段:

1979年至1992年为第一阶段,美国对中国保持贸易数额上的顺差。特点是中美两国贸易往来总体数额在保持逐年增加,伴随中国经济总体状态的发展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中美两国贸易的逆差却在不断的减小;自从1993年开始为第二阶段,伴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对外开放深度与广度的逐渐扩大,1993年我国终于实现了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并且贸易往来的总额也逐渐增长。

二、中美双边货物贸易失衡具体分析

下面将采用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和BEC两种商品分类方式,从两个方面细化中国对美国货物贸易差额来源。

SITC分类法将商品分为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两大类,细分为食品、原料、运输、燃料等10种产品。BEC分类法将产品分为消费品、中间品、投资品三类大产品,将两种分类方式结合在一起分析使用,在中国对美国的进出口额的基础上,对比中美双边货物贸易进出口数量,得出中国对美国的双边货物贸易进出口差额,剖析中美双边货物贸易差额的真正原因,以便找到缓解中美货物贸易失衡的相关措施。

SITC分类法按照原料、半制品、制成品顺序进行商品划分,在SITC分类下的10类产品中,大部分产品在中美双边货物贸易差额中所占比例很小。机械和运输设备、杂项制品是造成中国顺差扩大的主要因素。虽然中国对美国货物贸易逆差不断扩大,但并非所有商品中国都处于顺差方,中国对美国的贸易一直呈现逆差状态且处于快速增加状态。

BEC分类法使用3位数编码结构把全部国际贸易商品分为1类至7类七大类,每一类根据用途分为消费品、中间品、投资品3个版块。

经数据调查,消费品的差额比例在1998至今差额所占比例都是最大的,但比例的走势却是逐渐下降。而中间品的差额比例虽呈上升态势,近年来几乎接近40%,但其差额比例却一直处于中间地位。这说明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增加了我国消费品的竞争力。

三、中美双边货物贸易失衡的原因

(一)中美两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美国优势在技术与资本,中国优势却在于劳动力,中美两国进出口优势产品类型不同。中国对美国的进口主要是中间品类型商品,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主要在消费品,实际利润是不一样的。缺乏自主品牌,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劳动密集型和附加值较低的一些加工产业是我国的主要竞争力所在,我国虽然在中美贸易差额处于增加的顺差方,但同时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条上的低端,大多数产品产品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发展结构畸形,不利于长期经济发展。

(二)国际直接投资增加了中国对美货物贸易顺差

外国直接投资以出口为导向的策略以及中国贸易加工产业使得我国的贸易顺差不断增加。美国企业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代替对中国的出口,同时将产品返销国内通过加工贸易的环节,这种模式拉大了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顺差。中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产品附加价值的产品,处于最低端产业价值链条上,因而实际所得利益仅仅支付工人们的加工费而已。我国可以通过在其他国家进行国际直接投资将此类加工贸易转移,可以转移中美双边货物贸易的顺差,降低中美货物贸易顺差。

(三)美国的出口管制和经济结构

美国的经济结构内部失衡[1]与美国对中国各种理由的贸易壁垒造成了美国国内经济需求结构不平衡以及对中国出口限制,在增加对中国出口同时减少进口。美国的优势要素是技术和资本,中美双边贸易中的服务贸易中国对美国大多为逆差方或者顺差比例很小,所以美国经济结构的失衡是导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顺差的一个原因。

(四)中美消费品进出口差额的影响

中国消费品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也开始进行对外出口,需求结构导致我国消费品进口少,美国消费品依赖进口;中国高端产品依赖进口但需求较小,高端产品是美国的主要出口集中类型。内外夹击的局面使得中美双边货物贸易差额越来越大,冒失失衡加剧。

四、缓解中美双边货物贸易失衡的相关措施

(一)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升国际分工地位

中国想提升国际经济合作的水准,一要有强大的开展品牌、技术合作与支持以及借鉴国外顶尖的贸易技术;二要争取增加国内产品的附加值,将国内产业从单纯的加工制造延伸开来,形成包括研发设计、营销、售后服务等多层次、多方面的产业链。我国应采取激励进口贸易政策,针对国内市场的实际需求情况调整进口产品的比例,将国内产业的设备、管理水平等因素升级,积极扩大进口规模,同时保证出口的正常规模,保证中美双边贸易积极运转。

(二)拉动国内需求的数量与水平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中,消费品所占比例较大,也是导致中美进出口顺差的最大商品来源,我国可以通过拉动内需,将生产的消费品在国内消化,促使国内产业的发展与进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优化净出口结构。将国内市场作为市场开拓的重点目标,就可以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缓解中美货物贸易失衡。

(三)增加对美国等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

我国对美的直接投资,不仅可以避开美国制定的各种类型的贸易壁垒,进口原料、返销国内来平衡中美双边进出口数量,减小中美双边货物贸易差额,也可以吸收和学习美国的优势技术、经验、人才管理等,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开拓美国市场。

(四)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美国是中国主要的商品对外出口目标国,增加中美货物贸易顺差的同时,也使中国过于依赖美国的国内市场。为了改善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缺陷,我国积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目标优化中国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失衡与出口地分布不均的状况,我国要把重点放在心市场的寻找与开拓,加强与非洲、欧洲等国的贸易联系,以来分摊中国美双边货物贸易的差额。(作者单位:上海大学)

参考文献:

[1]薛婷.中美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业.2010(21).

[2]赵放,冯晓玲.从内部经济失衡和产业转移看中美贸易失衡[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2,(3).

[3]谢伏瞻.积极应对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J].三江论坛.2013,(4).

[4]陈骁.中美贸易摩擦原因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3(16).

[5]王建.中美贸易失衡新解:调整汇率是关键[J].海外经济评论.2009,(40).

[6]Fung KC,Lau Lawrence.The China-United States balance:How big is it really[J].Pacific Economic Review,2008,(3).

[7]James A.Dorn.经济自由化和中美贸易关系[J].海外经济评论.2006,(10).

猜你喜欢
顺差贸易顺差双边
2021年越南农业贸易顺差64.4亿美元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06-01 06:10:24
墨对美农产品贸易顺差再创新高
今日农业(2020年16期)2020-12-14 15:04:59
电子产品回收供应链的双边匹配策略
形成我国经常账户顺差的原因分析
市场周刊(2016年8期)2016-12-30 09:05:07
新型自适应稳健双边滤波图像分割
双边同步驱动焊接夹具设计
焊接(2015年5期)2015-07-18 11:03:41
中厚板双边剪模拟剪切的研究
天津冶金(2014年4期)2014-02-28 16:52:46
China international payment continues“double surp lus” in first quarter
7月份我国实现贸易顺差20.4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