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天狗》英译本翻译策略分析

2015-07-05 20:31张颖许少欢
2015年9期
关键词:天狗翻译策略贾平凹

张颖 许少欢

作者簡介:张颖(1990.02-),女,河北省保定市,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笔译,研究方向:文学翻译。

许少欢(1989.01-),男,河北省石家庄市,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院,专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文学翻译。

摘要:《天狗》由中国现代作家贾平凹所著,英文版The Heavenly Hound由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李锐所译,属于熊猫丛书的一部分,出版于1991年。原作语言风格朴实,书中有大量陕北民歌,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面貌。作为熊猫丛书的一部分,由中国译者所译,整体来看,基本忠实于原作,没有大段的删译、改译或增译现象,除个别词有意译外,基本做到了对应。

整体来看,由于译作为中国人所著,而且是由官方主导的译介行为,主要目的是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学与文化,因此译者主要以异化为主,辅之以归化,有些较难翻译的词、方言等作了意译与删译处理,后文将会具体分析。

关键词:贾平凹;天狗;翻译策略

一、度量单位的翻译以归化与异化相结合

例1.路北半里为虎山,舞虎,石头巉巉。

译文:Half a li north of the road was Tiger Mountain,tigerless in reality,and covered by jagged,precipitous rocks.

“里”为中国特有的距离计量单位,译者在此并为把“里”转换为更常用的“米”,或许意在传播中国文化,但文中并为加注,会使外国读者感到困惑。

例2.于是这二年兴起打井,至少十丈深,多则三十丈。

译文:In recent years,though,thered been a fair amount of well digging in the area.These wells were usually about thirty meters deep,although some went as far down as one hundred.

一丈相当于3.33米,译者在此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把中国古代的度量单位转换为米,易于外国读者理解。

二、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异化为主

例1.他睡在自家的炕上,百无聊赖。

译文:He lay around on the kang at home feeling bored with himself.

“炕”是中国特有的可以烧火取暖的床,在此直接译为kang有助于异域读者了解中国文化,促进文化传播。

例2:天狗属鼠,十二属相之首。三十六岁的门槛年里,却仍是一种忌讳影子般摆脱不掉,干什么事都提心吊胆。

译文:Hed been born in the year of the rat,the first of the Twelve Earthly Branches.During this,his threshold thirty-sixth year,hed been unable to shake off a sense of foreboding,and everything he did produced in him a deep sense of unease.

本段话里有大量的文化负载词,如“属鼠”、“十二属相”、“门槛年”等等。译者采用异化的策略,将这些词直接译出,有助于传播中国的文化,但缺少一定的注解,可能会使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读者感到困惑。

三、一些习语、成语的意译处理

例1:人世沧桑,古堡围墙早就废了,堡门洞边的荒草里仅有一碑,字迹斑驳。

译文:But time passes,and the old fort walls had long since crumbled,leaving behind only a stone stele in the undergrowth by the arched entranceway.

“人世沧桑”这样的成语仅译作“time passes”不能完全传达出中文所表达的那种意思,译者采用的是意译的处理。

例2:…做老子的就瞪了眼:“算了算了,指望你还能成龙变凤呢”

译文:His father glared at him.“Stop the nonsense.Im hoping youve got more in you than that.”

成语“成龙变凤”也没有在译文中体现出,译者采用了意译与删译的策略,译出成语的基本意思,没有把“龙、凤”等意象加入译文中,可能是为了避免过多的解释,影响文章的流畅度。

四、方言类语言的翻译

贾平凹的作品中有很多的陕北方言,方言翻译向来都是翻译的难点,对于中国译者来说,理解这些方言问题不大,但如何将这些方言转化成另一种语言,特别是在转化的过程中能否保留方言特色,是一个难点,译者对于方言的处理,基本以意译为主,以通俗地语言转化为英语,对于异域读者来说,可以减轻理解上的困难,但同时也会造成原文语言特色上的损失。

例1:“我的爷,你好不容易寻了一个钱缝,我就挤一条腿去?”

“山上有的是草,城里需要的又多,我还怕你夺了我的饭碗?”

译文:“Goodness,its been difficult enough for you to find a yourself a way of earning a crust and now youre suggesting I get in on the act too?”

“Theres plenty of that stuff up there,and theres a big demand in the city,why should I worry about you taking my livelihood.”

原文中像“寻了”、“钱缝”、“挤一条腿去”之类的非正式用法,在译文中作了意译处理,没有翻译出“钱缝”、“挤一条腿”等词,而是用“earn a crust”(謀生)、get in on the act等词作了解释性的翻译。这样的处理会对原文的语言特色造成一定的损失,但有利于目标语读者的理解。

五、译者的翻译风格分析

译者的翻译风格不同于原作的创作风格,贾平凹的原作在写作风格上很朴实,从方言、俗语以及民歌的运用上可以看出,作者在尽量表现一种原汁原味的陕北农村生活,作为译者,首要任务是让目标语国家的读者理解小说的主要内容,然后尽量去展现原作那种细节层面的东西,但翻译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再创造,是一种对原作的改写,因此完全对等的翻译是不可能的,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也会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

从整体上看,译者的翻译对原作的忠实度是很高的,没有大段的改译与删译,只是对一些个别的词和句子进行了细微的改译。译者在尽量展现原文那种朴实的写法,用词也比较简单,常用一些口语类的表达;同时对于一些文化类的词,也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翻译。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作为中国的译者,有充分的文化背景,而且此类官方主导的译介行为旨在传播中国文学与文化,因此译者在翻译时采用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翻译基本忠实于原作,没有大篇幅的删译与改译,只有小范围内的意译与省译,译文在整体上基本传达出了原作的中心内容,可以让异域的读者了解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陕北农村的生活面貌,进而了解中国的文化。

如何让中国文学走出去,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随着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世界对中国文学的关注也在加强,中国不乏优秀的作家与作品,但如何把这些优秀作品同样优秀地翻译出去,值得探索。外国汉学家对中国文学的对外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要发挥本土译者的作用,将二者结合,才能使更多的优秀作品传播到世界各地。(作者单位:1.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胡宗锋.试论文学翻译中的方言理解与翻译——读贾平凹中篇小说《鸡窝洼人家》英译文[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163-166.

[2]黄立波.翻译研究的文体学视角探索[M].外语教学,2009(5):82-85.

[3]姜智芹.欧洲人视野中的贾平凹.小说评论,2011(4)103-112.

[4]贾平凹.天狗.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5]吴赟.《浮躁》英译之后的沉寂——贾平凹小说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研究[J].小说评论,2013(3):72-78.

[6]王瑞.贾平凹作品英译及其研究现状与对策[J].外语教学,2014(5):93-96.

[7]杨丽娟,李莹.从生态翻译学刊贾平凹《天狗》的英译.语言教育,2014(02):69-70

[8]Jia Pingwa.The Heavenly Hound.Beijing:Chinese Literature Press,1991

猜你喜欢
天狗翻译策略贾平凹
落叶
捉鱼摸鳖的人
天狗送的纸牌
天狗吃月亮
天狗吃地球
西安这座城
月迹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